馬上要開學了,面對假期結束和開學,有的孩子也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這時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們切換好假期和開學模式,調整心態適應新學期,養成自我調適好習慣。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啟親子關系和諧指數升值行動吧。 馬上要開學了,面對假期結束和開學,有的孩子也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焦慮。這時就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們切換好假期和開學模式,調整心態適應新學期,養成自我調適好習慣。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啟親子關系和諧指數升值行動吧。 【升值行動一】開好家庭會議 【升值指數】★★☆☆☆ 【升值要領】 大多數家長,對孩子關愛有加,教育有方,而能做到和孩子真正平等對話的其實并不多。尊重孩子、友好溝通,說來容易,搞不好卻會還沒說幾句就暴露了爸爸媽媽的暴脾氣,開始吆五喝六,對孩子指手畫腳了。而家庭會議是一個緩解尷尬的非常好的方式。 一場平等、和諧的家庭會議,對不少家庭來說卻也不那么容易,很多家長在公司里、單位里開會時對待下屬同事如沐春風,而在家開會時對待孩子卻冷若冰霜,居高臨下,給孩子造成壓抑和緊張感。所以建議家長在召開家庭會議時,做到: 1. 彼此尊重,氣氛融洽,可以讓孩子來主持,當孩子掌握話語權時,父母自動就學會了收斂,多聆聽,多思考。 2. 主題明確,結合放假初的計劃,為假期做個小結,肯定孩子的進步,指出他不足;同時別忘了也歸納一下自己的不足,好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的公平公正。 3. 為每一位家庭成員頒獎,培養孩子感恩之心,如:最佳司機(接送孩子上下課的家人)、最佳小伙伴(陪伴孩子運動、游戲的家人)等。 【升值行動二】憧憬校園美好生活 【升值指數】★★★★☆ 【升值要領】 馬上就要開學,孩子離開假期舒適區,肯定會有一些抵觸,作為家長的你,雖然內心激動萬分,默默想著“謝天謝地總算開學了”,嘴上說著“馬上去學校了,讓老師好好管管你”,這都會讓孩子感到不適。 如果能對孩子說一句:“太好了,開學后你又能見到老師和小伙伴啦!你想念他們嗎?”孩子就會感到很溫暖。 這就是一個聰明家長的“智慧話術”,體現在開學前的“不要說”和“要說”—— 不要說:“家里舒適的生活結束了,接下來苦日子開始了。” 要說:“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升入新的年級,我們一定會取得新的進步,爸爸和媽媽為你驕傲,我們一起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不要說:“在家里你是小皇帝小公主,我們都寵著你,到學校看你怎么辦?” 要說:“學校是我們的另一個家,你要和小伙伴友好相處,互相幫助,大家一起玩,一起學習多開心啊。” 帶著這份憧憬進入新學期,孩子的心情會更加愉悅,目標更加明確。 【升值行動三】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升值指數】★★★★☆ 【升值要領】 1. 很多家長在開學前一周左右就開始感到苦惱了,為什么呢?因為要開始檢查孩子的暑假作業了;同時,也有很多家長面臨著“催娃補作業”的重大工程。這項工程看似龐大,卻可以讓孩子趁機收心,并鍛煉細心的習慣,讓孩子和家長一起檢查作業,看結果是否一致,如果有遺漏,抓緊補漏。 2. 如今大人都講究一個儀式感,孩子也不例外。恰到好處的儀式感可以讓孩子對開學充滿憧憬和向往,比如拿到新教材后,和孩子一起去文具店購買心儀的包書紙,父母和孩子一起包書;同時,購買心儀的學習用品,當這一切準備妥當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對開學便有了實實在在的期待。 3. 制定新學期學習目標,目標不要太高遠,建議小一些,達成度高一些,既不給孩子壓力,也容易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4. 抓住假期的尾巴,再和孩子一起閱讀,并分享讀后感,家長要傾聽孩子的想法,在假期與開學的轉折點上,讓親子關系變得更融洽,開學后也有助于母慈子孝。 5. 開學前兩天,可以指導孩子預習新課本知識。 【升值行動四】調整科學作息時間 【升值指數】★★★☆☆ 【升值要領】 俗話說“牛娃不可怕,就怕牛娃放暑假”,這說明很多父母會在暑假里給孩子安排各種學習或補習,這被稱為“彎道超車”。 盡管如此,暑假的生活對多數孩子和家長來說都是相對雜亂的,節奏沒有開學那么緊張和有序。所以,要讓孩子一下子從舒適悠閑的假期節奏,猛然切換為緊張忙碌的開學節奏,顯然不科學。我們不妨循序漸進調整孩子的生物鐘: 1. 開學前兩周就可以實施開學后的作息安排,早睡早起; 2. 逐漸少玩、不玩手機或者電腦; 3. 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各安排2至3個30分鐘左右時間,讓孩子安靜地做一項作業或閱讀; 4. 每天上午或者下午,各安排1至2個15分鐘左右時間,讓孩子運動; 5. 如果暑假里有午睡習慣的孩子,這時候就要和午睡說“再見”了; 6. 如果孩子做到以上要求了,可以有適當的獎勵,以鼓勵孩子堅持。 【升值行動五】養成生活自理能力 【升值指數】★★★★★ 【升值要領】 在校園里,我們發現孩子們的囧事還真是不少,讓我們哭笑不得。為了避免這些尷尬事情的發生,帶給大家關于生活能力培養的“十個TIPS”,利用假期最后的日子,在家以親子比賽的方式,幫助孩子們養成生活自理能力。 第一幫助孩子學會系鞋帶; 第二幫助孩子學會上廁所,不憋尿; 第三幫助孩子學會使用筷子; 第四幫助孩子學會主動喝水; 第五幫助孩子學會剝蝦殼; 第六幫助孩子學會收放傘; 第七幫助孩子學會根據自己的感受增減衣物; 第八幫助孩子學會東西歸原處; 第九幫助孩子學會整理書包和課桌椅; 第十幫助孩子學會時間分配。 這些建議雖然瑣碎,也往往是被我們所忽視的,但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從假期家里生活,到開學進入集體生活,都要求學生能夠從依賴父母,受“保護”的角色,逐漸過渡到獨立自主的自我服務。 因此,具有良好的自理生活能力是開學進入學校后必備的生活技能,能夠為進入學校后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情緒狀態提供保障,為順利返校奠定堅實的基礎。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精彩的天地。筆者認為,先從以上五個行動入手,那么面對即將來臨的新學期,孩子們就會少一份懼怕,多一份期盼;家長們就會少一份焦慮,多一份自信。讓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共同期待家庭喜劇常演常新。 (作者簡介:范莉,中學高級教師,上海市家庭教育優秀指導者,上海市第三批、第四批名師培養對象,浦東新區德育骨干教師。參與的兩個課題研究分別獲得2018全國教育教學成果評比一等獎,上海市二等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