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鐘,是《紅樓夢》中一位出場不多卻有很深寓意的角色。“秦”即“情”,“秦鐘”即“情種”,《紅樓夢》大旨談情。“情種”秦鐘,也如同賈寶玉一樣,是賈雨村口中,那種兼具正邪二氣的人物。這種人物,在“公侯富貴之家,則為情癡情種;若生在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總再偶生于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仆,亦必為奇優名娼。”
“情種”秦鐘,自然也要有一段情事,也要因情而鬧出大動靜。 他因為結識了賈寶玉,而得以在榮國府中常常走動,于是就認識了賈家家廟饅頭庵中的小尼姑智能兒。智能兒“如今大了,漸知風月,便看上了秦鐘人物風流,那秦鐘也極愛她嫵媚,二人雖未上手,卻已情投意合了。” 這在《紅樓夢》中,又是一件稀奇事,一個是清貧之家的公子,一個是庵堂中的小尼姑。這種突破了世俗觀念的愛情,勢必會有令人詫異的結局。
果然,在秦鐘為姐姐秦可卿送殯到鐵檻寺的時候,與賈寶玉和王熙鳳借住在不遠處的饅頭庵,這就使得兩個人的愛情突破了一定的界線。這就是《紅樓夢》第十五回的“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當秦鐘從饅頭庵回來之后,因秉性太弱,在郊外受了風寒,又與智能兒偷情繾綣,未免是與調養,回來便傷風咳嗽,懶進飲食,大病一場。隨后,智能兒又偷偷跑出饅頭庵,來到秦鐘家里找他,被秦鐘之父秦業發現,將智能兒逐出,將秦鐘打了一頓,自己也氣得一命嗚呼。
不久之后,秦鐘也一病而亡。得趣饅頭庵,成了秦鐘最后的狂歡。 那么,曹雪芹為何要如此安排?因為,賈府的兩個家廟,鐵檻寺和饅頭庵,名字出處就是范成大的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土饅頭,就是墳墓。 饅頭庵,不僅成了葬送秦鐘之所,這兩座家廟,也是賈家從興到衰的征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