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中醫】中醫方劑表格大總結版

     gouqinanren 2019-08-25


    1.解表劑






    1.1辛溫解表






    1.麻黃湯

    《傷寒論》

    外感風寒表實證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脈浮緊

    炙甘草 麻黃 桂枝 杏仁

    干媽貴姓?――甘麻桂杏

    2.桂枝湯

    《傷寒論》

    外感風寒表虛證

    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發熱,惡風,汗出,脈浮緩

    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

    桂芝要炒姜棗。——桂枝藥草姜棗

    3.九味羌活湯

    《此事難知》

    外感風寒濕邪,兼有里熱證

    發汗祛濕,兼清里熱

    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黃芩 生地黃 蒼術 白芷 甘草 細辛 防風 川芎 羌活)

    皇帝嘗百草,細心防穿胸槍

    5.小青龍湯

    《傷寒論》

    外寒內飲證

    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薄白,脈浮

    芍藥 干姜 五味子 麻黃 炙甘草 細辛 半夏 桂 枝

    少將為嘛甘心下跪?——芍姜味麻甘辛夏桂?

    香蘇散




    (香附子 紫蘇葉 陳皮 甘草 )

    扶蘇批草

    6.止嗽散

    《醫學心語》

    風邪犯肺證

    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咳嗽咽癢,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

    陳皮 桔梗 荊芥 白前 ** 百部 甘草 紫箢

    陳庚借錢去百草園。――陳梗芥前*百草園。

    1.2辛涼解表






    7.銀翹散

    《溫病條辨》

    溫病初起

    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發熱,微惡風寒,咽痛,口渴,脈浮數

    (荊芥子 牛蒡子 薄荷 銀花 竹葉 豆豉 甘草 蘆根 桔梗 連翹)

    金牛和銀豬吃草根更俏。

    8.桑菊飲

    《溫病條辨》

    風溫初起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咳嗽,發熱不甚,微渴,脈浮數

    薄荷 桑葉 杏仁 菊花 甘草 蘆根 桔梗 連翹

    荷葉杏花,草根更俏。

    9.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傷寒論》

    表邪未解,肺熱咳喘證

    辛涼宣肺,清熱平喘

    發熱,喘急,苔薄黃,脈數



    10.柴葛解肌湯

    《傷寒六書》

    感冒風寒,郁而化熱證

    解肌清熱

    惡寒漸輕,身熱增盛者,頭痛無汗,目疼鼻干,心煩不眠,嗌干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微洪

    黃芩 柴胡 羌活 桔梗 石膏 白芷 芍藥 生姜 大棗 甘草 葛根)

    欽差搶劫時,只要姜棗草根

    11.升麻葛根湯

    《閆氏小兒方論》

    麻疹初起

    解肌透疹

    麻疹不出,發而不透,身熱惡風,頭痛肢疼,咳嗽,且赤流淚,口渴,舌紅苔干,脈浮數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麻哥要草

    1.3扶正解表






    12.敗毒散

    《小兒藥證直訣》(人參敗毒散)

    氣虛外感證

    散寒祛濕,益氣解表

    憎寒壯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

    獨活 人參 生姜 羌活 桔梗 川芎 茯苓 薄荷 枳殼 前胡 柴胡 甘草

    獨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錢財少

    13.參蘇飲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虛人外感風寒,內有痰飲證

    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鼻寒,咳嗽痰白,胸膈滿悶,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苔白,脈弱

    木香 前胡 枳殼 半夏 茯苓 桔梗 人參 紫蘇葉 陳皮 葛根 大棗 生姜 甘草

    目前只辦富姐申訴陳根打姜草

    14、麻黃附子細辛湯

    《傷寒論》

    少陽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助陽解表

    少陽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



    15.加減葳蕤湯

    《通俗傷寒論》

    陽虛外感風熱證

    滋陰解表

    頭痛身熱,微惡風寒,咳嗽,口渴,無汗或汗出不多,咽干,心煩,舌紅,脈數

    玉竹 桔梗 東白薇 薄荷 大棗 炙甘草 淡豆豉 生蔥白

    玉竹姐為何早操吃蔥――玉竹桔薇荷棗草豉蔥

    2.瀉下劑






    2.1寒下






    16.大承氣湯

    《傷寒論》

    陽明腑實證,熱結旁流,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

    峻下熱結

    數日不大便,脘腹脹滿,苔黃厚干或焦黑,燥裂,脈沉有力

    大黃、厚樸、枳實、芒硝

    皇后只是笑——黃厚枳實硝

    17.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

    腸癰初起

    瀉熱破瘀,散結消腫

    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黃脈,滑數

    大黃桃仁 芒硝 牡丹皮 冬瓜子

    大人忙擔冬瓜

    大陷胸湯

    水熱互結之結胸證

    瀉熱逐水

    心下痛、心下至少腹硬滿痛,據按

    甘遂、大黃、芒硝

    大陷胸湯誰大笑。

    2.2溫下






    18.大黃附子湯★《金匱要略》

    寒積腹痛

    溫里散寒,通便止痛

    便秘腹痛,脅下偏痛,發,手足不溫,舌苔白膩,脈弦緊

    細辛、大黃 、附子

    細心大夫――細辛大附

    19.溫脾湯

    《備急千金要方》

    寒積腹痛

    攻下寒積,溫補脾陽

    便秘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欠溫,苔白,脈沉弦

    干姜、大黃、人參、附子、甘草

    為姜大人父子干杯――*姜大人附子甘*

    2.3潤下






    22.濟川煎

    《景岳全書》

    腎虛便秘

    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遲

    枳殼、澤瀉、當歸、升麻、牛膝、肉蓯蓉

    止瀉當用生牛肉――枳瀉當*升牛肉

    23.麻子仁丸,

    脾約丸★

    《傷寒論》

    脾約證

    潤腸瀉熱,行氣通便

    腸胃燥熱,脾津不足,大便秘結,小便頻數

    麻子仁、芍藥、炙枳實、大黃、厚樸、杏仁

    麻子杏黃蜜藥樸實。

    麻子姓黃蜜要樸實。

    逐水






    26,十棗湯

    《傷寒論》

    1.懸飲

    2.水腫

    攻逐水飲

    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革更,干嘔短氣,水腫,二便不利,頭痛目眩,苔滑,脈沉弦

    甘遂、芫花、大棗、大戟

    甘愿起早

    2.4攻補兼施






    24.黃龍湯

    ?傷寒六書?

    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

    攻下熱結

    益氣養血

    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身熱口渴,神倦少氣,舌苔焦黃,脈虛

    芒硝 大黃 人參 枳實 厚樸 當歸 甘草 生姜 大棗 桔梗

    肖大人識譜當炒姜棗根

    3.和解劑






    3.1和解少陽






    28小柴胡湯★

    《傷寒論》

    1傷寒少陽證 2婦人熱入血室

    和解少陽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飲食,舌苔薄白,脈弦

    生姜 黃芩 柴胡 甘草 大棗 半夏 人參

    生芹菜炒大蝦仁――生芩柴草大夏人。

    34大柴胡湯★

    《金匱要略》

    少陽陽明合病

    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滿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

    黃芩 大黃 枳實 芍藥 半夏 柴胡 大棗 生姜

    秦將軍只要半壺棗醬

    小柴胡湯減人草加大實藥

    29蒿芩清膽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

    少陽濕熱證

    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胸脅脹疼,小便短少,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甚則干嘔呃逆,舌紅苔白膩,脈數弦滑

    青蒿、黃芩、淡竹茹、姜半夏、赤茯苓、生枳殼、廣陳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

    皇陵青竹,半壁植皮

    達原飲

    瘟疫或瘧疾,邪伏達原證

    開達膜原,辟穢化濁

    憎寒壯熱,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發無定時,苔白厚如積粉

    厚樸 知母 芍藥 檳榔 甘草 黃芩 草果仁

    后母要冰炒黃果仁

    3.2調和肝脾






    30四逆散★

    《傷寒論》

    陽郁厥逆之證,肝脾不和證

    透邪解郁,疏肝理氣

    手足不溫,泄利,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

    枳實、芍藥、炙甘草、柴胡

    (四逆)積芍甘柴。

    四逆只燒干柴。

    31逍遙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肝郁血虛脾弱證

    疏肝解郁,養血健脾

    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脹痛

    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炙甘草、煨生姜、薄荷

    小姚囑咐魏生將薄荷當柴草燒。——逍遙術茯煨生姜薄荷當柴草芍。

    32痛瀉要方★

    《醫學正傳》

    痛瀉

    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腹痛,泄瀉,瀉必腹痛,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弦而緩

    陳皮、白芍藥、白術、防風

    (痛瀉要方),陳藥術防。

    (痛瀉要方),臣要住房。

    3.3調和腸胃






    33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

    寒熱互結之痞證

    寒熱平調,散結除痞

    心下痞滿,滿而不痛,嘔吐,腸鳴下痢,舌苔膩而微黃

    半夏、干姜、炙甘草、大棗、人參、黃連、黃芩、

    半夏(瀉心),三人連芩。

    半夏(瀉心),三人練琴。

    4.清熱劑






    4.1清氣分熱






    38白虎湯★

    《傷寒論》

    陽明氣分熱盛證

    清熱生津

    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虎)粳石母甘,(好殘酷)。

    (白虎)精食母肝,(好殘酷)。

    39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

    傷寒、溫病、暑病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身熱,多汗,氣逆欲嘔,煩渴喜飲,口干,舌紅少津,脈虛數

    甘草 人參 半夏 竹葉 麥冬 粳米 石膏

    草人半夜賣米糕

    4.2清營涼血






    40清營湯★

    《溫病條辨》

    熱入營分證

    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身熱夜甚,口渴或不渴,神煩少寐,譫語目喜開,或閉不一,斑疹隱隱,舌絳干,脈數

    連翹 黃連 生地 竹葉 犀角 丹參 麥冬 銀花 元參

    (淸營)翹黃地竹犀丹麥銀元。

    (淸營)嬌皇帝住西單賣銀元。

    41犀角地黃湯★

    《備急千金要方》

    1熱入血分證 2熱傷血絡證

    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身熱譫語,斑色紫黑,吐血,便血衄血,尿血,舌絳,脈數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牡丹皮、芍藥

    犀地牡丹芍,(清熱涼血好)。

    西地牡丹少,(清熱涼血好)。

    4.3清熱解毒






    42黃連解毒湯★

    《外臺秘要》

    三焦火毒熱盛證

    瀉火解毒

    大熱煩躁,錯語不眠,口燥咽干,吐衄,發斑,癰腫疔毒,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黃柏 梔子 黃連 黃芩

    百子練琴

    清瘟敗毒飲

    《疫疹一得》

    瘟疫熱毒氣血兩燔證

    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瘟疫熱毒,氣血兩燔證

    石膏 知母 黃芩 竹葉 犀角 甘草 元參 桔梗 川連 連翹 生地 赤芍 丹皮 梔子)

    十母親住西草原,接連巧生赤皮子

    43普濟消毒飲★

    《東垣試效方》

    大頭瘟

    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惡寒發熱,咽喉不利,舌燥口渴,頭面紅腫痛,目不能開,舌紅苔黃,脈浮數有力

    黃芩、黃連、陳皮、生甘草、玄參、柴胡、桔梗、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僵蠶、升麻

    陳勝巧攔截牛馬,才將秦國老凱旋。――陳升翹攔截牛馬,柴僵芩國老*玄

    44涼膈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上中二焦火熱證

    瀉火通便,清上泄下

    身熱口渴,胸膈煩熱,面赤唇焦,口舌生瘡,咽痛,吐衄,便秘溲赤

    竹葉 黃芩 山梔子 大黃 芒硝 連翹 甘草 薄荷

    住黃山大忙敲草核

    35防風通圣散★《宣明論方》

    風熱壅盛,表里俱實證

    疏風解表,清熱通便

    憎寒壯熱無汗,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粘,便秘溲赤,舌苔黃膩,脈數有力.瘡瘍腫毒,腸風痔漏,鼻赤癮疹

    大黃 黃麻 滑石 薄荷 梔子 黃芩 白術 甘草 防風 芒硝 桔梗 川芎 白芍 ** 當歸 荊芥 石膏 連翹)

    黃媽石河值勤住草房,忙借船擺渡歸金石橋

    45仙方活命飲★

    《校注婦人良方》

    癰瘍腫毒初起

    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

    紅腫焮痛,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穿山甲 貝母 皂角刺 防風 沒藥 天花粉 金銀花 白芷 赤芍藥 陳皮 甘草 當歸 乳香)

    賈母造房,沒花金銀,只要陳甘歸鄉

    4.4清臟腑熱






    46導赤散★

    《小兒藥證直訣》

    心經火熱證

    清心利水養陰

    心胸煩熱,面赤口渴,口舌生瘡,小便淋痛,舌紅脈數

    木通、生地、生甘草、竹葉

    (導赤)竹甘通地。

    (導赤)竹竿通地。

    47龍膽瀉肝湯★

    《醫方集解》

    1.肝膽實火上炎證 2.肝膽濕熱下注證

    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

    頭痛目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脅痛 口苦,耳聾 耳腫,陰腫陰癢,小便淋濁,帶下黃臭

    龍膽草、車前子、木通、黃芩、山梔子、當歸、生地、澤瀉 柴胡、生甘草

    龍車通黃山,當地卸柴草。——龍車通黃山,當地瀉柴草。

    48左金丸

    ,六一丸★

    《丹溪心法》

    肝火犯胃證

    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黃連、吳茱萸 (6:1)

    昨進黃魚。----佐金黃萸

    49瀉白散★

    《小兒藥證直訣》

    肺熱喘咳證

    清瀉肺熱,平喘止咳

    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

    甘草 桑白皮 地骨皮 粳米

    趕白骨精。/

    50葦莖湯★

    《備急千金要方》

    肺癰

    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身有微熱,咳嗽痰多,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葦莖、薏苡仁、冬瓜、桃仁

    葦仁瓣桃。

    偉人搬桃。

    51清胃散★

    《蘭室秘藏》

    胃火牙痛

    清胃涼血

    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熱,唇舌頰腮腫痛,牙齦腐爛等,舌紅苔黃,脈滑數

    升麻 牡丹皮 當歸 黃連 生地

    生母當皇帝。――生母當黃地

    52玉女煎★

    《景岳全書》

    胃熱陰虛證

    清胃熱,滋腎陰

    頭痛,牙痛,牙齦出血,煩熱干渴,舌紅苔黃而干

    石膏 熟地 麥冬 知母 牛膝

    師弟賣母牛

    36葛根黃芩黃連湯★

    《傷寒論》

    協熱下利證

    解表清里

    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紅苔黃,脈數或促



    53芍藥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濕熱痢疾

    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下痢膿血,赤白相兼,或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

    芍藥、當歸、黃連、檳榔、木香、甘草、大黃、黃芩、木香、黃連、當歸、檳榔、大黃、芍藥、甘草、官(肉)桂

    秦香蓮當兵,將軍要炒肉。——芩香連當檳,將軍藥草肉

    54白頭翁湯★

    《傷寒論》

    熱毒痢疾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便膿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口渴,舌紅苔黃,脈弦數

    黃柏 白頭翁 黃連 秦皮

    百翁練琴

    4.6清虛熱






    58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

    溫病后期,邪伏陰分證

    養陰透熱

    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知母、鱉甲、青蒿、生地、丹皮

    母鱉好生蛋。——母鱉蒿生丹。

    59清骨散★

    《證治準繩》

    虛勞發熱

    清虛熱,退骨蒸

    潮熱骨蒸,唇紅顴赤,困倦盜汗,心煩口渴,舌紅少苔,脈細數

    銀柴胡、胡黃連、青蒿、秦艽、老草、知母、鱉甲、地骨皮

    二胡請教老母甲骨文。――二胡青艽老母甲骨*

    60當歸六黃湯★

    《蘭室秘藏》

    陰虛火旺盜汗

    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

    當歸、黃芩、黃連、黃柏、黃芪、生地黃、熟地黃

    當歸三黃芪二地。

    當歸三皇氣二帝。

    4.5祛暑劑






    清絡飲

    暑熱傷肺輕證

    祛暑清熱

    頭目不清、昏眩微脹、胸悶不舒



    4.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陰暑

    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惡寒發熱,頭重身痛,無汗,胸悶,苔白膩,脈浮


    新加香薷飲

    暑溫夾濕、復感于寒證

    祛暑解表、清熱化濕

    發熱頭痛、惡寒無汗口渴面赤、胸悶不舒



    55六一散★

    《傷寒直格》

    暑濕證

    清暑利濕

    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泄瀉



    56桂苓甘露飲★

    《宣明論方》

    暑濕證

    清暑解熱,化氣利濕

    發熱頭痛,煩渴引飲,小便不利,霍亂吐下



    57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暑熱氣津兩傷證

    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5.溫里劑






    5.1溫中祛寒






    61理中丸★

    《傷寒論》

    脾胃虛寒證

    溫中散寒,補氣健脾

    脘腹疼痛喜溫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嘔吐,不欲飲食,舌淡苔白,脈沉細

    人參、干姜、炙甘草、白術

    (理中)人姜術甘。

    (李仲)人將豬趕。

    62小建中湯★

    《傷寒論》

    虛勞里急證

    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腹痛喜溫喜按,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虛煩心悸,手足煩熱,咽干口燥,脈細弦

    生姜 飴糖 芍藥 甘草 大棗 桂枝

    姜姨要草棗汁

    桂枝湯加膠飴。

    大建中湯

    《金匱要略》

    虛寒腹痛

    溫中補虛,降逆止痛

    虛寒腹痛

    生姜 飴糖 人參 蜀椒

    姜姨任教。

    63吳茱萸湯★

    《傷寒論》

    虛寒嘔吐證

    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食谷欲嘔,畏寒喜熱,或胃脘痛,吞酸嘈雜,或厥陰頭痛,干嘔吐涎沫,或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

    吳茱萸 生姜 大棗 人參

    烏江找人

    5.2回陽救逆






    64四逆湯★

    《傷寒論》

    少陰病

    回陽救逆

    四肢厥逆,惡寒倦臥,腹痛下利,舌淡苔白,脈微

    生附子、干姜、炙甘草

    四逆老夫子將回陽救逆。——四逆老附子姜回陽救逆

    65回陽救急湯★

    《傷寒六書》

    寒邪直中三陰,真陽衰微證

    回陽救急,益氣生脈

    惡寒踡臥,四肢厥冷或身寒戰慄,唇指青紫,神衰欲寐,吐瀉腹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數甚或無脈



    5.3溫經散寒






    66當歸四逆湯★

    《傷寒論》

    血虛寒厥證

    溫經散寒,養血通脈

    手足厥寒,肢體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甘草 大棗 ** 通草 桂枝 芍藥 當歸 細辛

    肝大的同志要當心

    67黃芪桂枝五物湯★

    《金匱要略》

    血痹

    益氣溫經,和血通痹

    肌膚麻木,脈微澀而緊

    生姜 桂枝 芍藥 大棗 黃芪

    姜只要大旗

    68陽和湯★

    《外科證治全生集》

    陰疽屬于陽虛寒凝證

    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

    黃 熟地 姜炭 生甘草 肉桂 鹿角膠 白芥子

    皇帝將生貴嬌子

    6.補益劑






    6.1補氣






    69四君子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脾胃氣虛證

    益氣健脾

    面色恍白,語音低微 ,氣短乏力,食少便溏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

    四君白老夫人。——四君白老茯人

    70參苓白術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脾虛挾濕證

    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飲食不化,胸脘痞滿,腸鳴泄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

    砂仁 茯苓 人參 薏苡仁 大棗 山藥 桔梗 扁豆 白術 干草 蓮子肉

    沙夫人一早要接編百草簾

    71補中益氣湯★

    《脾胃論》

    脾胃氣虛證,氣虛下陷證,氣虛發熱證

    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 ,面色恍白,大便稀溏.脫肛,子宮脫垂,久泄久痢,崩漏,氣短乏力.身熱,自汗,渴喜熱飲 ,氣短乏力

    升麻 人參 甘草 白術 柴胡 陳皮 當歸 黃芪

    麻人趕豬,虎皮當旗

    72玉屏風散★

    《究原方 醫方類聚》

    表虛自汗

    益氣固表止汗

    汗出惡風,面色恍白

    黃芪、防風、白術

    玉屏風騎白豬。——玉屏風芪白術。

    73生脈散★

    《醫學啟源》

    溫熱暑熱耗氣傷陰證.久咳肺虛,氣陰兩虛證

    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短氣自汗,口干舌

    人參、麥冬、五味子

    生脈為人脈。——生脈味人麥

    186完帶湯★

    《傅青主女科》

    脾虛肝郁,濕濁帶下

    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如涕,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緩或濡緩

    白術、山藥、人參、白芍、車前子、蒼術、甘草、陳皮、黑芥穗、柴胡

    完帶深山打柴草,陳嫂借錢買二術。――完帶參山*柴草,陳芍芥前*二術。

    6.2補血






    75四物湯★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營血虛滯證

    補血和血

    心悸失眠,頭暈目眩,面色無華,月經不調,量少或經閉不行,臍腹作痛 ,

    熟地、當歸、川芎、白芍

    當地傳說四物湯,補血調血基本方。——當地川芍四物湯,補血調血基本方。

    76當歸補血湯★

    《內外傷辨惑論》

    血虛發熱證

    補氣生血

    肌熱面紅,煩渴欲飲,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婦人經期,產后血虛,發熱頭痛 ,瘡瘍潰后,久不愈合

    黃芪、當歸

    當歸(補血)芪,(生血又補氣)。

    當歸(補血)奇,(生血又補氣)。

    77歸脾湯★

    《濟生方》

    心脾氣血兩虛證,脾不統血

    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黃,體倦食少,盜汗虛熱

    黃芪、龍眼肉、白術、茯神、酸棗仁、人參、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

    四君歸期早,遠知龍眼香。——四君歸芪棗,遠志龍眼香

    6.3氣血雙補






    78八珍湯★

    《正體類要》

    氣血兩虛證

    益氣補血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四肢倦怠,氣短懶言,飲食減少,頭暈目眩

    人參熟地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

    八珍四君四物(加)三。

    83炙甘草湯,復脈湯★

    《傷寒論》

    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證。虛勞肺痿證

    滋陰養血,益氣溫陽,復脈止悸

    心動悸,脈結代,虛羸少氣,舌光少苔,質干瘦 ,咳嗽,咳痰不多,涎唾多 ,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大便干結,脈虛數,咽干舌燥

    生地、炙甘草、生姜、人參、桂枝、阿膠、麥冬、麻仁、大棗

    阿媽賣地,貴大人干生氣,氣得脈結代來心動悸。——阿麻麥地、桂大人甘生*,氣得脈結代來心動悸。

    6.4補陰






    80六味地黃丸★

    《小兒藥證直訣》

    腎陰虛證

    滋陰補腎

    腰膝酸軟,牙齒動搖,足膝作痛,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牙齒動搖,足膝作痛 ,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

    熟地 山萸肉 山藥 澤瀉 丹皮 茯苓

    地八山山四,丹澤茯苓三。——數字均指劑量。

    或漁夫單要熟蟹

    81左歸丸★

    《景岳全書》

    真陰不足證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舌干口燥



    82大補陰丸★

    《丹溪心法》

    陰虛火旺證

    滋陰降火

    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足膝疼痛 ,咳嗽咳血,心煩易怒

    熟地、龜板、黃柏、知母、豬脊髓

    黃母豬拱地板。——黃母豬*地板

    84一貫煎★

    《繼名醫類案》

    肝腎陰虛,肝氣不舒證

    滋陰疏肝

    胸脘脅痛,吞酸吐苦 ,口咽干燥,舌紅少苔 ,疝氣瘕聚

    生地、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川楝子

    一貫殺狗當地零賣。——一貫沙枸當地楝麥。

    6.4補陽






    88腎氣丸★

    《金匱要略》

    腎陽不足證

    補腎助陽

    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瀉,痰飲,水腫,化液,水飲內停,腳氣,轉胞,消渴

    干地、山藥、山茱萸、丹皮、澤瀉、茯苓、桂枝、附子

    腎氣六位家富貴——腎氣六味加附桂

    89右歸丸★

    《景岳全書》

    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

    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 ,陽痿遺精,陽衰無子,小便自遺 ,飲食減少,大便不實


    6.6陰陽并補






    90地黃飲子★

    《黃帝素問宣明論》

    暗痱

    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

    舌強,不能言 ,足廢,不能用 ,口干,不欲飲,足冷面赤

    官桂 附子 肉蓯蓉 遠志 賣門冬 茯苓 石斛 熟地 生姜 菖蒲 大棗 巴戟天 山茱萸 薄荷 五味子

    貴婦從遠東赴滬地,將嘗大巴魚何味

    91龜鹿二仙膠★

    《醫便》

    真元虛損,精血不足證

    滋陰填精,益氣壯陽

    全身瘦削,陽痿遺精,腰膝酸軟,久不孕育 ,兩目昏花

    人參 枸杞 鹿角 龜板

    人騎龜鹿

    92七寶美髯丹★

    《本草綱目》

    肝腎不足證

    補益肝腎,烏發壯骨

    須發早白,脫發,齒牙動搖,腰膝酸軟,夢遺滑精,腎虛不育


    7.固澀劑






    7.1固表止汗






    93牡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自汗,盜汗

    益氣固表,斂陰止汗

    身常自汗,夜臥尤甚,心悸驚惕,短氣煩倦,舌淡紅,脈細弱

    黃芪 麻黃根 小麥 牡蠣

    騎馬賣牡蠣。——芪麻麥牡蠣

    7.2斂肺止咳






    94九仙散★

    《衛生寶鑒》

    久咳肺虛證

    斂肺止咳,益氣養陰

    久咳不已,咳甚則氣喘,自汗,痰少而粘,脈虛數

    烏梅 桑白皮 貝母 五味子 人參 ** 罌粟殼 阿膠 ** 桔梗 款冬花

    烏梅喪母無人管,應叫九仙去借款——烏梅桑母五人*,罌膠九仙*桔款。

    7.3澀腸固脫






    95真人養臟湯★

    《衛生寶鑒》

    久瀉久痢

    澀腸止瀉,溫中補虛

    瀉痢無度,滑脫不禁,甚至脫肛墜下,臍腹疼痛,不思飲食,舌淡苔白,脈遲細

    人參、訶子、木香、肉桂、罌粟殼、白芍藥、當歸、白術、炙甘草、肉豆蔻

    (真)人訶朩桂罌藥當術草寇。

    (真)人和穆桂英要擋住草寇。

    96四神丸★

    《內科摘要》

    腎泄

    溫腎暖脾,固腸止瀉

    五更泄瀉不思飲食,食少不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

    大棗 生姜 補骨脂 肉豆蔻 五味子 吳茱萸

    四神早將骨肉喂魚,治五更瀉——四神棗姜骨肉味萸,治五更瀉

    7.4澀精止遺






    98金鎖固精丸★

    《醫方集解》

    遺精

    補腎澀精

    遺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腰痛耳鳴,舌淡苔白,脈細弱



    99桑螵蛸散★

    《本草衍義》

    心腎兩虛證

    調補心腎,澀精止遺

    小便頻數,色如米泔,或遺尿,遺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脈細弱

    遠志 龜甲 人參 菖蒲 龍骨 茯神 桑螵蛸 當歸

    自家人常孤身飄蕩

    7.5固崩止帶






    101固沖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脾氣虛弱,沖脈不固證

    益氣健脾,固沖攝血

    血崩或月經過多,色淡質稀,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舌淡,脈微弱

    棕櫚炭 黃芪 煅牡蠣 煅龍骨 五倍子 茜草 白杭芍 白術 山萸肉 海螵蛸

    探騎母龍背,潛航筑山海

    103易黃湯★

    《傅青主女科》

    濕熱帶下

    補腎清熱,祛濕止帶

    帶下色黃,其氣腥穢,舌紅



    8.安神劑






    8.1重鎮安神






    104朱砂安神丸★

    《醫學發明》

    心火亢盛,陰血不足證

    重鎮安神,清心瀉火

    失眠多夢,怔忡驚悸,心神煩亂,舌紅,脈細數

    朱砂 甘草 當歸 黃連 生地

    朱砂甘當黃地。

    朱砂敢當皇帝。

    8.2滋養安神






    106天王補心丹★

    《攝生秘剖》

    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

    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心悸失眠,神疲健忘,夢遺虛煩,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數

    天門冬 茯苓 桔梗 人參 酸棗仁 當歸 生地 丹參 元參 麥門冬 朱砂 五味子 柏子仁 遠志

    田夫潔身早跪地,但愿賣豬五百只

    107酸棗仁湯★

    《金匱要略》

    虛煩不眠證

    養血安神,清熱除煩

    虛煩不安,失眠,心悸,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

    茯苓 知母 川芎 酸棗仁 甘草

    令母熊找草。——苓母芎棗草

    108甘麥大棗湯★

    《金匱要略》

    臟躁

    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煩亂,悲傷欲哭,不能自主,甚則言行失常,呵欠頻作,舌淡紅,苔少,脈細微數



    9.開竅劑






    9.1涼開






    109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

    邪熱內陷心包證

    清熱開竅,豁痰解毒

    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口干舌燥,痰涎壅盛,舌紅或絳,脈數。小兒驚厥,中風昏迷



    110紫雪★

    《外臺秘要》

    熱邪內陷心包,熱盛動風證

    清熱開竅,熄風止痙

    高熱 ,神昏譫語,煩躁不安,痙厥,斑疹吐衄,口渴引飲,唇焦齒燥,便秘尿赤,舌紅絳苔干黃,脈數有力或弦。小兒驚厥



    111至寶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痰熱內閉心包證

    清熱開竅,化濁解毒

    身熱煩燥,神昏譫語,痰盛氣粗,舌紅苔黃垢而膩, 脈滑數,及中風中暑,小兒驚厥


    9.2溫開






    113蘇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寒閉證

    芳香開竅,行氣溫中

    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苔白,脈遲,心腹卒痛,甚則昏厥,亦治中風,中氣及感受時行瘴癘之氣見有上述癥狀者

    朱砂 白術 犀角 “就想”青木香、香附、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蘇合香、熏陸香 篳茇 訶黎勒 龍腦

    傻朱熹就想筆和龍

    10.理氣劑






    10.1行氣






    115越鞠丸★

    《丹溪心法》

    郁證

    行氣解郁

    胸膈痞悶,脘腹脹痛,飲食不消,惡心嘔吐,噯腐吞酸

    神曲、香附、梔子、川芎、蒼術

    越鞠神父治兇豬。——越鞠神附梔芎術。

    枳實薤白桂枝湯《金匱要略》

    胸痹

    通陽散結,下氣祛痰

    氣結在胸,胸滿而痛,心中痞氣,氣從脅下上逆搶心,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

    桂枝 薤白 厚樸 枳實 瓜蔞

    止瀉后食瓜

    119半夏厚樸湯★

    《金匱要略》

    梅核氣

    行氣散結,降逆化痰

    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滿悶,苔白潤,脈弦滑弦緩

    半夏 厚樸 生姜 茯苓 蘇葉

    夏侯將復蘇

    123金鈴子散★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肝郁化火證

    疏肝泄熱,活血止痛

    心胸脅肋,諸痛,時發時止,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金鈴子、玄胡

    金鈴玄胡。

    金鈴懸壺。

    121厚樸溫中湯★

    《內外傷辨惑論》

    寒濕氣滯證

    行氣溫中,燥濕除滿

    脘腹脹滿,或疼痛,不思飲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膩,脈沉弦

    木香 厚樸 甘草 干姜 草豆蔻仁 茯苓 陳皮

    幕后炒醬豆腐皮

    124天臺烏藥散★《醫學發明》

    寒疝證(小腸疝氣)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睪丸而痛,偏墜腫脹,或少腹疼痛, 苔白脈弦 

    巴豆 川楝子 小茴香 木香 烏藥 青皮 檳榔 ** 高良姜 酒

    八子回鄉,木屋請賓喝高粱酒

    126暖肝煎★

    《景岳全書》

    肝腎虛寒證

    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睪丸冷痛,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小茴香 枸杞 烏藥 肉桂 茯苓 當歸 沉香

    小狗無肉,鈴鐺響。――小枸烏肉,苓當香。

    10.2降氣






    128蘇子降氣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實喘

    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痰多稀白,或呼多吸少,腰疼腳軟,或肢體浮腫,苔白滑,脈弦滑

    紫蘇子、大棗、肉(官)桂、生姜、半夏、前胡、厚樸、川當歸、炙甘草(國老)

    蘇大官盛夏前后歸國。——蘇大官生夏前厚歸國。

    129定喘湯★

    《攝生眾妙方》

    (麻黃白果定喘湯)

    哮喘

    宣肺降氣,清熱化痰

    哮喘咳嗽,痰多氣急,痰稠色黃,微惡風寒,苔黃膩,脈滑數

    桑白皮 蘇子 甘草 白果 黃芩 杏仁 半夏 麻黃 款冬花

    桑叔炒白果黃杏拌麻花

    小半夏湯

    《金匱要略》

    嘔反不渴

    和胃止嘔,散飲降逆

    嘔反不渴,心下有支飲者,以及諸嘔吐谷不得下者

    生姜 半夏

    盛夏喝小半夏湯

    130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胃氣虛弱,痰濁內阻證

    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心下痞硬,噫氣頻作,嘔吐,呃逆,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脈弦而虛

    旋覆花、代赭石、炙甘草、人參、半夏、大棗、生姜、

    旋覆代赭湯,老人下大江。――老人夏大姜。

    131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

    胃虛有熱之呃逆

    降逆止呃,益氣清熱

    呃逆或干嘔,舌紅嫩,脈虛數

    橘皮、竹茹、人參、大棗、生姜、甘草

    三橘皮竹茹人。

    三橘皮茱儒人。

    132丁香柿蒂湯★《癥因脈治》

    虛寒呃逆

    溫中益氣,降逆止呃

    呃逆不已,胃脘痞悶,舌淡苔白,脈沉遲

    丁香 柿蒂 人參 生姜

    丁香柿蒂(),人參(加)生姜。

    11.理血劑






    11.1活血祛瘀






    133桃核承氣湯★《傷寒論》

    下焦蓄血證

    破血下瘀

    少腹急結,小便自利,至夜發熱,譫語煩躁,其人如狂,或血瘀經閉,痛經,脈沉實而澀

    桃仁、大黃、桂枝、炙甘草、芒硝

    將軍忙逃貴國。——將軍芒桃桂國。

    134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胸中血瘀證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胸痛,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急躁易怒,內熱煩悶,心悸失眠,入暮潮熱,頭痛,呃逆日久不止,舌紫暗或瘀斑,脈澀或弦緊

    枳殼 桃仁 紅花 川芎 柴胡 甘草 芍藥 當歸 牛膝 桔梗 生地

    俏桃紅穿柴草要當牛耕地

    135補陽還五湯★

    《醫林改錯》

    中風

    補氣活血通絡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遺尿不禁,小便頻數,舌黯淡苔白,脈緩

    當歸 地龍 川芎 桃仁 赤勺 紅花 黃芪

    補陽當地窮人持紅旗。——補陽當地芎人赤紅芪

    136復元活血湯★

    《醫學發明》

    跌打損傷。瘀血留于脅下

    活血祛瘀,疏肝通絡

    瘀血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

    大黃、柴胡、天花粉、當歸、紅花、甘草、穿山甲、桃仁

    將軍歸天山,胡老獻紅桃。——將軍歸天山,胡老*紅桃。

    七厘散

    《良方集腋》

    跌打損傷

    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外敷止血生肌。

    跌打損傷,筋斷骨折之瘀血腫痛,或刀傷出血。并治一切無名腫毒,燒傷燙傷等。



    137溫經湯★

    《金匱要略》

    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

    溫經散寒,祛瘀養血

    漏下不止,月經不調,久不受孕,唇口干燥,入暮發熱,手心煩熱,月經或前或后,或一月再行,或崩中漏下,月經后期,不至甚或經停

    川芎 牡丹皮 桂枝 吳茱萸 人參 芍藥 麥冬 生姜 半夏 甘草 當歸 阿膠

    芎皮桂,吳人藥,冬姜夏,草當膠。——

    熊皮貴,無人要,冬將夏,草當澆。

    138生化湯★

    《傅青主女科》

    產后瘀血腹痛.  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化瘀生新,溫經止痛

    惡露不行,少腹冷痛

    干姜 甘草 桃仁 當歸 川芎

    將干逃歸川

    139桂枝茯苓丸★

    《金匱要略》

    瘀阻胞宮證

    活血化瘀,緩消癥塊

    腹痛拒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妊娠胎動不安



    140失笑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瘀血停滯

    活血祛瘀,散結止痛

    心胸刺痛,脘腹疼痛,產后惡露不行,月經不調,少腹急痛



    142鱉甲煎丸★

    《金匱要略》

    瘧母

    行氣活血,祛濕化痰,軟堅消癥

    脅下癖塊,癥瘕集聚,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飲食減少,時有寒熱,女子經閉



    通竅活血湯




    川芎 桃仁 紅花 赤勺 老蔥 生姜 ** 麝香 大棗 黃酒

    兇桃紅吃蔥姜喝香棗酒

    膈下逐淤湯




    五靈脂 川芎 桃仁 紅花 牡丹皮 玄胡 赤芍 香附 甘草 烏藥 當歸 枳殼

    五靈兄桃紅母胡吃香草烏龜殼

    少腹逐瘀湯




    延胡索 小茴香 沒藥 官桂 川芎 赤芍 五靈脂 當歸 蒲黃 干姜

    延回要官熊赤子歸浦江

    身痛逐淤湯




    羌活 五靈脂 地龍 桃仁 秦艽 川芎 紅花 牛膝 沒藥 當歸 香附 甘草

    活靈龍逃秦川,紅牛要歸附曹

    11.2止血






    143十灰散★

    《十藥神書》

    血熱妄行

    涼血止血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145咳血方★

    《丹溪心法》

    肝火犯肺之咳血證

    清肝寧肺,涼血止血

    咳嗽痰稠,帶血,心煩易怒,咽干口苦,胸脅刺痛,煩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海粉 青黛 訶子 瓜簍仁 梔子

    海帶和瓜子

    146小薊飲子★

    《濟生方》

    血淋、尿血

    涼血止血,利水通淋

    尿中帶血,或尿血,小便頻數,赤澀熱痛,舌紅脈數

    滑石 甘草 藕節 梔子 當歸 竹葉 生地 蒲黃 木通 ** 小薊

    拾草節,侄子歸,竹地撲通捉小雞

    147槐花散★

    《本事方》

    腸風臟毒下血

    清腸涼血,疏風行氣

    便前,后出血,糞中帶血,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

    槐花、側柏葉、荊芥穗、枳殼

    芥柏枳槐花(止血)。

    借百只槐花(止血)。

    148黃土湯★

    《金匱要略》

    陽虛便血證

    溫陽健脾,養血止血

    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溫,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灶心黃土、甘草、生地、白術、附子、阿膠、黃芩、

    黃土地膠附芩術草。

    黃土地教父勤除草。

    12.治風劑






    12.1疏散外風






    149川芎茶調散★《和劑局方》

    風邪頭痛

    疏風止痛

    偏正頭痛,巔頂作痛,惡寒發熱,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脈浮

    甘草 川芎 ** 細辛 荊芥 白芷 羌活 防風 薄荷 清茶

    草熊戴新戒指,嗆風喝茶

    151大蓁艽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風邪初中經絡證

    祛風清熱,養血活血

    口眼歪斜,舌強不能言,手足不能動

    秦艽 黃芩 茯苓 羌活 白術 生地 熟地 獨活 當歸 川芎 芍藥 防風 白芷 細辛 甘草 石膏

    秦皇拎槍逐二弟獨歸川藥房制席草膏

    152小活絡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風寒濕痹

    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

    肢體筋脈疼痛,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疼痛游走不定,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腰腿沉重,腿臂間作痛



    153牽正散★

    《楊氏家藏方》

    風中經絡,口眼歪斜

    祛風化痰止痙

    口眼歪斜,口目潤動經隧不利,   筋肉失養.故不用而緩

    白僵蠶 白附子 全蝎

    蠶服全蝎

    154玉真散★

    《外科正宗》

    破傷風

    祛風定搐

    牙關緊閉,口撮唇緊,身體強直,角弓反張,咬牙縮舌

    南星 防風 白芷 附子 天麻 羌活 附子

    南風白天強止。――南風白天羌子。

    155消風散★

    《外科正宗》

    風疹,濕疹

    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皮膚疹出,色紅,遍身云片,斑點,瘙癢,抓破后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

    荊芥 防風 蟬蛻 牛蒡子 木通 蒼術 苦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生地 當歸 胡麻、

    謹防饞牛通倉庫,十畝草地歸胡媽

    12.2平熄內風






    156羚角鉤藤湯★

    《通俗傷寒論》 

    肝熱生風證

    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高熱不退,煩悶燥擾,甚則神昏,手足抽搐,發為痙厥,舌絳而干,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羚羊角 鉤藤 桑葉 甘草 生地 竹茹 茯神 白芍 川貝 菊花

    領狗上草地,主婦少背菊。――羚鉤桑草地,竹茯芍貝菊

    157鎮肝熄風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類中風

    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色如醉,心中煩熱,時常噫氣,肢體漸覺不利,口角漸形歪斜,或眩暈顛仆,昏不知人,或肢體不利,半身不遂,脈弦長而有力

    天冬 麥芽 白芍 甘草 龍骨 牡蠣 川楝子 *** 懷牛膝 龜板 生赭石 茵陳 元參

    天芽芍草牡龍棟,熄風牛龜赭茵元。

    天崖少草牡龍戀,熄風牛鬼折姻緣。

    158天麻鉤藤飲★

    《雜病證治新義》

    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

    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頭痛,眩暈,多夢,失眠,舌紅苔黃,脈弦

    天麻 鉤藤 夜交藤 石決明 桑寄生 朱茯神 黃芩 牛膝 杜仲 梔子 益母草

    天麻鉤藤交決寄,朱神芩牛仲梔意。

    天麻鉤藤教絕技,諸神擒牛眾致意。

    159大定風珠★

    《溫病條辨》

    陰虛動風證

    滋陰熄風

    神倦契瘲,脈氣虛弱,舌絳少苔,時時欲脫

    鱉甲 生牡蠣 五味子 干地黃 芍藥 龜板 阿膠 麻仁 麥冬 炙甘草 雞子黃

    賈母五弟要歸,阿媽買草雞

    13.治燥劑






    13.1輕宣外燥






    160杏蘇散★

    《溫病條辨》

    外感涼燥證

    輕宣涼燥,理肺化痰

    頭微痛,惡寒無汗,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脈弦

    蘇葉 杏仁 桔梗 生姜 大棗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殼 前胡

    蘇杏姐將找陳夏領草支錢

    161桑杏湯★

    《溫病條辨》

    外感溫燥證

    輕宣溫燥

    頭痛身熱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舌紅苔薄白而干,脈浮數而右脈大者

    沙參 貝母 梔皮 香豉 桑葉 杏仁 梨皮

    傻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貝母梔豉桑杏梨皮。

    162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

    溫燥傷肺證

    清燥潤肺

    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滿悶,舌乾少苔,脈虛大而數

    桑葉 杏仁 麥冬 甘草 石膏 枇杷葉 胡麻仁 阿膠 人參

    清燥桑杏麥草膏,杷麻膠人(嘗)。

    清早桑杏賣草糕,爸媽叫人(嘗)。

    13.2滋陰潤燥






    167增液湯★

    《溫病條辨》

    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

    增液潤燥

    便秘,口渴,舌干紅,脈細數或沈而無力

    玄參、麥冬、細生地

    玄麥地(增液)。

    選麥地(增液)。

    163麥門冬湯★

    《金匱要略》

    肺痿

    潤肺益胃,降逆下氣

    咳唾涎沫,短氣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紅少苔,脈虛數

    、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

    干凈人賣夏棗。――甘粳人麥夏棗。

    87益胃湯★

    《溫病條辨》

    陽明溫病,胃陰損傷證

    養陰益胃

    不能食,口干咽燥

    玉竹 生地 麥冬 沙參 冰糖

    益胃玉地麥沙糖。

    益胃玉帝賣砂糖。

    164養陰清肺湯★

    《重樓玉明》

    白喉

    養陰清肺,解毒利咽

    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腫痛,鼻干唇燥,咳或不咳,呼吸有聲,似喘非喘,脈數無力

    玄參 生地 麥冬 ** 丹皮 白芍 薄荷 貝母 甘草

    玄生賣貨單少河北草

    85百合固金湯★

    《慎齋遺書》

    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

    滋陰保肺,止咳化痰

    咳嗽氣喘,咽喉燥痛,痰中帶血,頭暈目眩,午后潮熱

    生地 熟地 麥冬 甘草 芍藥 百合 元參 桔梗 當歸 貝母

    地地麥草藥,百元皆歸母(固金)

    弟弟賣草藥,百元皆歸母(固金)

    14.祛濕劑






    14.1化濕和胃






    168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濕滯脾胃證

    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脘腹脹滿,不思引食,常多自利,嘔吐惡心,噯氣吞酸,肢體沉重,怠惰嗜臥,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

    蒼術皮老厚。――

    169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

    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惡寒發熱頭痛,霍亂吐瀉,脘腹疼痛,舌苔白膩

    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炙甘草

    霍(元甲)半葉三梗芷岺陳(真)樸大腹術。

    霍(元甲)半夜三更指令陳(真)捕大腹豬。

    14.2清熱袪濕






    170茵陳蒿湯★

    《傷寒論》

    濕熱黃疸

    清熱利濕退黃

    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小便短赤,腹微滿,口渴,苔黃膩,脈沉數

    茵陳、梔子、大黃

    茵陳梔黃

    茵陳治黃。

    171八正散★

    《大平惠民和劑局方》

    濕熱淋證

    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漓不暢,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尿色渾赤,口燥舌干,苔黃膩,脈滑數

    木通、滑石、瞿麥、扁蓄、車前子、梔子、炙甘草、大黃

    黃山萹瞿燈六一通車。

    黃山邊區等六一通車。

    172三仁湯★

    《溫病條辨》

    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

    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頭痛惡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熱,胸悶不饑,面色淡黃,苔白不渴,

    杏仁、生薏苡仁白寇仁、飛滑石、白通草、竹葉、厚樸、半夏

    三人撲通滑竹下。――三仁樸通滑竹夏。

    173甘露消毒丹★

    《續名醫類案》

    濕溫時疫

    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發熱倦怠,肢酸,頤腫咽腫,口渴,胸悶腹脹,泄瀉,淋濁,小便短赤,身目發黃,苔淡白或厚膩或干黃

    飛滑石、綿茵陳、淡黃芩、石菖蒲、川貝母、木通、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

    秦香蓮被射中,花和尚都沉痛。――芩香連貝射*,滑荷菖豆陳通。

    174連樸飲★

    《霍亂論》

    濕熱霍亂

    清熱化濕,理氣和中

    上吐下瀉,胸脘痞悶,心煩躁擾,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蘆根、厚樸、黃連、石菖蒲、制半夏、豆豉、焦山梔、

    廉頗下山斗蘆昌。——連樸夏山豆蘆菖

    175當歸拈痛湯★

    《蘭室秘藏》

    濕熱相搏,外受風邪證

    利濕清熱,疏風止痛

    遍身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舌苔白膩微黃,脈弦而數



    176二妙散★

    《丹溪心法》

    濕熱下注證

    清熱燥濕

    筋骨疼痛,兩足痿軟,足膝灼熱,紅腫疼痛,濕熱帶下,下部濕瘡,小便短赤,舌苔黃膩



    14.3利水滲濕






    177五苓散★

    《傷寒論》

    1蓄水證 2水濕內停 3痰飲

    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小便不利,頭痛身熱,口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成"水逆證"水腫,泄瀉,霍亂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眩,短氣而咳舌苔白,脈浮

    澤瀉、豬苓、茯苓、白術、桂枝

    謝二玲主貴

    178豬苓湯★

    《傷寒論》

    水熱互結證

    利水清熱養陰

    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心煩不寐,咳嗽,嘔惡,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

    澤瀉、豬苓、茯苓、阿膠、滑石

    謝二玲狡猾

    179防己黃芪湯★

    《金匱要略》

    風水或風濕

    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汗出惡風,身重,水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防己、黃芪、甘草、白術、生姜、大棗

    老房騎豬過大江。――老防芪術*大姜。

    180五皮散★

    《華氏中藏經》

    皮水

    利水消腫,理氣健脾

    一身悉腫,肢體沉重,心腹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妊娠水腫,苔白膩,脈緩

    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陳橘皮、大腹皮、 

    陳夫婦喪生。――陳腹茯桑生。 

    14.4溫化水濕






    181苓桂術甘湯★

    《金匱要略》

    痰飲

    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胸脅支滿,短氣而咳,心悸目眩,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滑



    183真武湯★

    《傷寒論》

    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證。太陽病發汗陽虛水泛

    溫陽利水

    四肢沉重疼痛,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腹痛下利,心下悸,頭眩,身目閏動,振振欲擗地,苔白不渴,脈沉

    附子、茯苓、白芍、白術、生姜、

    珠江少婦靈。――術姜芍附苓。

    184實脾散★

    《重訂嚴氏濟生方》

    陽虛水腫

    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胸腹脹滿,舌苔白膩,脈沉弦遲

    附子 茯苓 大棗 白術 甘草 干姜 生姜 木瓜 草果 厚樸 木香 檳榔

    夫婦棗煮草姜、生瓜果脯香檳

    185萆解分清飲★《丹溪心法》

    虛寒白濁

    溫暖下元,利濕化濁

    小便頻數,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舌白,脈沉

    川蓽解、益智仁、石菖蒲、烏藥

    萆解鋪里無一人。-萆解蒲*烏益仁

    14.5祛風勝濕






    羌活勝濕湯

    《此事難知

    》張元素方

    祛風勝濕止痛

    祛風勝濕止痛

    風濕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

    藁本 川芎 防風 蔓荊子 羌活 獨活 炙甘草

    高兄瘋蠻搶活干

    150獨活寄生湯★

    《備急千金要方》

    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

    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膝腰疼痛,麻木不仁,肢體屈伸不利,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秦艽 人參 細辛 獨活 桑寄生 肉桂心 芍藥 杜仲 川芎 防風 牛膝 當歸 茯苓 甘草 干地黃

    情人細心獨寄貴藥,杜兄放牛歸伏草地

    15.祛痰劑






    15.1燥濕化痰






    187二陳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濕痰咳嗽

    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痰多色白易咳,胸膈痞悶,惡心嘔吐,肢體倦怠,頭眩心悸,舌苔白潤,脈滑

    半夏、陳皮、茯苓、炙甘草、烏梅、生姜

    國老乘夏去烏江林

    189溫膽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膽胃不和,痰熱內擾證

    理氣化痰,清膽和胃

    膽怯易驚,虛煩不寧,失眠多夢,嘔吐呃逆,癲癇

    半夏、竹茹、枳實、陳皮、炙甘草、茯苓、生姜、大棗

    國老乘夏去烏江拾竹

    188茯苓丸,

    指迷方★

    《是齋百一選方》

    痰停中脘證

    燥濕行氣,軟堅化痰

    兩臂疼痛,手不得上舉,兩手疲軟,四肢浮腫,舌苔白膩,脈象弦滑或沉細

    半夏 茯苓 生姜 枳殼  風化樸硝

    夏令將滯銷

    15.2清熱化痰






    190清氣化痰丸★《醫方考》

    痰熱咳嗽

    清熱化痰,理氣止咳

    痰稠色黃,咯之不爽,胸膈痞悶,氣急嘔惡,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陳皮 杏仁 半夏 黃芩 瓜蔞皮 枳實 膽南星 茯

    陳皮杏仁拌黃瓜實難服。——陳皮杏仁半黃瓜實南茯。

    191小陷胸湯★

    《傷寒論》

    痰熱互結證

    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胸脘痞悶,按之則痛,咳痰黃稠,舌苔黃膩,脈滑數

    瓜蔞實、黃連、半夏

    (小陷胸湯)半黃瓜。

    (小陷胸湯)拌黃瓜。

    192滾痰丸★

    《丹溪心法附余》

    實熱老痰證

    瀉火逐痰

    癲狂昏迷,驚悸怔忡,不寐,夢寐怪狀,咳喘,痰稠,胸脘痞悶,噎息煩悶,繞項結核,口眼蠕動,骨節卒痛,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滑數有力



    15.3潤燥化痰






    193貝母瓜蔞散★

    《醫學心悟》

    燥痰咳嗽

    潤肺清熱,理氣化痰

    咯痰不爽,澀而難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

    貝母、瓜蔞、天花粉、茯苓、橘紅、桔梗

    紅花樓桔梗被俘。――紅花蔞桔梗貝茯。

    15.4溫化寒痰






    194苓甘五味姜辛湯★

    《金匱要略》

    寒飲咳嗽

    溫肺化飲

    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脈弦滑



    三子養親湯

    《韓氏醫通》

    痰壅氣滯

    降氣快膈,化痰消食

    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難消,舌苔白膩,脈滑等。

    白芥子 蘇子 萊菔子  


    15.5化痰熄風






    195半夏白術天麻湯★

    《醫學心悟》

    風痰上擾證

    燥濕化痰,平肝熄風

    眩暈頭痛,胸悶嘔惡,舌苔白膩,脈弦滑

    半夏、天麻、茯苓、橘紅、白術、甘草、生姜、大棗

    夏伏天煮姜棗炒橘紅

    196定癇丸★

    《醫學心悟》

    痰熱癇證

    滌痰熄風

    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則抽搐,口歪目斜,叫喊作聲,癲狂

    丹參 麥冬 辰砂 ** 石菖蒲 明天麻 陳皮 甘草 半夏 天南星 姜汁 茯苓 琥珀 茯神 貝母 竹瀝 僵蠶 遠志 全蝎

    丹麥殺聲常鳴,陳干下南疆伏虎,扶母珠江遠歇

    16.消食劑






    16.1消食化滯






    197保和丸★

    《丹溪心法》

    食積

    消食和胃

    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大便泄瀉,惡食嘔吐,舌苔厚膩,脈滑

    神曲 茯苓 半夏 山楂 連翹 陳皮 蘿卜子

    神父下山敲沉鑼。——神茯夏山翹陳蘿

    198枳實導滯丸★

    《內外傷辨惑論》

    濕熱食積

    消食導滯,清熱祛濕

    脘腹脹痛,大便秘結,下痢泄瀉,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有力

    澤瀉 茯苓 白術 枳實 黃芩 黃連 大黃 神曲

    責令白實勤練黃曲

    199木香檳榔丸★

    《儒門事親》

    痢疾,食積

    行氣導懦行氣導滯,功積泄熱

    脘腹脹滿,大便秘結,食積內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舌苔黃膩,脈沉實

    枳殼 檳榔 青皮 陳皮 牽牛 香附 黃柏 黃連 木香 大黃 莪術

    俏郎清晨牽牛,香婦白臉牧黃鵝

    16.1健脾消食






    200健脾丸★

    《證治準繩》

    脾虛停食證

    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食少難消,大便溏薄,脘腹痞悶,苔膩微黃,脈象虛弱

    茯苓 人參 甘草 白術 麥芽 山楂 神曲 陳皮 木香 黃連 山藥 砂仁 豆蔻

    夫人趕豬賣山神,陳香蓮要殺寇

    120枳實消痞丸,失笑丸★

    《蘭室秘藏》

    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

    行氣消痞,健脾和胃

    心下痞滿,不思飲食,倦怠乏力,大便失調

    枳實、干生姜、炙甘草、麥芽曲、茯苓、白術、半夏曲、人參、厚樸、黃連

    半夏實厚,四君姜麥黃連(消痞)。

    半夏時候,四君將賣黃連(消痞)

    葛花解醒湯

    酒積傷脾證

    分消酒濕,理氣健脾

    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泄瀉



    17.驅蟲劑






    202烏梅丸★

    《傷寒論》

    蛔闕證

    溫臟安蛔

    心煩嘔吐,腹痛使作,常自吐蛔,手足闕冷,時發時止,久瀉久痢

    烏梅、細辛、干姜、黃連、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黃柏(苦酒)

    富貴新疆人數著白臉美。——附歸細姜人蜀枝柏連梅 

    18涌吐劑






    205瓜蒂散★

    《傷寒論》

    痰涎宿食,壅滯胸脘證

    涌吐痰涎宿食

    胸中痞硬,懊儂不安,欲吐不出,氣上沖喉,而不得息,寸脈微浮

    瓜蒂 赤小豆 香豉

    瓜蒂小豆鼓,(涌吐痰涎食)。

    瓜蒂小豆吃,(涌吐痰涎食)。


    本文來源于臨床整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在线观看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大片爽爽爽免费影院|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国厂精品114福利电影免费|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长发| 国产女精品视频网站免费蜜芽 | 欧美亚洲综合成人A∨在线|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亚欧美日韩香蕉在线播放视频|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四虎永久免费高清视频|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四五区|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 在线A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成人免费无遮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精品|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视频青青网| 不卡乱辈伦在线看中文字幕| 国产丰满美女A级毛片| 乱妇乱女熟妇熟女网站|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色8激情欧美成人久久综合电影|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老王亚洲AV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