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是人類生活中必須具有的生活用品,也是從未離開過人們視野的主要工具之一。碗有大小、粗細之分,御用品制作規(guī)整,用材考究;民用品則相對粗糙。
圖為宣德御窯廠生產(chǎn)的礬紅地青花海水龍紋碗。(北京故宮藏)此碗為深腹式,型制古樸,外壁以礬紅彩為地,并用青花繪出龍紋構(gòu)成裝飾主題。整個畫面構(gòu)圖嚴謹,紋飾布局緊湊,繪畫細致。
礬紅是以三氧化二鐵為懸濁體著色的低溫釉上彩,亦稱"鐵紅"或"虹彩",它的色澤帶有橙子般的紅色。礬紅產(chǎn)生于宋金時期,為釉上多彩的前驅(qū)。從那時起便是陶瓷的主要著色原材料之一。礬紅的著色劑主要是三氧化二鐵,并由百分之八十六的鉛配制而成。其制法是將硫酸亞鐵(青礬)煅燒、漂洗,加入鉛粉作助熔劑,再制成釉漿,施在器物的器表上,經(jīng)900度低溫烤燒而成。明代嘉靖時,礬紅釉取代銅紅釉,從而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礬紅在陶瓷裝飾中通常都是作為輔助材料使用的,例如在五彩、斗彩、粉彩中多有顯現(xiàn)。礬紅彩瓷有礬紅青花、礬紅描金、礬紅金彩等。明中期開始直至民國,礬紅彩瓷就一直伴隨著人們走過了一條艱辛而漫長的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