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穴位陰廉穴 都有誰答對了呢 陰廉為經穴名(Yīnglián)。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陰為陽之對,內為陰,廉即邊緣,此穴在大腿內側陰器的邊緣,故名陰廉。 【腧穴釋義】 陰,指陰性水濕。廉,收廉之意。該穴名意指肝經的水濕風氣在此散熱吸濕冷縮。本穴物質為急脈穴擴而至的水濕風氣,至本穴后此水濕風氣散熱吸濕冷縮并聚集穴內,本穴如同肝經水濕的收廉之處,故名。 【取穴位置】 陰廉穴在大腿內側,當氣沖直下2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穴位解剖】 有內收長肌和內收短肌;有旋股內側動、靜脈的分支;布有股神經的內側皮支,深層為閉孔神經的淺支和深支。 【功能主治】 功能:收引水濕,調經止帶,通利下焦。陰廉穴有調經脈、理下焦的作用。 主治:陰廉穴主治肝腎、前陰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婦人無子、疝痛、陰門瘙癢、氣攻兩脅、腿股疼痛等。 【穴位配伍】 陰廉穴配關元穴、三陰交穴、血海穴,有活血調經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 陰廉穴配歸來穴、沖門穴,有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疼痛; 陰廉穴配曲骨穴、次髎穴、三陰交穴治濕熱下注之月經不調、白帶多、陰門搔癢、股癬等; 陰廉穴配腎俞穴、大赫穴、命門穴、太溪穴治婦人不孕、男子不育癥; 陰廉穴配委中穴、次髎穴、膀胱俞穴治膀胱炎、膀胱結石。 【刺灸法】 治法:寒則先瀉后補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針刺法直刺0.8-1.0寸,局部酸脹,或放散至大腿內側及膝關節部。 艾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多用陰廉穴治療腹股溝淋巴結炎、下肢麻痹等。 每日一猜: “在恥骨結節的外側,當氣沖外下方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開2.5寸”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版權聲明:文章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責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