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下讀之前,請你問自己一個問題: 此時此刻,我慶祝什么? 也許你會慶祝一些開心事,這是對事情本身的慶祝,除此之外,還可以慶祝: 1. 學到了什么(包括從正面和負面的經驗之中) 2. 在哪方面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區/原本的限制 3. 領悟到了什么(也許是知道了自己原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4. 自己得到他人的什么幫助/給了他人什么幫助 用慶祝取代自責推動進步 很多人相信慶祝意味著得意自滿,會阻礙進步。 其實,“自責了痛苦了才會進步”的信念,是違反大腦運作規律的——出于保護機制,大腦傾向于遺忘痛苦的記憶。 與促進進步相比,自我保護才是自責真正的功能——其他人看你已經自責得這么厲害了,就不忍心再責備你,反而會安慰你。 自責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阻抗,而慶祝是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完全地承認和接納。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體驗:知道“反思總結”很重要,但對它好像特別有阻抗,總是一拖再拖,不愿去做。 其中一個原因是,認真回顧可能會帶來自責感或者羞恥感——“哎呀,那個我又沒有做好”。 如果我們能養成慶祝的習慣,慶祝自己看見了那些做得不夠好的部分,就能用更加輕松和自我接納的心態去改進。 當我們回顧項目、關系、經歷時,我們可以去覺察——如果重新做,有什么地方可以改進?哪里做得卓有成效,或者讓大家都感到快樂? 忘記慶祝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就是耗竭。 在做事情、做項目,或者經營人生和關系時,可能你付出很多,做很多事,但總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好好慶祝、讓自己被慶祝的能量所滋養。 總是在給而沒有收獲是不可持續的,很容易會覺得筋疲力盡——我們覺得筋疲力盡時,常常以為需要的只是休息,有時候休息并不足夠,還需要慶祝。 哀悼也是一種慶祝 慶祝和哀悼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它們都關于完整地看見和承認已經發生的事情,而非阻抗或者逃避。 有人問,如果發生了一件只是讓自己難過、完全看不到積極面的事情,也要慶祝嗎? 慶祝要是真心實意的,不要騙自己,如果一件事情只讓你難過,你可以選擇哀悼它。 哀悼也是廣義的慶?!菒鄣溺R子,我們只會為我們所愛的事物感到哀傷。 我們不需要總是積極正面——任何情緒,無論“正面的”、“負面的”,都是我們的指南針,讓我們知道我們現在在哪里、想要走到哪里。 當我們感到迷茫,沒有方向,好像迷失了自己,其實常常與“情緒指南針”的失靈有關。 為什么它會失靈呢? 從童年的經歷來看,也許在你表達情緒時常常被父母否認。 例如你傷心的時候,聽到的是“我們對你已經這么好了,你怎么可能還會不開心呢?” 或者當你很開心很興奮的時候卻被打擊“玩這個這有什么用?還不如去好好學數學!” 這就像聽見“你不應該感覺到你實實在在感覺到的那個情緒,如果你感覺到它,你就有問題”,于是,我們就試圖關閉自己的情緒指南針。 其實沒有人有資格告訴你“你應該感覺怎么樣”,你此刻真實感覺到的,就是對的。 釋放對慶祝的抗拒 對負面情緒的抗拒似乎比較容易理解,而有時候我們對于積極的情緒也會抗拒,這是為什么呢? 比如,很多時候我們會擔心,是不是太高興了?是不是太得意了?會不會樂極生悲?或者擔心喜悅會讓我們失去跟他人的連結,失去他人的認可。 如果你小的時候,身邊的大人總是很不開心,而你很開心,他們可能潛意識里對你的開心十分不滿,為了保持跟他們的親近、取悅他們,你可能會習得“開心是不好的,我不該這么開心”。 其實,完全地表達呈現自己的積極情緒,也是很脆弱的——這是把自己暴露在被打擊的風險之下。 很多人因此逐漸喪失了“慶祝力”,喪失了對于自己積極情緒的承認。 還有許多人擔心一旦慶祝,就會有不好的事發生,或者失去所慶祝的事物。 我所知道的是,在DD的項目里面,大家把百分之二十五的時間和預算都拿來慶祝,并沒有不好的事發生,也沒有失去他們所慶祝的事物。 那些有意無意地告訴你“慶祝了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人,可能只是他們自己在情緒層面上沒有完全接納慶祝,才會編出一些理由來說服頭腦。 慶祝的滾雪球效應 共同慶祝(包括共同哀悼),對于增進一切關系都有強大的力量。 在非暴力溝通系統里,有一個練習是,每天睡前與伴侶或其他重要的人,一起慶祝和哀悼這一天所發生的事。 當對方慶祝你所慶祝的事物的時候,是對你的看見、承認、回應。 同時,了解一個人慶祝什么、哀悼什么,能讓我們很深地了解這個人——什么對ta是重要的?Ta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在實踐慶祝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件事,似乎越慶祝,值得慶祝的事情就越多,像是慶祝能夠瞬間調整生命的頻率。 認真地踐行慶祝,其實需要很深的承諾。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陷在煩惱或阻抗之中,一點也不愿意慶祝,即便知道生命里其實有很多值得慶祝的事。 因此,養成慶祝的習慣是很有助益的——比如在每天夜里或者第二天早晨,回顧這一天所有想慶祝的事,可以用本子或者文檔將它們全部收集起來,也許一段時間之后回顧,會覺得非常奇妙。 我帶領一個月的慶祝圈,也是因為自己需要這樣一個有結構、有承諾、有彼此回應的安全空間,來持之以恒地地實踐慶祝(慶祝圈可能會在之后繼續進行,開放滾動報名的形式,敬請期待通知)。 如果你認同慶祝的意義,在實踐中感覺到了慶祝帶來的好處,不妨開始向身邊的人傳播慶祝,跟他們一起慶祝。 慶祝的形式 除了吃吃喝喝之外,慶祝的形式還有很多可能。 講故事——你的英雄之旅 將我/我們視為探索生命的英雄:從什么地方出發?有什么樣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什么樣的挑戰?怎樣克服了挑戰?最終達成了什么?領悟到了什么? 英雄之旅可以是個人故事,也可根據團體項目背景,一起講述屬于大家的故事,可以是一人講一段來接龍。 儀式 在儀式中,可以用音樂、鮮花、蠟燭、火堆等布置氣氛,大家圍成圓圈,在其中可以一起祈禱、冥想、擊鼓、表達感恩。 我曾帶領過這樣一個線下慶祝圈: 大家站著圍成一圈,任何人都可以隨時走進圓圈中,做出一個動作,同時說出“我們慶祝......”,例如“我們慶祝友誼”、“我們慶祝掙扎”,然后圈里所有人都一邊重復ta的話,一邊模仿ta做的動作。 可以配上鼓聲或者背景音樂。當時的氣氛非常熱烈,充滿喜悅與凝聚力。 藝術等其他方式 可以是唱歌、跳舞、畫畫、一起做美食,互相送禮物……任何讓大家開心的形式都可以。 其實,慶祝的重點并不在于飲食娛樂這些形式,而是反思、認可和感激。 在慶祝里,我們其實在作出一個承諾——承諾完整地看見和承認所有已經發生的事,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并且感謝自己做的一切,感謝他人做的一切。 在看完文章的這一刻,你慶祝什么? |
|
來自: 茉莉7eo6t3y9 >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