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到底是什么?幾千年來眾說紛紜,各執一端——有的堅信其存在,并通過各種方法來證明;有的認為解剖學意義上的經絡并不重要,以其為基礎能養生保健、治病救人就好;有的則斥之為迷信玄學,是“兩千年來不折不扣的幻覺”。 在判斷其有無之前,必須先弄清楚經絡的定義。翻看所有關于經絡的描述,無論哪家哪派,都認為經絡是通道,這個通道負責氣血運行、聯系內外和調節人體機能。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主任教授祝總驤和他領導的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的科學實驗,用電激發下的機械探測法、電阻測量法和高振動聲測法證明了人體經絡的存在。對于祝總驤的科研成果,有人認為是進步,也有人認為是騙局。筆者不予評論。 但有一個問題不容回避,那就是:無形的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那有形的氣管、血管又起什么作用?里面運行的難道不是氣血?這兩類通道之間又是什么什么關系? 回答這些問題,就要從最初的人與自然的關系談起。我們經常說,人是天地造物的恩寵。生命最初的起源,離不開空氣和水。而氣和水,正是天地提供給人類的。人必須不斷地從外界攝取氣和水而生存、發育、生長。天—地—人之間的關系,構成古今中外所有社會形態必須解釋和依賴的基礎。 一切有形的管道,構成氣血在人體內部的自循環;而人—天、人—地之間的能量交換,則是由經絡來完成的。并且,從位置看,有形管道的主體部分都在人體的內部深層;無形的經絡則是在皮下,人體的淺表。這就好比高速公路的收費站都是在兩省交界的附近一樣。經絡存在于皮下,人體的淺表;那根據對稱原則,天、地本身是不是也存在一條能量交換的線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大氣層,大氣層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對流層距地面最近,厚度為8~17公里,75%的大氣和90%以上的水汽都集中在這一層。對流層的上面是平流層,通常飛機都在這一層飛行。筆者認為,對流層與平流層的界限就是天與人之間進行能量交換的最遠邊界線。至于地球內部,地下水的最深水位所連結成的線,就是地與人之間進行能量交換的最遠邊界線。 人體淺表的經絡是人—天、人—地之間的能量交換的通道,完成相應的氣循環和血循環。這兩大循環,自然能反映體內氣血循環的好壞,所以經絡又是觀察體內臟腑功能和氣血內循環狀況的晴雨表。 說到人與外界的能量交換,離不開人體自身的幾個有形的孔。人體有形的孔一共有5個,1張嘴、2個鼻孔和2陰(眼睛、耳朵不算在內,是因為它們沒有發生氣血的雙向流動),它們負責氣和水的正常進出。而實際上,除有形的孔外,皮膚的下面還有一些無形的孔,它們同樣負責人與外界的能量交換(即氣和水的進出),并且是反映內部臟腑功能和氣血循環狀況的信息點,以及從外部以非打開的方式影響內部臟腑的關鍵點。而這些無形的孔,就是我們所說的穴位。 至于經絡和穴位,則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只有看到經絡,才能把眾多孤立的點連結在一起,系統地解決問題;只有掌握好穴位,才能把經絡落到實處,更好地從外部觀察內臟和調節、治療。 人體經絡系統的主體部分,是十二經脈構成的大循環和任督二脈構成的小循環。前者就是道家修煉中的大周天,后者就是小周天。至于能否通過修煉自我控制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這個不好說;但人—天之間的氣循環,人—地之間的血循環(或曰水循環),人體內部的氣血循環,確實存在并時刻運行著,其發生的場所就是人體的經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