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羅花》 陳與義、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 這是宋朝詩人陳與義筆下的曼陀羅,秋風都不敢吹動,有著來自天上的奇異香味,詩人把它比作天上灑落的金錢和嬌羞的木芙蓉。那么在陳與義筆下極具神話色彩的曼陀羅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謂是天上香”的曼陀羅。 為何陳與義的詩中形容“謂是天上香”?此處我將結合一些宗教方面的文化和個人的分析來解釋這句詩句。 首先陳與義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詩人,當時的主流宗教是大乘佛教與道教,而在這樣的宗教文化環境的影響下,再加上科技不發達所導致人們對未知事物現象的解釋難免與宗教方面相聯系。曼陀羅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本草綱目》中也記述了曼陀羅的來歷:“當佛說法時,從天空降下曼陀羅花雨。”而在道教中,北斗星有叫曼陀羅使者的,手執此花。由于在宗教中,曼陀羅本就被賦予了特殊的地位,再加上曼陀羅的花香有致幻的效果,更是為曼陀羅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曼陀羅花便如同天外來物一般,那么它的香味自然也就“謂是天上香”了。 曼陀羅屬植物原產于墨西哥,現廣泛分布于全球,我國各地均有野生或人工栽培的曼陀羅,多見于華南地區。曼陀羅花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生長地區的不同會使曼陀羅在形態上存在差異,在熱帶或亞熱帶的環境下,曼陀羅可以順利越冬,所以可以生長為木本植物或半木本植物;但在其他的溫度帶,由于氣候相較熱帶與亞熱帶更低,曼陀羅不能順利過冬,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曼陀羅一般為一年生草本。木本曼陀羅的顯著特征為小喬木,花與果實皆俯垂生,果實為漿果狀,表面平滑無刺。對于木本曼陀羅的分類在國際上曾存在爭議:是否需要為木本曼陀羅建立個新的“木本曼陀羅屬”。最后,“將木本曼陀羅歸入曼陀羅屬”這個結論是比較受大眾所認同的,因為原先分類于曼陀羅屬的部分植物存在木本曼陀羅相似的性狀,所以將木本曼陀羅歸于曼陀羅屬中更便于與其他同屬植物聯系。 (圖為木本曼陀羅) 小編在翻閱了網上資料以及一些植物書籍后,發現對于曼陀羅屬植物的分類并沒有一種公認的定論,以下是小編取大部分資料及書籍對曼陀羅屬植物的分類所做出的個人總結,供大家參考。 曼陀羅屬的植物有以下五種為主要:曼陀羅(D.stramonium L.),特點是花冠上部為白色,下部為淺紫色,枝莖帶有紫色,卵形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成熟時四裂; 白曼陀羅(Dutura metel Linn.),特點是花冠上部為白色,下部為淡綠色,扁圓形蒴果斜升至橫向生,有稀疏粗短刺,另外此種也叫洋金花; 毛曼陀羅(D.innoxia Miil),特點是全植物體被有細柔毛,卵圓形蒴果俯垂生,表面密生針狀具韌性尖刺; ![]() 紫花曼陀羅(D.tatula L.),特點是花冠上部為淡紫色,下部為淡綠色,卵形蒴果直立,表面針刺堅硬等長;無刺曼陀羅,(D.inermis Jacq.),特點是花白,但卵形蒴果表面粗糙但不具硬刺。后面的兩種紫花曼陀羅與無刺曼陀羅也被認為是曼陀羅(D.stramonium L.)的變種處理。 以三者的主要區別可得以下檢索表: 1. 果實表面具刺 2. 花白色;莖為淡綠色——————1.曼陀羅(D.stramonium L.) 2.花紫色;莖略帶紫色——————2.紫花曼陀羅(D.tatula L.) 1.果實表面無刺;花白色——————3.無刺曼陀羅(D.inermis Jacq.) 根據近代實驗分類學的研究證明:花色以及果實是否帶刺,僅是一對基因顯隱性的不同所決定的,而它們在遺傳上是不穩定的,在進化上也是無意義的。事實上,在自然界這些類型也是變異的,我國青海省西寧地區同樣會看到在生長著許多紫花、果有刺的植株中,也雜生著花淡紫色、果實表面無刺而平滑的植株,故這些類型自然是一個種,取其最早的名稱:D. stramonium L. ![]() 曼陀羅具有極其美麗的外表,同時它也有著極其致命的毒性。 曼陀羅分為許多的品種,如白花曼陀羅,紅花曼陀羅,紫花曼陀羅等,但無論是哪種品種,它們都全株有毒,且種子毒性最強,葉次之,干葉的毒性比鮮葉小。 曼陀羅中化學成分主要有東莨菪堿(Scopolamine)、莨菪堿(Hyoscyamine),其次有阿托品(atropine)、曼陀羅素(daturine)等。生物堿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對中樞神經先興奮后抑制,阻斷乙酰膽堿反應,中毒后呈現交感神經高度興奮狀態,可刺激大腦細胞發生強烈的騷動,刺激脊髓神經反射系統,發生抽搐和痙攣。 盡管曼陀羅的毒性很強,但曼陀羅仍有著它獨特的藥用價值。最為獨特的是曼陀羅花可用于麻醉,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相傳當年的“外科圣手”華佗發明的麻沸散,主要成分便包含曼陀羅花。另外,《本草綱目》中也有一段對曼陀羅花的記載:“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陰干,等分為末,熱酒調服三錢,少頃昏昏如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不覺痛也。”又如宋代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載:“五溪蠻反,杞以金 帛、官爵誘出之,因為設宴,飲以曼 陀羅酒,昏醉,盡殺之。”隨著醫學的發展,現代醫學臨床實驗證明,曼陀羅花含有的東莨菪堿有明顯的鎮靜作用,散瞳、抑制腺體分泌、興奮呼吸中樞,但對大腦皮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微循環以及抗暈。 曼陀羅的名稱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曼陀羅是梵文Mandala的音譯,意為壇場,指一切圣賢、功德的聚集處,依據曼陀羅的各種含義,它就是各個宗教為了描述或代表其宗教的宇宙模型,或顯現其宗教所見之宇宙的真實,所做的萬象森列,圓融有序的布置,用以表達宇宙真實萬象森列,融通內攝的禪圓。曼陀羅是應用很廣泛的供品之一,在宗教中也是神集居處的模型縮影,供奉曼陀羅的意義就是用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盛滿三千世界獻給佛、法、僧三寶。以上便是東方的宗教對曼陀羅的普遍理解,基本上都視其為美好純潔的象征,但截然不同的是在西方世界里曼陀羅卻代表著邪惡與詛咒,是帶來厄運的邪惡之物。在西方傳說中,千萬人之中只有一人能有機會看見花開,所有但凡遇見曼陀羅花開之人都會失去摯愛,而且傳說曼陀羅被連根拔起時會發出尖叫,聽到尖叫的人都會發瘋。這是西方傳說中的曼陀羅,邪惡而充滿著不詳的氣息。由此,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可見一斑。 ![]() 參考資料 鄧朝輝,羅充等.曼陀羅藥用價值的開發和利用[J],現代醫學進展,2011,11(7):1394-1398 婁鳳菊,連立峰,周玉秋,王曉云.曼陀羅的栽培技術及應用[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4(05):30. 廖朝林,由金文主編.湖北恩施藥用植物栽培技術[M],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8月,第382-384頁 《常見藥用植物識別圖鑒》任全進 劉興建 于金平 編 《潮汕中草藥圖鑒》陳妙荃 編 《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1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