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一代中醫內科泰斗;他臨床多年,創立氣血論、通降論、濕熱論、標本論四大理論,在治療內科雜病尤其是脾胃病領域獨樹一幟;他也是無償貢獻胃蘇飲原方,造福更多胃病患者的仁醫大家——董建華董老。今天董老的學生楊主任,繼承和學習了董老的學術思想,他將帶來的“絕活”是“枯木逢春”!您想知道這里面有什么玄機嗎? 原來,“枯木逢春”的意思,就是運用董老的經驗方,把一種癌前病變的狀態逆轉,阻止其發展成可怕的癌癥。 我們請到了兩位已經確診了這種癌前病變的觀眾,一位李阿姨,一位陳叔叔。他們都有多年胃部不適的經歷。 陳叔叔,從去年六七月份開始,老是腹脹,特別是吃完晚飯后就會感覺下腹部脹滿,但他以為自己是吃多了,也沒在意。到了年底的時候,他的嗓子老是啞,而且燒心,一喝酒胃燒灼感特別嚴重。于是陳叔叔到醫院去做了胃鏡,被診斷為萎縮性胃炎,有輕度的腸上皮化生和反流性食管炎。 李阿姨,從40多歲起,胃就經常不舒服,一吃飯就容易疼,但吃一點胃藥也能緩解,愛吃辣。李阿姨在50多歲的時候,做了一次胃鏡,醫生告訴她是淺表性胃炎,等到2015年年底的時候,她的胃開始特別難受了,經常捂著胃疼得冒虛汗。家里人建議她再去做一次胃鏡,這一次的結果顯示,她已經發展為萎縮性胃炎,伴有輕度腸化和增生。 陳叔叔和李阿姨都講述了自己胃部不適的一系列表現,而且都曾經被確診為萎縮性胃炎,伴隨腸上皮化生,但其實他們中的一位,已經通過董老的經驗方調理,成功逆轉了癌癥的腳步,您能猜出是誰嗎? 楊主任告訴我們,李阿姨就是那位經過治療,萎縮性胃炎消失了,腸上皮化生也消失了,僅僅半年的時間就完全逆轉了病情的患者! 正常胃黏膜→非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腸型胃癌 楊主任告訴我們,要逆轉癌癥的腳步,改良癌癥的土壤非常重要,而在中醫里“土”指的就是中焦脾胃。陳叔叔和李阿姨確診的癌前病變,就是萎縮性胃炎伴隨腸上皮化生。 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增齡性病變,也就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不斷地嚴重。據大宗病例的統計,慢性萎縮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的發病率占13.8%! 這種疾病在中醫看來,屬于“胃痞”的范疇,是脾胃的氣機升降發生了紊亂,從而導致氣機阻滯、濕毒和瘀血生成。 距離胃癌只有一步之遙的胃痞狀態,該如何逆轉呢?董老在臨床上擅用角藥和對藥,他針對萎縮性胃炎人群,根據不同證型和不同胃鏡下的表現,分別有著怎樣的調理方劑呢? 表現: 胃脘脹滿或胃痛隱隱、餐后加重、食少納呆、大便溏稀、疲倦乏力、脈虛弱或弦澀、舌下脈絡瘀滯或有瘀點、瘀斑、舌淡暗或有齒痕、胃病日久不愈、氣短懶言等。 病例:張阿姨,64歲,有五六年的胃病,也在斷斷續續地治療,但總是出現胃脘脹滿、全身乏力、氣短懶言等癥狀。于是她決定去做一個胃鏡檢查一下,結果發現胃里出現了顆粒樣的改變,最后診斷為萎縮性胃炎,伴有腸上皮化生。楊主任通過她的脈象和癥狀,判斷她是一個氣虛血瘀為主的胃痞,經過益氣健脾、化瘀通絡的治療。半年后,張阿姨再做胃鏡,驚喜的發現萎縮性胃炎消失了,腸上皮化生也不見了,和李阿姨一樣成功逆轉癌前狀態。 針對氣虛血瘀型萎縮性胃炎的人群,董老的辦法是益氣活血化瘀。 【藥材】黨參、生黃芪、白術、丹參、三七粉、莪術、香櫞、仙鶴草、佛手 黨參、生黃芪、白術是益氣健脾的角藥,丹參、三七粉、莪術是活血化瘀的角藥,香櫞和佛手是理氣和胃藥對,能幫助瘀血盡快散開;仙鶴草性平,具有補虛強壯、緩解疲勞的作用。 當然這是方子需要去醫院咨詢專業醫生,開適合您的臨床方劑。如果您也有上述癥狀,希望在家庭調理的,楊主任也帶來一款日常生活中好操作的代茶飲。 ![]() 【用法】用丹參6克、黨參6克加少許茶葉代茶飲。黨參甘平之劑,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丹參有活血化瘀、止疼、清心安神的作用。 ![]() ![]() ![]() 一般來說,綠茶和花茶性質偏涼,普洱茶和紅茶偏溫,因此偏熱的人喝綠茶和花茶,偏涼的人喝普洱茶和紅茶。 這個方子效果雖好,但出血人群、濕熱人群(舌苔黃膩)、正在服用中藥藜蘆的人群、孕婦不適合用。 表現: 脘腹痞滿或疼痛、口苦口臭、惡心或嘔吐、身重體倦、大便粘滯、舌瘀點或瘀斑、舌暗紅苔黃膩等。 以上癥狀符合三個以上,就可以證明自己是濕熱血瘀型了。治療這類萎縮性胃炎,董老用清熱除濕、化血瘀的方法,來逆轉脾胃癌前狀態。 【藥材】黃連、厚樸、青蒿、黃芩、丹參、三七粉、莪術、陳皮、茯苓、清半夏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作用,厚樸理氣除濕,青蒿苦寒芳香,能夠清透熱邪,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的作用;丹參、三七粉、莪術是三個活血化瘀的角藥,陳皮、茯苓、清半夏具有和胃、化濕、化痰的作用。 對于濕熱血瘀型人群,楊老師也給出了適合在家調理的粥方。 ![]() 【做法】薏苡仁15克、茯苓15克、山楂肉10克、大米30克熬煮成粥,每天最多喝一碗。 ![]() 薏仁具有利濕、健脾、清熱、除痹的作用;茯苓是甘平之劑,健脾益氣安神;山楂消食化積、活血散瘀,再配合大米熬成粥,就能清熱化濕、化瘀,非常適合濕熱血瘀人群。 【專家提醒】津液不足、陰傷人群、孕婦不宜食用。 專家出診信息 楊晉翔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周一上午 北京東直門醫院 周四下午 北京東城中醫醫院 周四上午 備注: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掛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