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金鳳閱讀原創第99篇。 書名:非暴力溝通 圖片發自簡書App
簡介: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批評、指責、生氣、隱忍等方式并不能真正解決溝通問題,反而可能會加劇問題。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是心理學博士,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幫助解決了多起世界各地的沖突。他提倡通過觀察、表達感受、需要、提出具體要求等方式進行交流,依照它有意識地進行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消除誤解。 目的:提升溝通能力和共情能力,改善與他人的關系。 15分鐘快速輸出導圖
準備:1分鐘 準備好書籍,找個安靜的環境坐下。喝一口水,緩慢做幾次深呼吸,放松身體和大腦。 預習:2分鐘 主要看目錄,符合我的閱讀要求。 影像翻閱:3分鐘左右 這本書不是很厚,紙張不錯,比較好翻頁。 復習:5分鐘 每一章后面有小結。我先看了總結,了解各章節的主要內容。 激活:30分鐘 這本書的觀點比較新穎。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暴力溝通的情況,有時候我會說先生,怎么這么晚回來?怎么又去這家店呢?作者認為這些都是暴力溝通方式。讓我開始反思。 四大要素做到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一共有四大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觀察。 即我們仔細觀察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非暴力溝通不提倡絕對化的語言。 例如:我查看了一下考勤表,你這周有3次遲到記錄。用事實進行溝通。而不是你怎么老遲到,作者認為這是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感受。 要善于體會和表達感受。為了更清晰地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主張使用具體的語言。“很好”或“很差”這樣的詞語太抽象,難以讓人明白實際情況。 作者不認為可惡是感受,想到你,我就火冒三丈。這句話表達了感受。 詞匯表
第三個是我們自身的需要。 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指責、批評、評論往往暗含著期待。對他人的批評實際上間接表達了我們尚未滿足的需求。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 相反,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做出積極的回應。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請求幫助。 要求盡量具體。告訴他人,你希望別人做什么。例如:希望媽媽做一頓好吃的,這個要求不夠具體。媽媽,我想吃西紅柿雞蛋面。這句話就更清楚,媽媽知道她要做什么了。 如果做到了這四個要素,就達到了非暴力溝通,減少沖突,能夠改善人際關系。 非暴力溝通的應用: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的表現不完美時,容易自責和后悔。作者建議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 評價自己時,專注于還沒有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不再依賴羞愧、內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是讓愛促進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總結:這本書是打開愛和理解的密碼,值得多讀幾遍并實踐。 |
|
來自: thchen0103 > 《口才●交際.●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