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爸媽的離開是不是所有兒女都會有的心情? 我竟是一想到這個可能性眼淚便一秒都不需要緩沖。 我愛我爸媽,毋庸置疑,但我的愛是停留在表面,我一直覺得。 每一個平常的日子里,我并沒有花太多心思去想他們,我也不會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他們的動向,離家太遠,離家太久, 以至于此時此刻我們的溝通大多數停留在電話里。 從電話中得知他們的身體狀況,從電話中得知他們身邊的日常瑣碎,從電話中得知他們心情的最終回歸。 得到的只是當時的結果,缺失的是過時不候的過程。 哪怕今天他們經歷了多么深刻的情緒,回到電話復述給我的那一刻,心情已然開始歸于穩定。 還有時常的報喜不報憂。 所以我覺得我的愛并不深刻。 兩三年前開始,我習慣了有事沒事的想回家,回家基本什么事都不干,就宅著,有時候和爸媽甚至也沒有很多話語上的溝通,就呆在同一個空間,兩三天了再返回工作的城市,可是內心仿佛充盈了許多。 已經開始淡忘剛畢業那幾年是怎樣的不黏家,一年固定的回去2-3回,春節加上國慶或者清明節,中秋節什么的,也記不清當時的心境,只是真的沒到過年過節的當口,不會想到要回家這回事。 去年的端午節前,打電話給爸媽,告訴他們我準備回去,有3天的假期。 老爸接過電話說:兩三天的,跑來跑去的多累,就待著吧,回來也沒啥事。 我說:我也不是因為有事才回去的,就是想回去了。 老爸還在繼續說著,我知道他們是在心疼子女,這是大多數父母親的常態,難得子女休假不上班的,希望他們可以多休息一下,可也正是因為明白,才更心酸。 我說:坦白說吧,你們現在的年紀是越來越大,我回去一次,我們的見面就少一次。 我不想讓內心的潛臺詞去影響爸媽的心情,我們的交叉路已然過了交叉點,已經開始漸行漸遠,可是此刻我想讓他們明白我的心情。 我回家就是為了見見我的爸媽。 我記得最后老爸是沉默了一小會兒,老媽接過電話跟我說,注意什么什么的。 身邊很多朋友跟我一樣,淚點比較低,提起爸媽的話題都容易掉金豆子,完全不能碰這些有事的話題。可是我們的愛仿佛又太過于渺小,無法阻擋時間,更無力控制自身和大自然的局限。 如果說生老病死是常態,那么,我想讓這個過程來得稍微溫暖一些,在我們還沒來得及長大的時候,放慢父母老去的步伐,在我們長大以后,加速善待他們的身體。 這句惡魔一樣的咒語:盡管我們如此努力,終究還是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讓人如此的反感卻又無力。 如果我還停留在父母為我建造的象牙塔里,請告訴我,外面的天很藍,父母的笑容很美,請你出來一起微笑。 愿天下的父母都能老有所養,清平常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