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 鼠尾草(學名:Salvia japonica Thunb.)又名藥用鼠尾草、撒爾維亞、日本紫花鼠尾草、南丹參、石見穿,是唇形科鼠尾草屬的一種芳香性植物。常綠性小型亞灌木,有木質莖,葉子灰綠色,花藍色至藍紫色。原產于歐洲南部與地中海沿岸地區。人們常常栽培鼠尾草來做為廚房用的香草或醫療用的藥草,有時也用來美化庭院,因此也被稱為庭園鼠尾草、廚房鼠尾草。在南歐,有時候也會種植一些和鼠尾草類似的植物,來做為香草與草藥使用,這些和鼠尾草同屬的植物常會和真的鼠尾草弄混淆。在歐洲的部分地區,特別是在巴爾干半島,會栽種鼠尾草用來萃取精油,不過其他種類的鼠尾草,例如三裂鼠尾草有時也會被拿來萃取精油。 
鼠尾草(《名醫別錄》,《本草綱目》,《植物名匯》,《動植物名詞匯編》,《中國植物圖鑒》,《中國植物學雜志,第三卷》,《本草新注》),又名勤(《爾雅》,《植物學大辭典》),山陵翹(《吳普本草》),烏草、水青(《本草綱目拾遺》),秋丹參(浙江天目山),消炎草(廣西桂林)。 
鼠尾草是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40~60cm,鈍四稜形,具溝,沿稜上被疏長柔毛或近無毛。莖下部葉為二回羽狀復葉,葉柄長7~9cm,腹凹背凸,被疏長柔毛或無毛,葉片長6~10cm,寬5~9cm,莖上部葉為一回羽狀復葉,具短柄,頂生小葉披針形或菱形,長可達10cm,寬3.5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長楔形,邊緣具鈍鋸齒,被疏柔毛或兩面無毛,草質,側生小葉卵圓狀披針形,長1.5~5cm,寬0.8~2.5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偏斜近圓形,其余與頂生小葉同,近無柄。 輪傘花序2~6花,組成伸長的總狀花序或分枝組成總狀圓錐花序,花序頂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長2~5mm,寬0.5~1mm,全緣,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花梗長1~1.5mm,被短柔毛;花序軸密被具腺或無腺疏柔毛。花萼筒形,長4~6mm,外面疏被具腺疏柔毛,內面在喉部有白色的長硬毛毛環,二唇形,唇裂達花萼長1/3,上唇三角形或近半圓形,長約2mm,寬3mm,全緣,先端具3個小尖頭,下唇與上唇近等長,寬約3mm,半裂成2齒,齒長三角形,長漸尖。花冠淡紅、淡紫、淡藍至白色,長約12mm,外面密被長柔毛,內面離基部2.5~4mm有斜生的疏柔毛環,冠筒直伸,筒狀,長約9mm,外伸,基部寬2mm,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3.5mm,冠檐二唇形,上唇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mm,寬2mm,先端微缺,下唇長3mm,寬4mm,3裂,中裂片較大,倒心形,邊緣有小圓齒,側裂片卵圓形,較小。能育雄蕊2,外伸,花絲長約1mm,藥隔長約6mm,直伸或稍彎曲,上臂長,二下臂瘦小,不育,分離。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略膨大。花期6~9月。 
小堅果橢圓形,長約1.7mm,直徑0.5mm,褐色,光滑。 鼠尾草主要生長在浙江,安徽南部,江蘇,江西,湖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生于山坡、路旁、蔭蔽草叢,水邊及林蔭下,海拔220~1100米。 
中醫認為鼠尾草味苦、辛;性寒涼。無毒。 功能:辛涼解表,疏肝理氣,芳香化濕;活血調經;清熱解毒,消腫,利濕。主要治療感冒,黃疸;赤白下痢;濕熱帶下;月經不調;痛經;瘡瘍癤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每次15~30g。 在西方被當作萬能藥 每1克鼠尾草中,含鈣5毫克、鐵0.3毫克和鉀3毫克。鼠尾草是一種芳香植物,因其藥用價值而聞名。中世紀的歐洲人認為鼠尾草能增強記憶和增進智慧(芳香開竅)。香精油的含量最高可達2.5%,基本成分是酮(C10H16O)和冰片(C10H18O)。藥用鼠尾草的許多種及變種在世界許多地區野生或栽培。達爾馬提亞鼠尾草受到高度評價,味芬芳而有刺激性,微苦。鼠尾草具有滋補、防止痙攣、防腐抗菌、利尿和清潔傷口等功效,對喉嚨疼痛和口唇潰瘍也有療效(清熱解毒),并且可調節經期(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刺激食欲并減緩腸胃氣脹(芳香化濕,醒脾開胃)。 鼠尾草精油是通過將其葉子與花朵蒸餾得到的,呈淺黃綠色,帶有些甜味及茴香、樟腦的香味,是男性香水很重要的原料之一。 鼠尾草精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促進細胞再生,修護皮膚細胞組織,凈化油膩的頭皮,調節皮膚油脂分泌,減輕炎癥和消腫,保護肌膚。幫助改善油性皮膚、粉刺、痤瘡等肌膚問題。鼠尾草精油具有美容養顏的效果。 歐洲的傳統醫院使用鼠尾草精油來消毒病房。由于它還可以促進荷爾蒙分泌,所以婦女們在生產后會用鼠尾草來減少母乳分泌,我們常說的 “回乳”。鼠尾草還具有抗衰老、安神、明目,止痛(緩解頭痛及神經痛)作用。 在西方作為廚房香料使用 鼠尾草的香味濃烈刺鼻,夾雜些許樟腦的味道,可為各種食物增添沁人的香味。鼠尾草非常適合跟奶制品和油膩食物一起烹飪,有時也會加入葡萄酒、啤酒、茶和醋當中。干燥后鼠尾草的氣味濃厚,煮湯類或味道濃烈的肉類食物時,加入少許可緩和味道。將新鮮的鼠尾草葉切碎,摻入沙拉中可以提味增鮮。鼠尾草的味道濃烈,用量不宜太多,以免掩蓋其他配料的味道。在烹制油膩的肉制品時可添加一些鼠尾草以幫助消化。 意大利人將鼠尾草用來制作面包和浸泡油,作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它的獨特風味,不但去除肉類的腥味,還能夠分解脂肪,加在香腸、臘腸類食品中具有良好的殺菌和防腐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