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白玉蘭電視節(jié)頒獎典禮上,馬伊琍說過:“女人不要為取悅別人而活,希望你們?yōu)槿傋约憾睢?傊?,每個人只有一次前半生的機會,勇敢努力的去愛、去奮斗、去犯錯,但是請記住一定要成長?!?/p>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很多人都做不到。從小到大,我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聽話、懂事。一個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一個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而所謂的聽話和懂事,其實就是滿足父母的期望,他們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違背,不叛逆。 我的一個表哥,畢業(yè)于名牌大學(xué),從小到大都是父母的乖孩子,他幾乎從不忤逆父母的意愿。最后因談對象的問題和父母大吵一架,他喜歡的對象并不能是父母期待的那種。他一直想盡辦法讓父母滿意,可是不管做得有多好,父母似乎永遠都不會滿意。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從小到大都聽父母話,但我很不開心。”簡單的一句話,聽得我有些心酸。
當(dāng)一個人真正變得成熟了,他就不會總是想著如何取悅別人,想著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盡量滿足別人。 覺得累的時候就躲遠一點,哪怕只是一個人孤獨,也好過總是強顏歡笑,好過戴著面具生活。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 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先取悅自己。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堅持做一個讓自己喜歡的人。 人表現(xiàn)出足夠的尊重,這是修養(yǎng),但不需要在取悅別人上浪費太多心力,讓對方滿意,從而忽略了自己。取悅自己,才是高級的情商,是一種真正的成熟,這樣人生才更通透,更幸福。 年少的我,太過在乎別人的眼光。一道菜,別人說不好吃,自己也覺得變了味;一件衣服,別人說不好看,自己也就下不了手了。
不必為了迎合人們的審美,拼命地減肥。 現(xiàn)在懂了,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取悅自己,首先得取悅自己的身體,多吃健康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多拿刷手機的時間,出去鍛煉。 如果你想要在人際交往中占據(jù)主動,那么你最應(yīng)該做的就是取悅自己,因為只有取悅自己,你才會真正強大。無論是氣質(zhì)、能力,還是心態(tài),都會強大無比。人一旦擁有自由的精神世界,往往能迸發(fā)出巨大的能量,樂觀自信,無所畏懼。
也許你會說,我們每個人活著,都需要學(xué)著取悅別人。因為那些所謂的成功學(xué)里有講,想要升職加薪,就需要懂得討好上司和同事。 這種所謂的討好處處存在,但我們討好別人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我們的初衷:取悅自己,讓自己成長。 對人尊重是修養(yǎng),不取悅于人是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