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的繁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和實生,其中扦插的方式是最普遍的。因為扦插有以下三個優(yōu)點: 1、節(jié)省時間。火龍果如果用種子種植的話要很久才能到結果的時候,而扦插嫁接則用時較短。 2、成活率高。掌握了扦插嫁接的要領,火龍果成活率較高。而用種子種,小苗很嬌弱,容易生病,成活率不高。 3、品種優(yōu)良。扦插嫁接是無性繁殖,可以保留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而種子則是有性繁殖,不可控性較大。 今年想要擴種的果農們,如果不想再去別的基地買苗同時又覺得自己家火龍果的性狀不錯,可以學習扦插技術,自己育苗。 如果是想在自己家里種的小伙伴,也可以學會之后直接扦插到花盆里。 扦插時間 火龍果生長最適宜氣溫為25-35℃,這時它的形成層細胞分裂處于旺盛時期,有利于傷口的愈合,促進生根。在氣溫低于8℃以下或高于40℃以上時,它的細胞分裂活動處于基本停滯狀態(tài),傷口不易愈合,生根緩慢。扦插時遇高溫多雨季節(jié)要進行遮陰和防雨。 挑選莖段 為了增加成活率,在挑選扦插莖段時應注意: (1)健康飽滿且無病蟲害的莖段; (2)1-2年生成熟肉質莖為佳; (3)有未萌發(fā)之刺座芽點。 莖段剪裁成約15-20cm,莖段長且飽滿,則插條貯藏養(yǎng)分越多,可充分供應新芽萌發(fā)初期生長及新根的發(fā)育,扦插后生根快。但并不是越長越好,后期生長則須依賴良好的水分和肥料管理。 準備工作 處理莖段 插條基部的晾干情況及基部不同切割方式會影響插條的生根情況。 切割 插穗不論是分切莖段(下部為肉質莖中央截切端)或是分節(jié)莖段(下部為肉質莖原始基部端),都建議基部削成楔形,露出約1-2公分中央維管束,即木質部,因其為主要發(fā)根部位。 因為火龍果插條莖部的含水量明顯比木質部要多,所以帶莖部扦插插條的腐爛率比外露木質部處理要高,且莖基部木質部是火龍果扦插的主要生根部位,外露木質部處理有利于扦插生根。 切割完后放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中浸泡10分鐘,消毒。 晾干 削切好之枝條宜浸漬或噴施殺菌劑以防治病原菌入侵后,再放置陰涼處晾干,約5-7天傷口處干燥,即可進行扦插。 生長調節(jié)劑 如果擔心枝條一直不生根,可以用10毫克/升濃度的萘乙酸,與50毫克/升濃度的吲哚丁酸混配處理約20分鐘后扦插育苗。這兩種枝條都有促進扦插條生根的功能。 但是火龍果的扦插條繁殖較易,一般提倡使用藥物調節(jié)。 扦插基質 火龍果怕澇,育苗基質的配制要求疏松透氣,排水良好。一般砂質壤土、腐熟的鋸木屑、腐熟的農家肥和煤渣,按適當?shù)谋壤浞只旌希⑹褂?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對基質進行殺菌消毒。基質不能太干,地不能太濕,以手捏成團,松手即散為宜。 扦插方式 扦插分為兩種方式: 一、先假植再定植 為提高扦插苗成活率及避免陽光直射暴曬造成失水或曬傷,可先于溫室或半遮陰處進行扦插假植。 深度:插入土壤3-5cm 澆水:扦插后不能馬上澆水,土壤宜干,植后7天才開始澆第一次水,以防出現(xiàn)爛苗現(xiàn)象。 育苗初期,遮陰避雨,但要注意通風。以后出根成活后再移植至田間定植,以加快成園,并減少莖基腐病的發(fā)生。 二、田間直接扦插定植 采用田間直接扦插定植,則需注意不可扦插過深。扦插入土2-3公分方可,并以支柱固定。 扦插初期土壤不要過濕,避免傷口腐爛,種植火龍果之土壤宜混拌粗纖維的腐熟有機質,讓土壤有機質含量達3%以上,提高通氣保水性,將有助于火龍果根系發(fā)育。 后期管理 澆水:苗木扦插后初期不能淋水,同時要避免淋雨和烈日暴曬。雨季最好用塑料薄膜擋雨,也在一定程度上起遮陰作用。若營養(yǎng)土過于干燥,可適當澆水。 生根:枝條扦插20天開始生根,插條生根后要保持營養(yǎng)土濕潤,但不能積水。 萌發(fā):35天后開始萌發(fā),宜選擇留強壯及近頂端部位的芽體,其余疏除。 用肥:待枝條長到3-4cm時,適當施點清淡的清糞水或腐熟的菜油肥水,促使枝條抽 生健壯。 移栽:枝條長至10cm左右時即可移栽。此時若不移栽,要及時用竹竿捆綁。 如果扦插苗一直不長根,建議對扦插苗每隔約10天噴灑1次蕓苔素內酯,約噴2-3次,以提高幼苗的抗低溫及抗病害能力,及促進新根的抽發(fā)。此外,在天氣轉暖后,用6毫升20%萘乙酸可溶性粉對水進行淋施,每隔約10天淋1次,約淋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