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晚期有三位著名的紅頂商人,分別是王熾、胡雪巖和盛宣懷。他們利用和朝廷大臣的良好關系,創造了驚人的財富。雖然他們的資產大多都是利用朝廷權力積累的,但是也確實推動了清朝晚期的經濟發展,為社會進步做出了貢獻。例如興建鐵路、創辦船政局、建立近代化大學堂等,這些都是非常有進步意義的事情。 在這三位紅頂商人的背后,每一位后面都站著一位朝廷大員。他們利用和朝廷大員的關系,為自己打造出龐大的商業帝國,然后再反過來支持這些朝廷大員。例如胡雪巖,他的背后就是左宗棠。在左宗棠的支持下,胡雪巖利用經手的官銀快速積累了巨大財富,成為當之無愧的清朝首富,被人稱為“活財神”。 胡雪巖的發家史和左宗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早在1861年,胡雪巖就因為幫助清軍運送糧草和軍火得到了左宗棠的賞識。自從搭上了左宗棠這條大船后,胡雪巖先后幫助左宗棠出面做了不少事情。例如出面幫助左宗棠和法國聯合組建洋槍隊“常捷軍”,用來抵御太平天國。很多左宗棠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都是交由胡雪巖代為出面辦理。 胡雪巖對左宗棠最大的幫助,還是在左宗棠西征之時。當左宗棠奉命收復新疆時,胡雪巖為左宗棠提供了相當大的幫助。當時的清朝國庫早已經是底朝天了,根本拿不出左宗棠所需的軍餉。為了支持左宗棠的行動,胡雪巖在上海先后五次借來1195萬兩白銀,用以支持左宗棠收復新疆的行動。 當然,胡雪巖借來的這筆巨款,并不是僅僅只為了支持左宗棠,他自身也從其中獲得了巨大利益。千萬兩白銀,確實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筆巨款。可是如果放在那里不動,那早晚也會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胡雪巖就利用經手這批官銀的機會,創立了私人錢莊“阜康”錢莊,并且在全國各地都開了分號。 除了開設錢莊之外,胡雪巖還創立了“胡慶余堂”藥鋪,并且獲得了“江南藥王”的美譽。從這里也能看出胡雪巖的精明,錢莊和藥鋪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最賺錢的行業。 商場和官場一樣,永遠都是有斗爭存在的。并且如果這兩者之間產生了聯系,那么這種斗爭將無疑變的更加血腥。眾所周知,左宗棠和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而李鴻章就是晚清另一個紅頂商人盛宣懷的靠山,所以胡雪巖就難以避免的和盛宣懷產生競爭。胡、盛之間的商業斗爭,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都非常的殘酷,最終的結局就是胡雪巖被革職抄家,一代清朝首富落得個晚年破產的下場。 胡雪巖在臨終之前,留給子孫“勿近白虎”四個字,作為他對子孫后代的警示。胡雪巖口中的“白虎”是指的什么?一直以來有不少說法,而且每一個說法都挺有道理。 第一種說法,“白虎”在古代有可能是指白銀,也就是財富的象征。胡雪巖臨終前跟子孫說這番話的意思,是告誡子孫后代不要被貪欲蒙蔽了雙眼,最終落得和他一樣的下場。第二種說法,“白虎”這兩個字也有可能代指洋人,因為洋人的皮膚是白色的。這句話的意思有可能是胡雪巖告誡子孫不要和洋人做生意,因為胡雪巖就是因為抵制洋人的生絲間接的導致了破產。 最后一種說法是,“白虎”指的是白道,因為自古以來就有黑白兩道的說法,而白道在當時指的就是朝廷。胡雪巖依靠朝廷紅頂商人的身份起家,最后卻成為了官僚斗爭的犧牲品。他雖然也曾經獲得了巨大利益,但是最終卻落得如此凄慘的下場,所以他這句話也可能是告誡子孫做生意的時候千萬不要和朝廷扯上關系。 胡雪巖臨終前說的這四個字,無論是從哪一種方面理解,都可以說是非常的有道理。他利用紅頂商人的身份賺取了大量金錢,雖然一度沉迷于金錢之中,但是他卻是一位非常值得欽佩的人,骨子里充滿了民族氣息。特別是他支援左宗棠將軍收復新疆的舉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一直到現在都被后人所敬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