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汪作為 雙相障礙對人的影響非常多,它是一種慢性疾病,90%以上的人都會反復發作。并且患上雙向障礙的人自殺風險非常高,是普通人的15倍以上。雙相障礙和其它不良習慣的共病率非常高,比如酒精的濫用、毒品的問題、交流障礙問題等都可能發生在雙向障礙的患者上。可是即使僅僅只是雙向障礙的治療都面臨許多阻礙。 患者不會主動就醫,甚至會拒絕治療情緒躁狂或者抑郁情緒非常明顯的時候,會影響患者的語言,記憶力、注意力,包括跟親人的關系,社會交往能力都會下降,做事情猶豫不絕。 這么嚴重的疾病,很少有患者會主動來就醫,主要問題是社會對這個疾病不了解和病恥感的問題導致患者不愿意就醫,而且就醫之后對醫生的診斷也會否定。我們經常會在門診遇到,給了患者一個雙相障礙的診斷,或者躁狂的診斷。他說,醫生不對,我哪有這個疾病,會拒絕進一步治療。同時社會對他的不理解,包括親戚朋友對他不理解,會被歧視,被疏遠,影響他的社會交往,導致把自己關在家里,孤立起來。 雙相障礙除了對個人的影響之外,對家人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因為病程非常長,需要家屬去照料,可能造成家屬的身心疲憊。如果家里有這樣的患者,可能會親戚、朋友、鄰居對他不理解,對家人的不理解,可能會有歧視。 雙相障礙容易誤診這主要是由雙相障礙的特點導致的,因為很多患者起病的時候是抑郁的表現,這時候沒有躁狂或者輕躁狂的表現,所以可能會被醫生誤診為單相的抑郁,也就是抑郁癥。 第二,這些患者在輕躁狂的時候,不會主動就醫。因為輕躁狂,自己的工作效率、學習效率會提高,不會去就醫,也不會引起家人的重視,因為沒有傷害到他人,或者影響到社會的治安等等情況。所以有統計數字發現,超過1/3的雙相障礙被誤診為抑郁癥,但也有被誤診為焦慮癥,誤診為精神分裂癥的。所以有不少的患者從起病,到最終被確診雙向障礙,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需要看4位以上的醫生,才能被確診。 第三個方面,經濟上的負擔也是非常沉重的。 很多人對雙相障礙有一定的誤區第一,雙相障礙不是人品的問題。經常會有一些家屬陪同患者來看病,覺得他是人品不對,或者只是一個簡單的情緒問題,簡單的心理咨詢就解決了。一定要注意到雙相障礙是一個疾病,需要按照疾病治療。 第二,雙相障礙并不是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任何決策,包括行為都受到影響,還是可以在情緒穩定的時候作出正確的決定,包括病情康復的時候,十分有創造力,能夠正常學習工作,這是需要我們糾正的。 社會上經常會把情感障礙,比如說抑郁癥或者雙相障礙比作心靈的感冒或者情緒的感冒,為什么要糾正?感冒是一個一次性疾病,病毒感染之后,不吃藥,或者喝水,多休息,一個禮拜就自愈了,不需要治療的。雙相障礙和抑郁癥一樣,是一個疾病,是一個慢性疾病,需要一個長長的治療過程,不是能夠自愈。為什么需要一個長長的治療過程,是一個疾病,因為病因不一樣。有三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生物學,遺傳因素造成的。我們調查發現,雙相障礙的發病跟遺傳因素密切關系的,遺傳因素占到80%,其次心理社會因素占到20%。 心理社會因素包括他成長的家庭環境,很多雙相障礙患者在小時候因為受到家庭關系的疏遠,家庭關系的不完整等等一些問題,包括心理上的創傷,會造成他成年以后發病。 汪作為:主任醫師 上海市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心境障礙科 擅長:心境障礙(抑郁癥、雙相障礙)、焦慮障礙及睡眠障礙診斷治療和康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