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檳 浸泡一壺茶,絲絲茶香,余味悠悠。泡茶、品茶有清幽中的高雅,是低調中的奢華。綠茶悠悠如碧波蕩漾,不賞茶湯且聞茶香,即可誘惑了你的嗅覺,再呷一口則占據了你的味覺,進而勾走了你的心神魂魄。這境界不僅僅是茶本身的色澤醇香而給予,還有那泡茶器具的烘托。覓一款心怡的紫砂壺,與那綠茶去融合,滿壺的茶香從那壺嘴悠然飄逸出來,絲絲縷縷,讓茶人領略著聞香品茶中的雅趣,賞玩紫砂壺所帶給茶人的意趣,怡情悅性。 喜歡紫砂壺也有幾年了,聽別人說用紫砂壺泡一種茶,時間久了,倒進白開水都有茶香余味。原來是說紫砂講究“一壺侍一茶”,專壺專用。 去年買了一款紫砂側把壺,是用紫泥制成的,很喜歡壺的樣子。這把壺渾身圓潤,這種圓潤分布在壺的各個部位。壺身扁圓,給人一種敦實穩健富態之感。壺蓋上的圓珠壺鈕小巧玲瓏,整體弧線流暢優美,制作精細。壺嘴設計在左邊,短小俏皮,微翹上揚,甚是可愛。 再看那壺把,這是此壺的亮點之處,屬于橫把設計,方向沖著泡茶人,把兒的根部與壺身連接處線型秀美,略細,再向上逐漸加粗變寬,到尾部圓鼓鼓的,向上翹起,最后收尾結束。細長的壺把,長短大約相當于壺身的直徑。壺把、壺鈕與壺嘴的設計角度大約成直角。在壺蓋內側和壺把、壺底還刻了作者的姓名,小小細節見真功。 聽賣家介紹這種壺型的創意構思是源于唐代宮廷中的羽觴壺,所以這把壺也叫唐羽壺,外形與內部構造,可以說是做工精細,獨具匠心。壺一到手就按照賣家教給的方法進行開壺,這是使用紫砂壺之前必須要做的一步,可以去除紫砂土腥之氣。 這把壺不僅外形漂亮小巧,使用起來更是得心應手。要想端穩拿實,可用右手食指按壓蓋身,其它四個手指抓握壺把,傾倒出水,蓋不掉,水不灑,穩穩當當。再看壺嘴出水流暢爽利,傳統的九孔出水,茶渣不堵,水不外流,不會滴滴答答,精準地注入到你的小茶杯中,盡可展示鳳凰三點頭的倒茶技巧。如若想要斷水,只要把食指指肚上移,按壓壺鈕上的小孔即可。 用紫砂壺泡茶其實也是養壺的一個過程。每次可將洗茶溫杯之水淋上一兩杯到壺身,水流自然收縮,快速流下消失。品幾泡之后,水沒那么燙手了,雙手捧起,壺身的光滑感中略有一點點的澀感,帶有溫熱之時,更愿意用手摩挲把玩或用茶巾擦拭。時間久了,在茶湯的浸潤下,在凈手的把玩中,紫砂壺既亮澤,又溫潤。 一位大姐到家里做客,我用這把壺為她泡上了一壺綠茶,茶香壺巧,令她連連贊嘆。我答應送她一把這樣的紫砂壺,看似送壺,其實送她的不僅僅是壺,更重要的是想把這品茶與賞壺中蘊含的味道潛移默化的傳遞與她,共同分享這其中的樂趣,因為她也是喜茶愛壺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