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Trendelenburg步態,即擺動側骨盆下降、軀干向支撐腿側彎。當一側臀中肌受損者行走時,其處于擺動相的健側骨盆下降,軀干向患側(支撐側)彎曲。同時,患側肩關節下掣來代償;由于骨盆下降使擺動相下肢相對延長,其髖、膝關節屈曲及踝關節背伸角度相應增大。雙側臀中肌受損時,其步態特征為行走時上身左右交替搖擺,狀如鴨子,故又稱鴨步。 騰訊視頻 扇形,較厚,位于骨盆的外側面,臀大肌的深面和臀小肌的淺面。 (1)近端附著于:髂嵴前四分之三的髂骨外側面,在臀前線和臀后線之間。 (2)遠端附著于:股骨大轉子的外側表面。 - 淺部肌纖維斜行穿過深部的后面。 - 部分人的臀中肌與梨狀肌和臀小肌融合。 - 臀中肌轉子囊將臀中肌腱和大轉子分開。 腿部最有力的外展肌肉,骨盆最重要的穩定肌肉。 (1)上固定: 整體收縮:使髖關節外展 前部纖維:可使大腿旋內 后部纖維:大腿外旋,但是此功能較弱。 (2)下固定: 單腿站立時穩定骨盆,行走中臀中肌和其他外展肌肉防止骨盆向非支撐側過度外展。此功能是臀中肌的主要功能。 功能正常的臀中肌對維持行走時骨盆的穩定性至關重要,臀中肌是一塊非常重要的穩定肌肉。 (1)無力的臀中肌會使骨盆在行走過程中失去穩定而上下過分擺動,就像模特步態,或競走步態。此現象多見于女性。 請記住,無力的臀中肌雖然會讓你風情萬種,但對脊柱、腰部肌肉和骶髂關節危害巨大。 (2)無力的臀中肌也會造成它的小伙伴----協同肌闊筋膜張肌---過分代償,導致過分緊張。最終觸發大腿外側筋膜緊張,特別是髂脛束的緊張。 緊張的髂脛束也會造成髖關節和膝關節一系列的改變: 髖關節:前屈,旋內(髕骨朝向內前方) 膝關節:外翻(兩側膝關節相互靠近--X腿) 整體而言的外觀表現為:大腿旋內,胯部增寬,髕骨朝向內前方,X腿,小腿整體內旋,小腿后方肌肉旋轉向外側,內側足弓會塌陷(足部旋前) 無力的臀中肌讓你從此告別大美腿,迎來蘿卜腿,杯具從此開始。 臀中肌位于臀大肌的深面,起于髂嵴外側,止于股骨大轉子。 其神經支配源于L4、5S1的臀上神經。 此肌收縮時能外展和內旋大腿,是髖部主要的外展肌之一。 單足站立時,此肌能保證骨盆在水平方面的穩定,對于維持人們正常的站立和行走功能,關系極大。 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的活動如行走、下蹲、彎腰等動作,臀中肌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日久容易損傷,出現局部肌肉的攣縮、結疤和粘連,使活動受限。 人是不斷運動的,損傷部位不斷受牽拉和刺激,使局部變性組織充血、腫脹,刺激周圍的身、血管而出現癥狀。 尤其是以髖部為頂點的軀干側方擺動(如足內翻扭傷時,因重力和慣性的作用,同側髖部往側方扭擺)和以髖部為軸心的腰臀部扭轉(如投擲動作),常導致此肌牽拉傷。 臀部肌注射藥物和機械刺激造成的臀中肌損傷也不容忽視。 由于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的強有力代償,臀中肌損傷引起的部分功能障礙可不產生明顯的局部癥狀。 因此,此病易被人們忽略。 然而,損傷是客觀存在的。 臀中肌病損所產生的病理沖動,經L4、5S1脊髓神經節段,反射引起同側膝關節遠心端的疼痛或麻、脹癥狀。 臨床表現:多緩慢發病,腰臀部酸痛、不適,勞累后加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無局部癥狀,僅表現為患側小腿的酸脹不適感,甚至發涼、發木。需捶打或按摩方能緩解。 伸膝時,小腿常有“抽筋”現象。在小腿部位按摩治療可緩解癥狀。 有些患者有不明原因的起步走時出現患側踝部、足跟、底部麻痛或不適感,活動后可減輕。 站立過久,行路過長,又可使上述癥狀加劇,出現間歇跛行癥狀。 在局部找不到明顯壓痛點。 嚴重病例者,小腿有觸摸痛,但用力按壓反而感到短暫的舒適,影響步行和睡眠。 臨床一般診為:小腿不安綜合征、椎管狹窄癥、創傷性關節炎等。 一些病例,僅表現為足、踝部的疼痛和不適,足底麻脹,跟骨、跖拇、跖趾關節疼痛等。 上述癥狀,均在活動開始時較劇,活動展開后,癥狀略緩解,勞累后又復加重。 臀中肌損傷是臨床常見的病損之一。由于病損局部的癥狀常被其反射區產生的癥狀掩蓋,故此病易導致漏診或誤診。 臨床上一些不明原因或按常規治療效果欠佳的小腿、足、踝部的疼痛、酸脹和不適,多與此肌的損傷有關。 檢查患側臀中肌部位,可查及痛性條索物,壓痛點多在髂骨冀外側臀中肌起始部。 按壓時可有同側臀、骶部的脹痛及膝關節以遠心端難以忍受的酸、麻、脹感。壓之可向患肢放散者,但無神經根受刺激征。 這種情況,患者多無臀部疼痛及不適感。患肢單腿站立或大腿用力外展時,癥狀可加重,梨狀肌牽拉試驗可誘發臀中肌疼痛加重。 利用彈力帶做蚌式運動,提升臀中肌肌力。 利用自然重力做髖關節的外展運動提升臀中肌肌力。 站立位髖外展,相對比側臥位難得要高,需要對軀干和骨盆有較好的控制以后才開始進行此動作。 當一側臀中肌無力時我們可以訓練對側腹內外斜肌的訓練,用于彌補該側臀中肌無力。 難度1:屈髖屈膝做軀干的旋轉,該動作時也可以雙手抱球。 難度2:上肢固定下肢做屈伸運動。 難度3:側面支撐,抬起上側下肢骨盆向上抬高。 核心肌可以有效的控制軀干與骨盆,其實腹內外斜肌也是核心肌的一部分。 屈肘側面支持。 兩點支撐。 平板支撐,頭、上背、臀保持一條直線。 臀中肌步態康復訓練視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