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周 濤 很多人都聽說過狐臭,甚至正在深受其苦,但是對臭汗癥就所知甚少,其實這兩種病是有相關性的。 臭汗癥是指汗腺分泌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被分解而發出臭味,發生在腋部的臭汗癥就是我們俗稱的狐臭。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周濤介紹,根據結構與功能的不同,人體的汗腺可分為外泌汗腺(小汗腺)和頂泌汗腺(大汗腺)。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本身是無色無味的,而有時之所以讓人感覺發臭,多是細菌分解皮膚表面的穢物引起的,因此這種情況常與多汗癥伴發。我們常說的狐臭大多是由大汗腺分泌的汗液引發的,大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機物質與該部位的各種細菌作用后會產生不飽和脂肪酸。大汗腺分布于腋窩、腹股溝、足部、肛周、外陰部、臍部及女性乳房下等處。由于大汗腺在青春期受內分泌腺影響才開始活動,因此,臭汗癥多在青春期開始發生,到老年可減輕或消失。女性患者更為多見,且和遺傳有關,同時伴有黃色汗,大多數患者發生在足部和腋下,少數患者的外陰、肛門和乳暈等部位也會發生。 周濤建議,狐臭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內衣,保持皮膚干燥和清潔,不過量運動,少進食刺激性食物,保持生活規律,情緒穩定。癥狀較輕的患者可采取藥物治療,如止汗藥水、5%明礬水、復方鋅銅溶液等,或者應用中草藥煮水外洗,如干葛水劑(趙炳南教授經驗方),即葛根30克、明礬15克、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鐘,待溫后擦于患處。對于癥狀較重的患者,則建議手術、激光、射頻或者局部注射藥物等治療方案。(記者 江 越) (責編:李軼群、楊迪) |
|
來自: 紫微o太微o天市 > 《心和小腸(舌-脈-面-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