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關于鈷彈威力的各種言論越來越“神話”,有不少人或者自媒體稱一顆鈷彈就足以毀滅整個地球,遠比現有的原子彈、氫彈威力大的多!其實,這是一種無解,直接點說就是這些言論連鈷彈的原理都沒有搞請查收就開始人云亦云起來。作為一個核能從業者,今天就拿鈷彈來說說事吧。 在大氣層內引爆一定量的的鈷彈,理論上確實有可能毀掉整個地球生物圈 從原理上來說,鈷彈其實也是一種核彈,只不過其發揮威力的方式與傳統的裂變彈(原子彈)和聚變彈(氫彈)不同,原子彈和氫彈通過在核反應中的質量損失釋放大量能量進而造成大規模殺傷,但是鈷彈主要是通過放射性釋放造成生物癌變形成巨大殺傷、甚至毀滅整個地球文明。鈷彈的基本構成是在中子彈外敷設一層鈷-59(穩定元素),利用中子彈爆炸產生的大量中子轟擊鈷-59產生放射性元素鈷-60(不穩定元素),鈷60的半衰期5.27年,通過2次β衰變,也就是釋放出2個電子之后衰變為鎳-60,衰變中會釋放β射線和γ射線。其中γ射線是穿透力強,能夠透過人體組織破壞DNA結構,繼而造成人體組織發生病變、癌變。鈷彈的概念由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在1950年首先提出,設想是在大氣層內引爆一定數量的鈷彈,造成持續的伽馬射線照射,理論上可以殺死地球上全部生物,當然也可以毀掉整個人類文明。 β衰變示意圖,在釋放出β射線時往往會伴隨有γ射線產生 不同射線的穿透能力對比,γ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 鈷彈主要是依靠鈷-60產生的持續性放射對有生力量造成殺傷 其實包括鈷60在內的一些放射性元素在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物質,在日常生活或者工業生產中是不是就能夠暈的。鈷彈在爆炸中產生的鈷60是應用最為普遍的放射性元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接觸過,如利用鈷60進行滅菌、滅活(防止發芽等)、工業探傷等。由于鈷60等放射性元素毒性極大(放射性危害),國際上及國內對其生產、轉運、應用等都有嚴格的管理程序,而且還有定期對各使用單位的保存情況進行監督審查,以防止放射源丟失,但是仍然會有鈷源丟失或者人為失誤造成的傷亡發生。鈷60元素是生產用反應堆或者核電站反應堆的副產物,每年相關的產值高達數十億元,全球范圍內包括鈷60、镅-241、钚-238、C-14等放射源的生產和應用,每年涉及到的產值更是高達數十億美元。 放射性元素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引用很廣泛 現實中鈷-60放射源的形狀,曾經有人誤將其當做項鏈放在褲兜內,最終結果可想而知 使用、存放放射源的區域都需要嚴格按照程序設置監管設施 按照最初的設想,鈷彈需要一個中子彈引爆,而一般情況下中子彈的爆炸性殺傷并不突出,主要靠產生的快中子穿透作用殺傷有生力量,但是對于建筑、設備等的毀傷效果一般,因此,鈷彈的爆炸威力可能還比不上一顆中等的原子彈。但是,如果鈷彈在大氣層內大批量應用(注意,不是一顆,而是要形成一定規模)、產生大量的放射性鈷60進而造成長期的高強度放射性釋放,理論上確實有可能毀掉全人類。雖然理論上有這種可能性,但對于鈷彈的威力的理解過于片面,可觀的講,其實不僅是鈷彈,目前各國裝備的核武庫中只要有足夠數量的核彈被引爆也同樣能夠毀掉全人類。目前全球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9個,其中“五常”均裝備氫彈(聚變彈),其他國家則是原子彈(裂變彈),要是把一定數量現役的核彈(裂變彈效果更強一些)都在大氣層內引爆,僅造成的放射性釋放理論上也能毀滅全人類。冷戰期間僅美、蘇在大氣層能進行了1700多次核爆試驗,造成了顯著的放射性影響,直到現在仍在產生影響,大氣層內核試驗早已被各國叫停! 大氣層內核試驗場景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想要毀滅全人類根本用不著鈷彈,投射現有核武器就足夠了 人類自掌握核武器以來,僅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地進行過實戰應用,雖然目前全球范圍內擁有的核武器總數量高達1.5萬枚,總威力足以將全球所有生物毀滅幾十個輪回,但是由于人類的理智并沒有發生這種極度情況。從應用上來說,核武器的主要作用還是保持大國之間的戰略平衡,不論是氫彈、原子彈還是所謂的鈷彈,都有能力毀滅人類的能力,也都能滿足保持戰略平衡的目標,技術上已沒有太大必要繼續提升核武器的殺傷力,所謂的鈷彈本質上上也沒有脫離現有核彈的功能。對于核反應,最好的應用方式還是用于改善人類能源結構、促進技術發展,如核電站、醫用/工業用放射性同位素生產、以及深空探索等,與其各國花費大量精力、資源研發威脅全人類的核武器,倒不如集中起來攻克可控核聚變、徹底解決人類文明發展的能源需求更有價值。 用于核聚變研究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結構組成 可以承受上千萬度(極短時間)的EAST內部構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