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作品:海上小調
海風吹著船,船上很多床
船就是一張大床
在波浪之中搖晃
海浪聲如同催眠曲
深夜坐船的人難以入眠
深夜坐船的人
無論怎么看都象是一群逃難者
感覺是被從陸地上放逐
在茫茫大海上,心神不寧
眼睛總是搜尋著點點漁火
抑或一盞燈、一個島嶼和海岸線
凡是深夜流落過的人都知道
寧要一張安穩的床
不要一條動蕩的船
隨意經驗凸現的人生悖論
——李少君《海上小調》閱讀印象
辛泊平
如果你有過海上尤其是黑夜海上旅行的經歷,讀完李少君這首淺到不能再淺的《海上小調》,恐怕都會會心一笑,心有戚戚。在庸常的日子里,所有不安分的靈魂都渴望上路,渴望新鮮,渴望歷險。這樣的沖動幾乎就是一個時代的隱喻,它目的不明,指向模糊,然而,卻是隱含的決絕,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可能就會破土萌芽,甚至火山爆發。
然而,正如尤金?奧尼爾的《天邊外》里傳遞出來的信息一樣,夢想永遠是夢想,現實永遠是現實。現實的困境,生存的艱辛,在哪里都無法改變。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在夢醒之后,擦干眼角的淚水、身上的傷痕,繼續早已厭倦的重復。你無法超越一個凌厲的現實,那就是活著。但是,人就是如此,我們笑話蒼蠅被打以后仍然會飛回來,而人亦何嘗不是,魯迅先生的《在酒樓上》就描述過這種人生悖論。
李少君這首詩傳遞的情緒,也正好應和了這種人生的尷尬。我們可以想像,一個人或一群人要開始海上之旅了,那種奇跡的期待肯定異常強烈,甚至會像和戀人約會一樣緊張和興奮。然而,當夜幕降臨,大海上黑魆魆一片,四周除了大海還是大海,沒有人聲,沒有輪船的汽笛,能聽見的只是輪船劃開海水的冷靜,以及自己加快的心跳。那個時候,再也沒有了獵奇的心境,涌現的是危險隨時到來的恐懼和不安。然后,開始懷念“一張安穩的床”,開始懷念那近乎無事的庸常生活。
人生的確如是,誰都清楚“寧做天平犬,不做亂世人”,然而,和平年代,那些關于動亂的故事看得我們熱血澎湃,肝膽頓生,恨不得也生在那個火熱的歲月,以便能沖鋒陷陣,建功立業。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人都是孩子,都需要生活的歷練才能懂得大時代的痛苦和庸常的幸福。
可以說,這首詩絕非李少君的代表作,我甚至把它看作是他純正詩歌的下腳料。但正因如此,這首充滿生活悖論和智慧的小詩卻又了自然隨意的可親與可愛,讓人忍俊不禁,讓人輕松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