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由黃山首康醫院方兵醫生提供。 介紹 患者潘某,男性,53歲,因“摔傷致左足、左腕關節疼痛2小時”于2019-03-05入院。2小時前工作時不慎高處摔落,當時左足著地,后左手撐地,后感左足及左腕劇烈疼痛、不能行走,即刻前往我院急診科就診,急診行左足跟骨DR提示:左跟骨骨折,急診擬“左跟骨骨折”收住入我科。入院查體:神志清, 痛苦貌,左足跟部及踝周腫脹明顯,未見明顯於紫,末梢淺感覺正常,足趾活動自如。輔助檢查:急診左足跟骨DR提示:左跟骨骨折。 入院后行局部冰敷二日,消腫治療五日后行手術治療。 病例片子 入院后予進一步完善左跟骨CT示:左跟骨爆裂性骨折。 考慮診斷:左跟骨骨折,入院后予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及術前準備,并排除手術禁忌癥。 2019-03-11在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左跟骨骨折跗骨竇入路+骨折復位內固定術”。 手術過程: 1、麻醉成功后,病人取右側臥位常規消毒鋪巾,止血帶外固定,壓力調整40mmhg。手術選左跟骨跗骨竇入路,切口長約5厘米,切開皮膚皮下,同時從趾短伸肌腱基底部<形切斷,清理跗骨竇內脂肪組織及積血,暴露跟骨后關節面,直視距下關節面。同時行跟骨周圍骨膜下剝離,行克氏針跟骨結節部牽引,糾正跟骨內外翻畸形。行二枚克氏針維持復位。 2、翹開外側壁,以距骨為模板,行后關節面撬撥抬起復位,復位良好后,行克氏針固定后關節面,術中透視后關節面位置解剖對位,跟骨長度及寬度良好后,經過切口內植入鋼板,術中見:左側跟骨后關節面下緣空缺約1.5*1.5厘米大小,行一包明膠海綿填塞。術中透視:鋼板位置良好后,經過后關節面行一枚螺釘固定關節面上,跟骨外側鋼板上植入六枚螺釘,呈三點固定。跟骨后側螺釘經皮小切口,植入螺釘。術后行局部加壓包扎。術中失血10ml,止血帶使用65分鐘。沖洗切口,縫合趾短伸肌腱,縫合皮下皮膚,在踝關節前外側行一枚引流管引流。 術后安返病房,術后切口圖像,術后二周切口圖像,術后預防感染、活血消腫等對癥支持治療。術后復查左跟骨X片示。 術后切口甲級愈合。 點評 跗骨竇入路治療跟骨骨折適應癥:sanderⅡ型骨折,部分sanderⅢ型骨折。優勢:切口小,避免了廣泛的軟組織切開,減少術中失血,一般術后引流量在60-80ml左右,避免了術后皮膚壞死的機率,最大程度的減少了術后感染可能。需要掌握良好的閉合復位技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