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繪畫基礎教程本章我們來對人體結構進行詳細講解。 首先來看下面這張“鳥人圖”,對關節點的了解是認識骨骼比例的關鍵。 關于關節點,大家可以想象自己在打籃球或者練瑜伽時,身體做出的各種動作,脖子、手肘、膝蓋、腳踝這些隨之扭動的地方,以及人類之所以可以隨心所欲地動來動去,都是關節點在發揮作用。 “鳥人圖”的右上角可以清晰地看到關節點的擺動規律,模仿圖中的各種擺動姿勢,自己感受一下身體的關節點吧。 ![]() 骨骼是支撐動作的框架。 人體骨骼由206塊骨頭組成,作為初學者,在面對這么復雜的構架時,需要怎么掌握好繪畫方法呢? 首先在不了解的前提下,要做到合理簡化人體骨骼是很困難的,所以,運用一個比較簡單的口訣: 先看,再想,后畫 顧名思義,就是先用眼睛去觀察,去看你要認識的事物:在得到了一些信息之后,進行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思考:最后,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表現方法記錄下來。 一、骨骼與關節點的關系 首先,從人體骨骼的作用入手,如果我們沒有骨骼,那么就是一攤“爛肉”,想動也動不了。右圖中左邊的這種人體就是“爛肉”,是不是很丑陋?所以畫畫要注意內在的骨骼。有人說這樣像大白一樣也挺可愛,但是在設計人物的時候并不僅僅只是這種胖胖的形象。 我們總得讓角色先站起來,才能做出各種美麗的造型。 ![]() 骨骼是人體動作的主要支撐者,人體所有的動作變化都來源于每一個關節點的轉動。人體骨骼有很多能轉動的關節點,在這里我們可以先將這些關節點歸類為: 四大點、八小點、一脊椎 也就是一個“火柴人”~~ 火柴人的由來與變化,就是將一個正常人簡化的過程,文章中用很多畫和文字來說明這些,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各位小伙伴能運用自如。 下面這組圖,從左往右是一個簡化的過程,也是思考過程;從右往左是一個塑造的過程,也是繪制過程。 先感受一下這種人體繪畫的分析與演化的方法,幫助自己在繪畫時理解關節點的重要性。 ![]() “火柴人”是一個簡化的產物,只要八筆就可以畫完: 第1筆畫頭部,第2筆畫脊椎,第3筆畫肩部,第4筆畫胯部,剩下的4筆畫四肢。 ![]() 平時要多觀察、多做練習,隨時隨地用筆勾一些草稿,都會有進步,量的積累很重要。 ![]() 二、骨骼比例關系 01、比例劃分 以成人身高的“火柴人”來講解框架的比例關系,其劃分的方法有兩種:等比劃分與單位劃分。 等比劃分 首先將整個人進行二等分,然后將上半身三等分,最后將下半身二等分。 ![]() 單位劃分 以人物的人頭為單位衡量身體各個部分的比例值。 如下圖所示,a代表一個頭長,一般(男女性)人體,脖子為0.3個頭長(0.3a),上臂為1.5個頭長(1.a),下臂為1.2個頭長(1.2a),手為0.6個頭長(0.6a),大腿為2個頭長(2a),小腿為1.5個頭長(1.5a),腳的高度為0.3個頭長(0.3a)。 區別: 女性肩寬1.5個頭長(1.5a),男性肩寬兩個頭長(2a); 女性寬1.5個頭長(1.5a),男性跨寬1.2個頭長(1.2a)。 是不是有些暈頭轉向了?其實,這些數值只是一個參考,在繪畫過程和角色設計中會做出改變,并不需要死記硬背只要記住男女的特征區別,在繪畫時注意即可。 ![]() ![]() 02、男女構造的區別 男女人物的身高劃分比例值大致相同,但因生理原因,各部位的骨骼結構卻有些不同之處。 男性的上頜骨和下頜骨較寬大,女性的上領骨和下頜骨相對較小,記住男方女圓。 ![]() (圖注:男性和女性的頭部) 男性與女性的身型,比較明顯的區別就是肩和胯的比例。男性的肩寬、胯窄;女性的肩窄、胯寬。 這種生理構造區別的原因簡單來講就是: 男人的力氣大,要干較重的活。女人則力氣相對較小,比較柔弱,干輕活。 ![]() (圖注:男性和女性) 關于軀干部分,男性胸腔為倒梯形,胯部為長方形,整個軀干呈倒梯形;女性胸腔為倒梯形胯部為梯形,整個軀干呈長方形。 ![]() (圖注:男性和女性) 男性軀干支架呈“士”字形;女性軀千支架呈“土”字形 ![]() (圖注:上面為男性,上面為女性) 三、不同年齡段骨骼比例 人體身型比例不是絕對的,會隨著年齡段的改變而改變,其主要變化的特征為胯部底部的提高,以及上身和下身的增長。人到45歲之后身體的各部分功能就開始衰退,骨骼關節的軟組織也開始硬化,呈現“逆生長”,總體來說,生長趨勢就像一條拋物線,人物的頭部在身體中占的比較越大就越年輕。 ![]() “歲月不饒人”在人體這條生長的拋物線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大家最后的歸宿都會走向“永垂不朽” ![]() 四、骨骼空間關系 骨骼框架在人體繪畫中十分重要,在了解了骨骼框架的比例關系和性質之后,下面來學習人體框架和人體結構在繪畫中的一些細節和要點。如右圖所示,當我們對人體骨骼的比例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在其基礎上加上一些肌肉,就能很好地將其形體結構表現出來。 ![]() 想要準確繪制出人體起伏的肌肉變化,表現出人體之美,僅僅知道人體的比例是不夠的,還要對透視有一定的了解和學習。 下面先通過方塊體來了解一下透視,方塊體可以在人物框架的基礎上塑造出空間透視的形體在學習中需要熟練掌握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的繪畫方法。 可以從圖中簡單地對一點透視、兩點透視和三點透視進行認識。 首先來認識視平線。視平線是指與人眼等高的一條水平線。 現在利用這條視平線,在其上確定滅點1和滅點2,以及視平線以外的任意一點為滅點3。 第1點:將立方體a向遠處延伸的輪廓線延長最后匯集在一個滅點1上,將這樣的立方體透視稱為一點透視 第2點:將立方體b向遠處延伸的輪廓線延長,最后分別匯集在視平線滅點1和滅點2上,將這樣的立方體透視稱為兩點透視 第3點:將立方體c向遠處延伸的輪廓線延長,最后分別匯集在視平線滅點1和滅點2,以及一個視平線以外的滅點3,將這樣的立方體透視稱為三點透視 ![]() 之所以向遠處延伸的線條會匯集在一點上,不是因為物體向遠處延伸的時候會變小,而是由于人的眼睛特殊的生理結構和視覺功能,任何一個客觀事物在人的視野中都是近大遠小,近長遠短。可以簡單地理解為離我們近的物體會占用較大的可視面積,可以觀察得更加清楚。離我們較遠的物體可視面積會縮小,看得很模糊。 ![]() 之所以選擇方塊體,是因為方塊體的空間表現比較穩定,能夠很明確地了解它的寬度高度和厚度。在學習人體結構時,往往很容易忘記空間感和立體感。如何利用好方塊體是人體繪畫學習中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下面來教大家怎么畫出空間感和立體感。 方法1:用方塊體把想畫的物體裝起來。 把頭骨、站立的人體和扭動起來的人體都放進方塊體中。 ![]() 方法2:用方塊做成人體組合。 ![]() 方法3:用方塊體做空間。 可以想象把一群人關在一個大的長方形透明玻璃杯中的情形,各種形體的擠壓扭曲變化,無論人體做出怎樣的動作姿勢,都不能超出這個玻璃杯。 ![]() 五、男女骨骼三視圖 男女的正面和背面視圖的區別不大,只有側面可以看出男性的胸腔大于女性的胸腔。 ![]() (圖注:男性骨骼三視圖) ![]() (圖注:女性骨骼三視圖) ·版權聲明:本文由漫聯教育原創編輯整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