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1 王某,男 ,4歲 ,2019年07月11日初診。 主訴:發(fā)熱、手足皰疹2天。 現(xiàn)病史:患兒近2天來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波動37.5℃~39.2℃之間,伴有頭痛、腮腺部腫脹疼痛、食欲下降、吞咽困難。 另外口腔內、舌、口唇、面頰部、手足部、臀部等出現(xiàn)米粒大小丘疹水皰,經(jīng)人民醫(yī)院確診為: 1、手足口?。?/p> 2、病毒性腮腺炎 。 給予抗病毒等藥物治療未見好轉,以求中藥治療。 舌質淡紅,苔黃白相間,脈略沉細兼有滑數(shù)。 按:既往治療此類病癥多以甘露消毒丹或者普濟消毒飲或銀翹散等治療,未獲效者多矣。 對于單純的實證或者熱證或許有效,但是臨證虛實夾雜,套用溫病的衛(wèi)氣營血辨證似乎是有點單一,對于整體虛證而局部熱證的治療改弦易轍。 病機分析:患兒此為天根之機處生長之氣不足,生長之氣與收藏之氣不能充分相合,氣化之圓失去正圓之象,元氣不得調達,圓運動失衡,抵抗力下降,外邪侵襲而發(fā)病。 治則治法:從天根處修復生長之氣,使生長之氣與收藏之氣充分相合,則元氣修復圓運動趨于平衡元氣周流,佐以金銀花、連翹解毒驅邪。 處方:歸一飲加減 制附子4g 干姜5g 大棗10g 金銀花5g 連翹5g 水煎服7劑 囑:用中藥渣再煎外洗。 按:患兒家長訴服用第1劑藥后,體溫波動在38℃~39℃之間,精神狀態(tài)好轉,可以進食,第二天早晨起床后發(fā)現(xiàn)四肢及臀部皰疹已經(jīng)消退結痂。 服用第2劑藥后體溫波動在37.5℃~38℃之間。 服用第3劑藥后已經(jīng)無發(fā)熱,但是患兒出現(xiàn)咳嗽咳痰加重,咳吐黃白色粘痰,家屬以為病情加重來診,診其患兒脈象平靜緩和略滑,聽診雙肺呼吸音略粗未聞及明顯干濕啰音及哮鳴音,并詳細說明排病反應。 7劑藥服完患兒痊愈。 病案2 齊某 女 58歲 2019年08月08日初診 主訴:發(fā)熱7天。 現(xiàn)病史:患者7天因受涼后出現(xiàn)畏寒發(fā)熱,測體溫39.5℃,伴頭痛,咽痛,乏力,周身酸疼,項背出冷汗,無其余不適,大小便正常。輔助檢查結果提示細菌合并病毒感染,門診給予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靜脈滴注抗感染聯(lián)合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并間斷性口服連花清瘟膠囊、清開靈顆粒等未見好轉,逐漸進展為午后高熱、畏寒,咽喉部疼痛,厭食,肢體倦怠,自行口服萘普生后冷汗淋漓體溫降至正常,須臾體溫又逐漸升高。因病情反復來診,舌質淡紅,苔薄白,脈中取滑沉取略弦。 病機分析:此為天根之機處生長之氣不足,生長之氣與收藏之氣不能充分相合,氣化之圓失去正圓之象,元氣不得調達,圓運動失衡,抵抗力下降,外邪侵襲而發(fā)病。 治則治法:從天根處修復生長之氣,使生長之氣與收藏之氣充分相合,則元氣修復圓運動趨于平衡元氣周流,佐以金銀花、連翹解毒驅邪。 處方:歸一飲加減 制附子10g 干姜10g 大棗20g 金銀花10g 連翹10g 水煎服7劑 囑:中藥渣再煎泡腳。 按:患者服用第1劑藥后仍有發(fā)熱,但是精神狀態(tài)好轉,肢體倦怠、周身酸疼明顯緩解,項背略有畏寒出冷汗,晚飯漸有食欲。 服用第2劑藥后,午后測體溫未再發(fā)熱,繼續(xù)服用剩余5劑中藥直至痊愈。 在跟診張東老師學習過程中,多次提到歸一飲的禁忌癥因為歸一飲的藥物性偏溫燥對于熱入營血證或陽明氣分證非歸一飲所宜。 無論是外感發(fā)熱還是內傷發(fā)熱都具有相對應的病因病機,而歸一飲加清熱解毒藥在治療一類以發(fā)熱為主證的疾病中有相對獨特的病因病機,這需要嫻熟的先秦脈法。 www. 腦血栓后遺癥半年余,歸一飲治療半年愈 患者宗某,男,58歲,因腦梗后不全失語、右側肢體僵硬半年余于2019年1月8日就診。 患者于2018年6月突發(fā)腦梗,于當?shù)蒯t(yī)院搶救治療后,遺留語言障礙(不全運動性失語)、右側上下肢出現(xiàn)肌力下降,肌張力增加。右下肢跛行、右手抓握無力,右中指完全不能動,左上眼瞼上抬費力。 伴頭暈。 患者說話口齒不清,基本聽不懂。 去年6月曾于當?shù)刂嗅t(yī)院服某名中醫(yī)的中藥25劑,未效。 既往:患高血壓近6年余,糖尿病2年余。 目前服用西藥降壓藥、降糖藥,血壓、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 刻下:患者無力貌,言語不清,右側肢體肌力三級,右側下肢肌張力2 級,右側上肢肌張力 3 級。 右中指肌張力4級,右手抓握無力,敲擊鍵盤只能勉強用食指。 左上眼瞼輕度下垂。 舌苔薄白略水滑,脈沉、滑、滯。 患者生長之氣不足,三焦水飲瘀遏,阻塞經(jīng)脈。 首診處方: 1、歸一飲加減 制附子10g 干姜12g 炙甘草20g 茯苓10g 炒白術10g 14劑 2、五苓散 肉桂6g 茯苓9g 豬苓9g 炒白術9g 澤瀉15g 14劑 以上二方每方三天交替服用。(注:患者從安徽來京診治,要求開一個月的藥) 復診(2019年7月9日):患者口齒清晰,走路無異常。 右側肢體(包括右手中指)肌力、肌張力明顯好轉,肌力達到5級減,肌張力明顯下降,恢復至1 級,原左上眼瞼上抬費力明顯改善。 此時距首診已半年。 患者訴上次就診后一直未來復診,主因來京路途遙遠,當?shù)匦蘼方煌ú槐?,故自作主張,一直交替服用以上二方,服?個月時言語不利明顯改善,口齒較前清晰,遂繼續(xù)服藥至今。 目前除了緊張、生氣時說話有點不清晰以外,平時說話基本聽不出異常; 此次主訴近幾年來愛出汗、后背吹冷風后難受、發(fā)涼,容易流涕打噴嚏,有時咯出少量果凍樣痰(初診時未提及)。 刻下:患者言語清晰,舌苔薄白舌邊尖略紅。 脈略澀、虛,雙關滑。 患者要求處方一個月。 二診處方: 1、 歸一飲: 制附子10g 干姜12g 炙甘草20g 14劑 2、 桂枝茯苓丸: 肉桂6g 茯苓9g 桃仁12g 赤芍12g 丹皮12g 7劑 3、 桂枝湯: 桂枝12g 白芍12g 生姜9g炙甘草9g 大棗15g 7劑 先服桂枝茯苓丸,再服桂枝湯,最后服歸一飲。 8月8日電話隨診,患者訴多年的后背怕風發(fā)涼難受、出汗等證均消失。 近期繼續(xù)復診中。 醫(yī)案分析 腦梗后遺癥出現(xiàn)的言語不利、肢體僵硬,西醫(yī)主要靠長期的康復訓練,加上抗凝等西藥,而且效果的好壞也與腦梗后是否及時治療有關。 康復訓練的最終效果也不確定。 此患者腦梗發(fā)作后已有半年余,其言語不利、右側肢體僵硬等曾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不效。 此案應用元氣神機法的歸一飲治療,意在促進患者的生長之氣的生發(fā),使陰陽相配、相合,達到陰陽和合歸一,使元氣得以修復,則疾病自除。 五苓散祛邪、打通三焦的通道,利于歸一飲更快的修復元氣。 此案雖然療效很好,但仍需要提醒患者不應自作主張長期用原來的方。 正確的治療應該是至少半個月復診一次。 此案治療一個月以后有可能只用歸一飲就足夠了,如果及時復診,恢復的應該更好更快。 古人用方,每次僅開3劑。 這樣才能及時觀察到病情的變化、調整處方。 因種種原因醫(yī)生迫不得已開半個月以上的處方時,應告知患者有問題應及時停藥、復診。 事實上,此案患者用五苓散不應該用這么久(相當于用了三個多月),從復診的脈象便可得知。 筆者曾治療腦梗數(shù)例,均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如果按照西醫(yī)的說法,腦?;颊叩牟≡钐幠X組織已經(jīng)壞死、軟化,中醫(yī)治療難道還能讓已經(jīng)壞死的腦組織復活嗎? 而且本案首診時沒有應用任何的中藥活血藥,這也與西醫(yī)的抗凝等治療理念不同。而這就是中醫(yī)治療的優(yōu)勢,不關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放眼全局,修復元氣,則疾病自愈。 張東老師的修復元氣治病的元氣神機法,驗于臨床的疑難雜癥,常能取得出其不意的療效。 這正是人體的元氣神奇之處:“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圣人同憂,盛德大業(yè)至矣哉!” |
|
來自: Dementia豆豆 > 《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