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九月份后,就算真正到了秋季,秋季主燥。這個季節(jié),不僅空氣中缺少水分,人同樣也干得不行。 這段時間,氣候干燥,很多人都會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干咳、便秘、流鼻血、皮膚干燥等問題。 其實,這都是“燥邪”惹的禍。 耗氣指的是這個季節(jié)特別容易損耗氣。所以很多人,在秋季都會有一種氣短,喘不上來氣的感覺,人也感覺懶懶的沒有精神。 因此這個季節(jié),一定要注意津液的補充。 《黃帝內(nèi)經(jīng)》就曾有過“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記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的舌頭,算是身體中最為敏感的器官了,可以說沒有什么,能逃過它的法眼。 同樣,當體內(nèi)津液不足時,舌頭也會相應的有所改變。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幾種,津液不足的舌象。 舌紅、少苔 舌紅、少苔或無苔是陰虛的典型舌象,這種陰虛舌象比較簡單,我相信大多數(shù)家長都知道。 難的是陰虛+積食同時出現(xiàn)的舌象,這時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呢? 積食的孩子,一般舌頭中間部分,舌苔會比較厚。如果是陰虛+積食的孩子,舌苔的中間部分舌苔雖厚,但舌頭的前半部分,依然會沒有舌苔或少苔。 地圖舌、花剝苔 地圖舌和花剝苔也屬于典型的陰虛舌象,這種舌象的孩子,除了需要滋陰外,平時也需要適當補補鋅元素。 我們的舌苔就像地上的青苔一樣,得需要大地的水分,才能茂盛地生長。若體內(nèi)津液不足,不能給舌苔提供充足的養(yǎng)料,養(yǎng)料不夠,舌苔自然就會開始脫落。 裂紋舌 同時,我們的舌頭也像一片土地,如果干旱,地面上勢必會出現(xiàn)裂紋,舌頭出現(xiàn)裂紋也是同樣的道理。 若發(fā)現(xiàn)孩子津液不足,家長們就應該立馬采取措施了。 酸梅湯、烏梅白糖湯、生地沙參麥冬飲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滋陰湯做法 其實,事實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進入胃里的食物和水液,需要通過脾臟復雜地加工,才能化為津液,為身體所用。 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陰虛的孩子都伴有脾虛的原因了。所以在給孩子滋陰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忘記補脾哦! 八珍米+生地沙參麥冬飲,才是調(diào)理脾陰虛孩子,最完的美組合。 喝完滋陰湯后,再來一碗熱乎乎的八珍米粥。不僅能補脾,還能滋陰,真是一種妥妥的享受。 趕快趁著開學之季,多為寶寶囤幾盒八珍米吧! |
|
來自: 詩雨jtes2un6og > 《羅大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