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雍正的清宮戲中,我們會發現他和十三爺胤祥的關系十分密切,這位十三爺為人正直為臣忠心,被雍正稱為“柱石賢弟”。那么被康熙冷落十幾年的胤祥,為何會被雍正另眼相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清朝歷史上的第九位鐵帽子王。
胤祥是康熙的第13個兒子,其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胤祥幼年時深得康熙的疼愛,康熙每次出宮巡游都會帶著他,在大臣看來這位十三爺就是康熙最鐘愛的兒子,未來必定會前途無量。可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發生的一件事,讓胤祥的命運發生驚天巨變。 當時皇太子胤礽被廢,康熙對諸位皇子不像之前那樣信任,對胤祥也更加嚴厲,從此他們的父子關系的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直到康熙駕崩,胤祥都沒有被重用,也沒有獲得親王的爵位,甚至一度被遭到囚禁。不過這十幾年的冷遇,對于胤祥來說未必全是壞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磨礪了他的性情。
康熙駕崩,雍正繼位,36歲的胤祥人生終于迎來轉機。雍正和胤祥雖然不是一個生母,但是兩人的關系卻十分親近,當年九子奪嫡時胤祥就是站在雍正這一頭的。雍正初登帝位,任命了四位總理事務大臣,胤祥是其中之一,而且他還被晉封為和碩怡親王。如此禮遇,讓胤祥對雍正立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之心。 其實雍正之所以重用胤祥,最根本的還是他有真才實干。胤祥上任以來輔助雍正治理天下,總理戶部整頓財政,不拘一格舉薦人才,直言進諫補救苛政……對大清和雍正可謂是盡心盡力,最終積勞成疾44歲的時候就去世了,讓雍正悲傷不已。
胤祥生前身后都從雍正那里獲得諸多恩寵,不過面對雍正的賞賜,胤祥并非一概全收,而是多次堅辭不受,反而讓雍正更加高看。胤祥去世之后,雍正三天沒有上朝,親賜謚號為“賢”并恩準他配享太廟。 雍正繼位之后他的兄弟名字中的胤都改成了允,但是他的十三弟去世之后,他下旨將允祥改回胤祥,這在清朝是個特例。而乾隆時期,胤祥成為鐵帽子王,在他之后和碩怡親王的爵位傳了七代共有八人承襲。 注:出口未成章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屬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