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時期有“總督三杰”,他們分別是田文鏡、李衛和鄂爾泰,這三位都是雍正的心腹大臣,成為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而這三人之中,李衛的知名度是最高的,那么在真實的歷史中李衛真的大字不識一個嗎?靠捐官走上仕途的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從五品的芝麻小官一步步擢升為封疆大吏的呢?
在許多電視劇中,李衛都是一個大字不識一個,但事實上他并非如此,不過他確實也沒讀過多少書。因為相對于讀書而言,李衛更喜歡舞槍弄棒耍劍,所以他有一身好武藝,這點史書上是有記載的。如此一來,李衛想通過科舉之路走上仕途是行不通了。 好在李衛家里比較富裕,他祖上是世襲的錦衣衛,即便到了清朝他們依舊家境殷實,所以在李衛30歲那年家里人出錢給他捐了一個官,最開始只是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閑職,讓李衛踏上官場,并且在短短十年的時間晉升到浙江總督。
在雍正還是親王的時候,他就十分賞識李衛。李衛在戶部銀庫供職時,有一個親王指使手下私征加賦,勸阻無效后李衛在戶部外面擺了一個大桶,并在封條上寫上某某王的盈余,嚇得這位王爺立馬命人停手。李衛不畏權貴的品格讓雍正刮目相看,所以他繼承大統之后便開始重用李衛。 在雍正五年的時候,李衛就已經升到了浙江總督。李衛在浙江待了六七年之久,期間他緝查私鹽、智取甘鳳池、實行攤丁入畝、開放海禁、恢復科舉……做了一系列利國利民的好事。后來李衛又先后被加封為兵部尚書、太子少傅、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可謂是平步青云。
李衛歷經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雍正駕崩后乾隆依舊重用李衛,還賜給他四團龍補服。乾隆三年,51歲的李衛病逝,乾隆下旨以總督之禮厚葬他,并賜謚號敏達。至此,李衛傳奇的一生畫上了句號,但是至今他的為官之道依舊受人推崇。 在小編看來,漢族出身的李衛之所以能成為雍正的肱股之臣,主要依賴于以下三點:一、忠心,不然雍正不可能讓他在浙江待這么久;二、清廉,但凡他有貪污之舉也不可能善終;三、實干,他在任上為國為民披肝瀝膽,讓雍正滿意讓百姓稱頌。 注:出口未成章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屬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