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每個班上都有這么一個學霸:
本期,將帶領大家一起揭開這個世界第十一大未解之謎——“學霸背著你都在干些什么?” 沒有“等一會”,立馬去做 說到“背著你”,那肯定就是在你看不見的時候,學霸在進行著某項提高成績的特殊行動。在這個時候,他們的腦子里也會像我們一樣,有個像魔咒般的聲音反復出現:“等一會兒再學吧~。”但他們會用“立馬去做”的行動去跟這個聲音做抗衡。 有研究表明,當你面對一件特別不想做的事情時,你的大腦會產生神經上的不適;但是一旦你開始做這個不想做的事情,大概十幾分鐘,神經的不適就會消失。 所以,當你不想看書,看見書就頭疼的時候,怎么辦?去看書唄~反正都是要做的,想想看,看書總比寫書要容易些吧~一開始你的確會感到有點難受,可是只要你克服了這十幾分鐘,接下來的行動就會相對容易地展開了。 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 在解決了影響行動的先天性因素后,學霸們就會開始采取“知己知彼”策略。所謂“知己”就是要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學習效率和時間分配 學霸們會思考為什么最近這段時間會有點疲憊?是自己最高效的時間沒有留給最應該做的事情?是看著是在學習,但心已經跑出了十萬八千里?還是學習方法不正確……他們會不斷地針對當前的學習狀況評價自己的學習效率如何、時間分配如何、方法正確與否等等,然后不斷地去做改變。 主干知識掌握情況 在考試中,如果你的主干知識方面存在漏洞,這是無論耗費多長時間都無法彌補的bug。學霸首先會把重點放在考試中分值高的題所涉及的內容上,例如數學的三角函數、立體幾何等知識,語文的散文閱讀、作文等主干知識……也就是所謂的“擒賊先擒王”。 做題技巧 雖然大家都是在刷題,可是學霸平時不會盲目地刷題,他們會有選擇地做一些代表性的題目,然后在這個過程中總結自己是如何做題的、從做題中有哪些收獲等等。 找到“對手”的命門 做好了前面一步的“知己”,接下來做的就是有針對性地預測自己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的特點是什么,也就是“知彼”。 對各科老師講課內容進行預測 學霸之所以在任意時間可以隨意切換自己的聽課模式,少不了對于各科老師講課內容的一個預測能力:某科老師今天或者這周會講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是必須聽的……有了預測才能抓住課堂上最關鍵的時刻。 對考試內容進行預測 學霸之所以可以當上學霸,就是因為考的絕大多數都是他們自己平時學習時會重視的內容,而這個前提是對考試內容有適當的預測,例如說這個知識點會在什么題目上考?這個題型覆蓋了課本上的哪些知識點……如果考試的題型都在你的預料之中了,考試對你來說那都不是事兒~ 制定“行動”方案 做到知己知彼之后,學霸接下來就會給自己安排合理的學習方案。他們一般會從幾個方面進行:比如先弄清課本上本學期各學科所涉及的內容,遇到重要知識點時理清其牽連的基本概念、基本題型、解題方法等。在自己最高效的時間里與最重要的學科、知識點打交道,盡量超前學習。還有一點就是他們會樹立一個階段性的目標,這能讓自己有一個努力的方向。 看到這里,不用我說,你應該也知道學霸背著你在干些什么了吧?不錯,正是正確的“自學”。你只看到學霸在你面前的輕松,卻忘記思考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們的付出。同學們,自學不易,且行且珍惜呀! 主編:肖文 責編:張劍 審稿:呂婭 校對:亂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