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是女人健康的指向標,月經的“期、量、色、質”都能反映女性身體的健康狀況。 最近40歲的王女士,因月經量突然增多,來例假時腹部還隱隱作痛,并伴有血塊,到醫院做陰道B超檢查。結果發現,是患上了子宮腺肌癥。 什么是“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和子宮內膜異位癥,就像一對“姐妹花”,本質上都是子宮內膜跑錯位置所致,只是跑的部位不一樣。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內膜往外跑,跑到輸卵管、卵巢、腹腔等地方去了。而子宮腺肌癥,則是內膜往子宮壁里“鉆”,住進了子宮肌層里。 出現痛經、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要警惕子宮腺肌癥我們知道,月經是內膜在激素作用下周期性脫落形成的。那些跑到子宮肌層的內膜,每個月也會增生、脫落,引起出血。 這些血排不出去,刺激子宮收縮,便導致了逐漸加重性痛經,同時還會慢慢把子宮撐大。 而子宮增大了,子宮內膜的面積隨之增大,進而導致經量增多。 所以,出現痛經、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等癥狀時,別認為是小事,請盡早及時就醫。 一般情況下,子宮腺肌癥可以通過藥物、手術緩解,但難根治,只有患者絕經后,子宮慢慢縮小,方可逐漸自行緩解。 但臨床治療方案是有的,需結合患者的年齡、癥狀及生育要求,進行個體化選擇。 人流、經期倒立,埋下隱患子宮腺肌癥病因不明,多見于30~50歲、生過孩子的女性。 但近年來,年輕未生育的女性患者也有增多趨勢,原因可能與人工流產等宮腔手術增多有關。 人工流產,一般采用負壓吸宮,如果手術時操作不當,可造成血液倒流入腹腔,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種植。所以,珍愛自己,要做好避孕。 還需特別注意一點,經期運動不能太劇烈,尤其要避免臀部高于腰部的運動體式,否則也會導致月經血倒流,可能引起內膜異位種植,如倒立這種體式,經期要絕對避免。 此外,經期要禁性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