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社會,大多都是包辦婚姻。男女結婚靠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少有人能夠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而在上個世紀初,隨著西方文化不斷涌入中國,一些開明的知識分子便開始反對包辦婚姻,提倡自由戀愛。而我們所熟知的魯迅先生,便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1906年7月6日,魯迅被母親騙回國與朱安結婚。對于這個未曾謀面的妻子,魯迅沒有半點感情。周家人都以為魯迅會激烈反抗,已經擺好陣勢準備輪番上去勸誡魯迅,但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魯迅居然無比的順從。司儀讓魯迅干什么,魯迅就干什么,連魯迅的母親都感到很異常。當朱安從花轎中出來后,魯迅才開始打量自己這位新婚妻子,個頭不高,人很清瘦,一身新服套在身上都顯得有些不太合身。 在司儀和眾人的催促下,魯迅掀開了朱安的蓋頭,發現自己的這位新娘面色黃白,尖下頦,薄薄的嘴唇使嘴看起來略大,寬寬的前額還有些微禿。盡管母親十分喜歡這個女人,但魯迅自己卻提不起半點興趣。完婚第二天,魯迅并沒有依照祖例去祠堂,晚上獨自睡進了書房,第二天他便從家中出走,再次前往了日本。 而當魯迅再次回國后,也沒有選擇繼續與朱安在一起,而是找到了自己的真愛許廣平。許廣平曾是魯迅的學生,在1925年3月,她以“受教的一個小學生”身份,第一次給教過她兩年書的魯迅寫信,沒想到魯迅當天就熱情的給她回信。后來二人書信往來不斷,許廣平還親自上門謁見魯迅,向魯迅求教。在魯迅的鼓勵下,許廣平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學生干事。不僅擔任了學生會總干事,而且還成為學生會運動骨干,與劉和珍并肩戰斗。為了避難,許廣平曾住入魯迅西三條胡同的家中。 后來許廣平還與魯迅一起參加了驅逐北師大校長楊蔭榆的運動。當魯迅離開北京到廈大任教時,許廣平也同車南下。魯迅擔任中山大學教務處主任兼中文系主任時,許廣平擔任他的助教。1927年10月3日,許廣平正式在上海與魯迅開始了同居生活,之后為魯迅生下了兒子周海嬰。雖然二人一直沒有結過婚,但是他們卻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戰友兼情侶,魯迅對許廣平的愛也溢于言表。 如魯迅在給許廣平的情書中寫道:“我對于名譽、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梟蛇鬼怪夠了……”“海水浴倒是很近便,但我多年沒有浮水了;又想,倘使害馬在這里,恐怕一定不贊成我這種舉動,所以沒有去洗……”這里,梟蛇鬼怪和害馬就是魯迅對許廣平的昵稱。而當許廣平難產,醫院問魯迅保大還是保小時,魯迅則斬釘截鐵地說:“保大”。魯迅將一生的愛都給了許廣平,難免對朱安心生愧疚。所以當魯迅去世后,許廣平又替魯迅扛起了接濟朱安的責任,二人的關系也一直維持的不錯。這樣的愛情,也確實讓人羨慕了,大家覺得呢?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