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求真就是獲得真知識。什么是真知識?摸著冰得到“冰是冷的”的知識是真知識,用耳朵聽到“冰是冷的”的知識是偽知識?!靶惺侵迹切兄伞?,要想獲得真知識,必須讓學生“行”,做到以下三動!
1 動腦思考
獲得真知識,學生必須要動腦思考。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解決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需用哪些知識解決?通過思考篩選;新舊知識如何聯系?通過思考建構。腦子動起來,思維才存在。
2 動嘴討論
有人問孫悟空,你成功的經驗是什么?我靠的是能力和人脈,還會借力。學生討論就是借力。通過討論讓學生進行思維碰撞,激發靈感源泉,疏通思維堵點,澄清思維疑點,去偽求真,獲得真答案。課上“論”起來,求真才存在。
3 動身展示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陶行知先生也提倡“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只有“行”才能“知”,這是他改名的主要原因。老師說的記一時,自己學的撐一世。課上讓學生親自展示、親自體驗,展示不足,展示錯誤,充分體驗學習的過程,獲得真知識的過程。學生動起來,學習才存在。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訴人們答案,而是向他們提問。 教師的職責不是告知,而是引導學生求知。教師應該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參與,在實踐中、在體驗中才能獲得真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