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師節,也是馬云55歲生日。 一年前的今天,馬云和阿里巴巴在微博上宣布: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馬云將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由現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接任。 當時,馬云說: 這是我深思熟慮10年的計劃,今天得以實現,這標志著阿里巴巴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升級。 對于自己的未來,他說:“除了繼續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為合伙人組織機制繼續努力和貢獻外,我想回歸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 相比于一年前的震驚,今天馬云和阿里巴巴都很平靜,微博上都沒有只言片語。 但平靜的背后,卻是馬云與阿里巴巴不平凡的20年。 20年前,一無所有的馬云創辦了阿里巴巴,20年后,他已經是一個財富超過400億美元,幾度問鼎中國首富的超級富豪。 而比個人成就更高的,比創建市值幾萬億人民幣的阿里巴巴更牛的,是他升級了網絡購物,更創造了便捷支付,可以說改變了整個時代。 但比改變時代更讓人關注的是,他用20年時間留下的3個人生道理。 1
馬云有句名言: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這句話一度成為網友的談資,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成功的背后,意味著什么。 1996年,央視播放專題片《書生馬云》。片中還顯稚嫩的他,到處推銷“中國黃頁”,卻處處碰壁,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 隔著屏幕都能感到,他的失落、無奈和辛酸。 在回去的公交車上,馬云發狠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么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得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但幾個月后,互聯網公司風起云涌,屬于馬云的機會被錯過。無奈中,他只好將中國黃頁出售。 而這次失敗,只是馬云前半生的寫照。 中考3次也沒考入重點中學,高考3次也沒到本科線,10次申請哈佛大學均失敗; 創業后,翻譯社半途而廢,中國黃頁失敗,與經貿委的合作失敗,創立阿里巴巴之初,38次融資無一成功。 許多人總說,一次考試、一次選擇就決定終生。 但人到中年、屢戰屢敗的馬云,雖舉步維艱,卻從未放棄,而是一點一點的前行。 第1次高考數學只考了1分,第3次是78分。 中國黃頁打不開局面,但即便被拒絕99次,也要第100次上門講解; 創辦阿里巴巴,每天瘋狂工作18個小時,日夜不停地推進工作,困了就席地而臥。 馬云說“我從來沒想過我比別人幸運,我也許比他們更有毅力,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鐘、兩秒鐘。” 最終,馬云熬出了困境,締造了阿里巴巴的輝煌。 有人說,馬云是一個奇跡。 但奇跡的背后,是一個人面對失敗卻永不氣餒的決心、身處逆境依然奮力前行的恒心。 正如富爸爸里有一句話,“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也是失敗次數最多的人,世界上受到失敗最少的人,其實也是最不成功的人。”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避免失敗,而一直待在舒適區,最后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而人生最大的運氣,就是走出舒適區,勇于翻越崇山峻嶺,去收獲一個更豐盈的自己。 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而已。 2
馬云的厲害之處世人皆知: 1999 創辦阿里巴巴; 2003 推出“淘寶網”; 200 4 推出“支付寶”; ...... 預判之準、運氣之好,連柳傳志都感慨,“這馬云是怎么想的,憑什么做一件事成一件呢?” 能每次都站在風口上,靠的是超人的眼界。但眼界的背后,卻是一個人對于新鮮事物的求知欲。 從12歲自學英語,到31歲被互聯網吸引后辭職創業,再到阿里巴巴不停創新商業模式,馬云永遠有一顆好奇心,并不斷的嘗試。 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這樣描述馬云: “有一次,他從華誼開董事會回來就跟我們總結。他先講電影導演該怎么做事情,然后就延伸到我們的總監該做什么事情。 還有一次,他去看吳冠中的畫展,回來后跟我聊天說,企業家是行為藝術家,我們的作品就是企業。” 后來,馬云還因為看《歷史的天空》,異想天開的設立了阿里政委。 馬云說:“我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充滿想象,特別求完美想改變。” 好奇心和想象力驅使他不停的學習新事物,求完美和想改變則讓他不斷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導演王潮歌說,36歲后,會分成兩種人:一種是重復著36歲;另一種就是開始尋找新的人生。 前者每天做同樣的事、吃同樣的飯、走同樣的路,人生一眼就望到了頭。 而后者對世界時刻保持好奇心,保持終身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不僅能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也在不經意間遇見更多美妙的際遇。 就像馬云,因為喜歡英語創辦了翻譯社,因為翻譯社遇見了互聯網,因為互聯網踏足了網絡購物,因為《歷史的天空》引入了阿里政委,打造了獨特的阿里文化。 你的求知欲,決定了你的眼界;你的眼界,決定了你的未來。 3
如果說馬云的勤學讓他有眼界、努力讓他厚積薄發,那么人品讓他走得更遠。 1995年,還是普通人的馬云,第一次在節目上出鏡。 當時,電視臺做暗訪,找了幾個壯漢假裝偷井蓋,測試路人的反應。 很多人都視而不見,唯有剛好路過的馬云想要制止。 因為覺得自己打不過,馬云想找人來制止,但繞了四圈也沒人來。最后,他就斜跨在自行車上,沖著那幾個人喊停。 這個視頻很珍貴,因為它展現了一個最普通的馬云,也是最真實的馬云:善良,正直,而且又不乏智慧。 后來,馬云成為首富,幾次因為捐款被推上風口浪尖。 為此,他回復說:“捐款是對的,不捐也是對的,但自己不捐讓別人捐是錯的。” 但事實上,馬云不僅自己熱衷慈善公益,曾單筆捐贈145億元設立慈善基金,也把致力于打造成一個有溫度的阿里。 有人曾拍攝過阿里云客服,視頻里有幾位姑娘笑的很燦爛。但誰也想不到,她們都是殘疾人,曾受過各種難以想象的委屈。 后來,她們被邀請加入阿里云客服,靠自己的雙手賺錢、養活家人,其中有人月薪過萬。 他們有時也會抱怨,做客服真苦,有顧客上來就罵。卻又立刻釋懷著說:“隔著屏幕,他們罵你,是因為沒有把你當殘疾人,挺好的。” 他們被給予的不僅是養家糊口所需的收入,還有生而為人的尊重。 這個視頻感動了很多人,其中一條熱評說“以前以為他是個商人,現在發現他是個善人。” ![]() 而善人馬云至今微博的頭銜只有一個“鄉村教師”,半退休這一年出席最多的也是慈善公益活動。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把善良給了別人,就會從別人那收獲來善意,最后一點一滴的積攢成自己的福報。 因為人品過硬,讓馬云身邊聚集起越來越多優秀的人,從創業十八羅漢,到放棄70萬美元年薪的蔡崇信,再到完美接班人張勇... 因為內心有溫度,他被網民親切的稱為馬爸爸,這是阿里最大的品牌價值。 4 回頭再看馬云,其實并沒有特別好的運氣。 ![]() 所有的好運都是他一點一點掙出來的,所有的路都是他一步一步趟出來的。 他經歷了很多失敗,卻把每次失敗都當做成長; 他看到了很多未知,都用來思考和豐盈自己; 他內心充滿了溫度,也用來溫暖遇到的人。 所以,才有了一點點往上走的人生,才有了高人一籌的眼界,才有了八方來助的福氣。 ![]() 如今,阿里告別了馬云時代,但屬于馬云的新時代,才剛剛開啟。 |
|
來自: wenxuefeng360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