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香港明星張國榮因患抑郁癥跳樓自殺的新聞引起一片唏噓,從那以后,“抑郁癥”一詞便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抑郁癥離我們并不遙遠,它的發病率可能超乎你的想象。世界衛生組織( WHO) 調查發現,全球抑郁癥患者估計為3.22 億例,占世界人口的4.4%, 中國人中有20%存在抑郁癥狀,其中7%為重度抑郁; 抑郁癥占中國疾病負擔的第2 位(第一類為心血管疾?。?,然而其中得到正規治療的抑郁癥患者不足10%。 抑郁癥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以顯著和持久的抑郁癥狀群為主要特征的一類心境障礙,其核心癥狀是與所處環境不相稱的心境低落和興趣喪失。抑郁癥多有反復發作傾向,每次發作大部分可以緩解,部分患者可有殘留癥狀或進展為慢性抑郁。抑郁癥除導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功能障礙外,還存在高自殺風險。遺傳因素是抑郁癥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抑郁癥患者的一級親屬患抑郁癥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10倍,遺傳度為31-42%。神經遞質是人類大腦中擔當 “信使”的化學物質,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和5-羥色胺是三大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系統的功能失調在抑郁癥的發病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某些神經細胞能分泌一些激素去調節其他器官的功能,這樣合成和分泌激素的神經細胞叫做神經內分泌細胞。抑郁癥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功能異常,出現皮質醇激素水平失調;下丘腦-垂體-甲狀腺(HPT)軸可能也參與發病。隨著醫學影像學技術的普及,關于抑郁癥患者腦結構和功能異常的證據越來越多。抑郁癥患者的腦電圖(EEG)和腦誘發電位(BEP)等均會發生異常改變,表示腦神經有異常的活動。生活中的“重創”比如親人離世、婚姻關系不良、失業等均可能導致抑郁癥的發生。抑郁癥的臨床表現分為核心癥狀、心理癥狀群和軀體癥狀群三個方面,癥狀常相互重疊,很難簡單劃一。思維遲緩、認知功能損害(注意力下降、反應時間延長等)、負面的認知(認為自己無價值、對未來沒希望等)、自責自罪、自殺觀念或行為、行為遲緩或煩躁、焦慮、嚴重的抑郁患者甚至出現幻覺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自知力缺乏等。睡眠障礙(入睡困難、眠淺、多夢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頭暈、頭痛、心慌、心悸及出汗等)、食欲下降、精力下降、性功能下降《國際疾病與分類第10版》(ICD-10)中,抑郁癥的診斷包括3條核心癥狀:①相對固定的不合乎實際情況的抑郁心境,且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數時間,持續至少2 周;④其他附加癥狀:自信心喪失、自卑、無價值感、無理由的過分自責、不適當的罪惡感、失眠、食欲減退、體質量減輕、思維分散、注意力降低、反復出現自殺觀念或自殺行為等。具有至少2條核心癥狀和至少2條附加癥狀,且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社交活動有一定困難,對患者的社會功能輕度影響。具有至少2條核心癥狀和至少3條(最好4條)附加癥狀,且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能力明顯降低。3條核心癥狀和具備至少4條附加癥狀,且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能力嚴重降低。 目前抑郁癥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物理治療、替代與補充治療。一半以上的抑郁癥患者在發病后2年內會復發,因此用藥應至少2-3年以降低復發率,多次反復發作或殘留癥狀明顯者建議長期維持治療,病情穩定且無其他誘發因素則可緩慢減藥至停藥。輕度抑郁主要采取非藥物治療,中重度抑郁推薦抗抑郁藥作為基礎治療,可聯合其他治療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目前的一線藥物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s)、選擇性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noradrenergic and specific serotonergic antidepressants, NaSAS)等新一代抗抑郁藥;而傳統抗抑郁藥物如三環類、四環類、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MAOI)作為二線藥物。通過傾聽、安慰、解釋、指導和鼓勵等方法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對待自身疾病,使患者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該方法幾乎適用于所有抑郁障礙患者。通過幫助患者認識并矯正自身的錯誤信念,緩解情感癥狀、改善應對能力,可減少抑郁復發。通過幫助患者處理當前面臨的人際交往問題,調整人際關系來減輕抑郁,可以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另外,抑郁癥患者常有婚姻或家庭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疾病的誘因,也可能是疾病引發的后果。家庭治療是以家庭為對象實施的團體心理治療,幫助患者及其家屬面對抑郁帶來的壓力,將焦點放在家庭成員的互動上,家庭的理解與支持對患者的恢復有重要作用。改良電抽搐治療(MECT),是目前臨床使用的主要物理治療,可改善患者的情緒,可能與改善神經遞質和神經細胞狀態有關。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是抑郁癥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為無創性,可能通過影響大腦皮質興奮性和血流活動,改變神經遞質、細胞因子及神經營養因子來發揮作用。[1]周曉麗,林燕,鄭國慶.精神疾病治療進展(二):抑郁癥[J].醫藥導報,2017,36(10):1137-1142.[2]郝偉,陸林.精神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05-119.醫生眼中的抑郁癥是怎樣的?------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1793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