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濕氣重,秋季就不用滋陰潤燥?當然不是! 秋行夏令,我們體內暑濕未消,秋燥又起。這個階段調養,一定是平衡好趨濕和潤燥才會有效果。今天要特別推薦給大家一個湯,最適合濕氣重,又需要滋陰潤燥的朋友們。 01 為什么既要祛濕,又要潤燥? 為什么會出現肌表缺水,但體內濕重的情況? 人體正常的水液,我們稱為“津液”。皮膚的潤澤,就依靠它的滋潤。 無法正常排出體外的水液,就是“濕氣”。濕氣可能來源于外在環境,現在雖然燥氣越來越厲害,但臺風天氣頻繁,下雨的時候,濕氣就會比較重。而大多數濕氣重的人,都是因為脾虛,水濕運化不掉,痰濕內生。 體內濕氣重,水濕阻滯經脈,就會阻礙氣血津液的正常輸布。當氣血津液就無法抵達和潤澤皮膚,皮膚就會很干燥。皮膚干燥,會更容易過敏。入秋后,皮膚的各種問題,大部分是因為肌表干燥但內濕重。 簡單來說,就是有用的“水”不夠,沒用的“水”太多。 祛濕,就是要把體內的“廢水”、“沒用的水”排出;潤燥,是要滋養體內的陰液,補充“有用的水”。 02 祛濕,潤燥,要呵護脾與肺 祛濕的關鍵,在于健脾。脾主運化,水濕要靠脾來運化,脾土健運,濕氣自然就會被運化掉。如果只靠外力祛濕,無法從源頭杜絕濕氣內生,還容易損傷脾胃陽氣,陷入越祛濕,濕氣越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最好的祛濕方法是,一邊健脾,一邊祛濕。 秋季要健脾,一定要潤肺。肺主宣發和肅降,負責疏通水道,把經過脾胃運化的物質輸送全身或者排出。肺氣不足,水濕的排出就會受影響。秋季,燥氣當令,肺是嬌臟,最怕燥,這時候,祛濕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潤燥。 秋季祛濕,要溫和,不能力度過猛。否則,“有用的水”也會被清掉,身體的缺水情況就會更嚴重。 03 肺脾一同呵護,喝好這碗芙蓉湯 秋主肺,入秋后,我們就要注重潤肺。四神芙蓉湯中的百合和馬蹄入肺經,滋陰潤肺。 脾土生肺金,潤肺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健脾。培土生金,養肺潤肺功效才能發揮到極致。“四神”,就是調脾胃,祛濕氣的訣竅。 搭配起來,這道湯品是健脾祛濕,清潤去燥的不二良選。 四神,健脾祛濕 四神,指的是蓮子、芡實、茯苓、山藥四味,性味溫和,既能健脾祛濕,兼有固腎益精,寧心安神的功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