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國際糖尿病》 多數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患者教育的時候都被告知過:大汗淋漓的時候可能發生了低血糖,要及時測血糖、注意其他伴隨癥狀、補充糖類物質等。但是糖尿病患者大汗淋漓就是發生低血糖了嗎?發生低血糖就一定大汗淋漓嗎?顯然問題沒那么簡單。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糖尿病患者大汗以及汗液分泌異常的原因。 糖尿病通常與各種系統并發癥有關,如代謝、心血管和神經異常?;颊呖赡芡ㄟ^外周血流量和出汗的失調影響體溫調節和皮膚穩態。糖尿病患者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這是由于血管收縮反應較差。汗腺受交感神經支配,糖尿病患者汗腺交感神經纖維密度又與血糖控制有關。 另外,一些可出現汗液分泌異常的其他疾病如遺傳性疾病、器官損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經性疾病等如果和糖尿病合并存在也會掩蓋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異常[1]。所以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異常的原因很多,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一、多汗 多汗癥是指出汗超過了控制體溫所需的量,以至于影響了日常生活或工作[2]。糖尿病患者多汗又可見于下列一些原因: 1、低血糖。低血糖是患者在控糖過程中常見的意外情況,飲食不合理、運動過量等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颊哐堑?,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節后纖維刺激汗液分泌增加,就會出現大量出汗的現象。 2、糖尿病并發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出汗往往可能是患者自主神經病變的一個重要機體信號。自主神經是負責人體腸胃蠕動、汗腺排泄功能的一類不受意志支配的神經系統。微血管病變使神經組織局部缺氧,功能受損,所以全身自主神經都會受到糖尿病的侵害,失去調節汗腺的功能,導致患者大量出汗。 3、合并一些其他疾病。感染類疾病如結核、細菌性心內膜炎、肝囊腫、膽管炎、腎盂腎炎、敗血癥等可以使患者出現大汗;循環系統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體位性低血壓患者也可出現大汗;一些惡性腫瘤(如惡性淋巴瘤)、結締組織疾?。ㄏ到y性紅斑狼瘡)、神經障礙(腦血管疾病、腦瘤、帕金森病等)以及某些藥物(非甾體類抗炎藥、類固醇激素等)同樣可以導致患者出現多汗[2]。 二、無汗或少汗 “無汗癥”指的是即使在正常情況下(運動、熱或高濕度),也沒有(或減少)出汗[2]。糖尿病患者出現無汗或少汗的主要原因如下: 1、自主神經病變。既然出汗受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糖尿病神經病變以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為特征,糖尿病患者神經病變的發展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可損害出汗[1]。 2、低血糖或者酮癥酸中毒。低血糖或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可以出現低體溫,進而患者也可表現為汗液分泌減少[1]。所以無汗或者少汗有時候也可能會是低血糖的一種表現。需要警惕! 3、其他合并癥。最后如果患者合并精神疾病、皮膚神經支配異常、汗腺功能障礙等,或者多種方式相互作用,都可以出現無汗或者少汗[2]。 圖示:糖尿病患者背部皮膚異常干燥并伴有瘙癢[1] 此外,糖尿病患者合并汗液分泌異常可能還伴有局部汗液分泌增多或減少的情況,這同樣與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有關。 結語 由于糖尿病是一類特殊的代謝疾病,疾病本身對于汗液分泌的影響可以是多樣化的表現,所以除疾病本身外,患者還應該考慮各種問題的發展,如體溫升高、環境干燥、易受感染、其他合并疾病等。若頻繁出現多汗、少汗、無汗、局部汗液分泌增加或無汗等汗液分泌異常情況時,要及時就診。 參考文獻: 1.Murota H. Curr Probl Dermatol. 2016;51:57-61. 2.Ohshima Y , Tamada Y . Curr Probl Dermatol. 2016;51:7-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