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高祖呂后這位女中丈夫,一生頗不平凡。在秦末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她和劉邦在患難中奮斗創業,終成大事。劉邦得天下后叛亂頻仍,呂后多次輔佐朝政,平息叛亂。她設計縛殺韓信保根本,族殺彭越除后患,殘迫戚夫人為人彘。曾被項羽虜去做人質達兩年五個月之久。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下,她磨煉成為一個堅強而有膽力的女杰。 嫁與劉邦 終成皇后 呂后,名雉,字娥姁。家居單父(今山東單縣),不知其父何名,司馬遷審慎地稱之為呂公。呂雉與劉邦的結合,很富有戲劇性。呂公是沛縣縣令的好友,因躲避仇人到沛縣投靠縣令,便在這里安家落戶了,沛縣的官吏豪杰聽說縣令家里來了位舊交,都紛紛前往祝賀。縣令大擺宴席款待前來祝賀的客人。蕭何受縣令委托總管宴會事宜。他事先對各賓客宣布,凡賀禮不滿千錢的,座位就排在堂下。時劉邦僅是一小小亭長(秦法: 鄉村十里為亭,十亭為鄉),但他一向自視清高,雖是囊空如洗,卻不愿錯過這次機會,也不想屈居下座。于是宴會當時,他一本正經地寫了一份拜貼,上書賀儀一萬錢。然后,便大搖大擺地向大堂走去。呂公聽說來了位賀錢上萬的貴客,立即親自將劉邦迎入大堂。蕭何與劉邦素來相知,悄悄提醒呂公說: “劉是一愛說大話、不辦實事的人。” 而劉邦呢?則旁若無人地坐在首席上,談笑風生,頻頻飲酒,其余賓客相形減色。 呂公善看相,在酒令之間細看劉邦乃一貴相。他生得相貌堂堂,方面,高鼻梁,美須髯。酒足飯飽以后,劉邦正要告辭,呂公以目示意劉邦留下。待其他客人都走了以后,呂公誠懇地對劉邦說: “我一向喜歡研究相術,相人多應。今天見到閣下,相貌貴不可言,愿閣下自愛,我的長女相貌不惡,愿收你做子婿。” 劉邦聽后真是又驚又喜,萬萬想不到白吃一頓不算,主人還要把女兒嫁給他。當下欣然應諾。事后,呂公回到內室,和呂夫人談起此事,呂夫人生氣地對丈夫說: “你一向說這個女兒命相奇貴,要嫁給貴人。沛縣縣令和你交情不錯,上次想和你攀親,你不答應,怎么現在要把愛女許給這樣一個窮措大。”呂公說: “此非爾女子所知也。”他不顧老伴的反對,儼然將女兒嫁給了劉邦。 劉邦任亭長不常在家,很少從事生產。呂雉則留在家中幫助家計,下田力作。婚后數年,呂氏生了一女一子。 秦二世元年(前209),劉邦響應陳勝起義,呂氏宗族幾乎全部參加了劉邦的起義隊伍,跟隨他轉戰南北。其中呂雉之兄呂澤和呂釋之,都是帶兵的將領,在反秦戰爭和楚漢戰爭中立下不少功勞。公元前205年劉邦統帥的漢軍自漢中東下,乘項羽在山東作戰,后方空虛,一口氣打到彭城(今江蘇徐州),不意項羽迅速回軍,大敗漢軍。劉邦與數十騎敗逃途中經過家鄉沛縣,想將家人一起帶走,不想劉邦父親太公和呂雉已被項羽扣作人質,只有兒子劉盈姊弟在路上遇到劉邦,得以安全逃離。 劉邦這次雖然失敗得很慘,但此時呂澤正帶領一支漢軍駐守在下邑(今安徽碭山),他迎接疲憊不堪的劉邦,收集敗退歸來的殘兵游勇,才使劉邦暫時有了一立足之地。此后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對戰三年之久,直到公元前203年九月,楚漢簽訂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的停戰協定以后,項羽才將太公和呂雉送還劉邦,不久,項羽敗滅,劉邦正式稱帝,呂氏也成了皇后。 太子公主險不測 呂后用計化為夷 呂后的兒子劉盈后被冊立為太子,女兒封為魯元公主嫁與張敖為妻。魯元公主最受寵于呂后。項羽被消滅以后,漢最強大的敵人是北方的匈奴。其時匈奴冒頓單于有軍隊三十余萬,劉邦曾被他圍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差一點被俘虜。匈奴屢犯邊境,到處騷擾,劉邦無計退敵。這時,劉敬獻和親之計,勸劉邦將魯元公主嫁與冒頓單于,兩國結親以為和好。劉邦聽后覺得為求緩兵之計,也只能如此。呂后得知此事后,日夜在劉邦面前啼哭,劉邦經不住呂后的眼淚,才終止了這一計劃,母女方得安心。 呂后最大的敵人,是劉邦的寵妃戚夫人。她不僅是情敵,還威脅到太子劉盈的合法地位。劉邦和呂后結合前,就有不少外遇,劉盈也并非他第一個兒子,他的長子名劉肥,就是婚前和一名不知姓名的女子所生。他得天下后封此子為齊王。在劉邦眾多姬妾中,他最寵愛山東定陶籍的戚夫人。這位戚夫人是他起兵之初在山東時所娶。戚夫人所生一子名如意,劉邦說他像自己,甚為寵愛。劉邦即位第十年,如意10歲,劉邦封他為趙王。這時的呂后已年老色衰,經常留守長安。劉邦南征北討,總是帶戚夫人同行。太子劉盈生性仁和,劉邦不喜歡他,說他懦弱無用。戚夫人為長久打算,希望劉邦立如意為太子,劉邦也有此意。不過,廢立太子大事,須和朝中大臣計議,征得他們同意才能名正言順。故劉邦在朝中提出后,遭到各大臣的一致反對。原因是劉盈被立為太子已有八年之久,如無罪而廢,以私寵立如意,將大失人心,動搖國家根本。但劉邦仍固執己見。呂后在東廂偷聽大臣的爭論,內心也十分緊張、恐慌。這時,有人向呂后說,留侯張良最長于出謀劃策,可以去請教他。呂后乃密使其兄建成侯呂釋之去請教張良。 張良不愧是一足智多謀之士。他說這種事難用口舌來力爭,不過我倒是想起一計,不妨 一試。什么計呢?張良說,皇上得天下后,有四個高士——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他們避秦亂隱居在商山,因為四個人都是老年高士,德高望重,稱為商山四皓。皇上曾禮請他們出山,但他們鑒于皇上好謾罵侮辱儒士,逃入深山隱居不出,不肯做皇上的臣子。如果太子能謙恭其辭,修一書信,派一辯士攜帶一份厚禮,敦請他們出山,去太子府中做太子賓客,令皇上看到,他不能請到的人而樂于追隨太子,必有助于太子的聲望。呂釋之回稟呂后,依計而行,竟然真的讓太子請到了這四位高士。 劉邦在位的第十一年,淮南王英布叛亂。此時劉邦正生病,想派太子劉盈領兵去征討。劉盈從來沒有領兵打過仗,現在要他去對付強敵,實難勝任。這時太子賓客東園公等四皓為太子獻策,去見呂釋之,說太子將兵,有功不能增加他的秩位,無功恐怕要受過,反將影響太子地位。呂釋之覺得此話有理,立即去見呂后,于是呂后找了一個機會,依照四皓之計勸說劉邦。劉邦一肚子不高興地說: “我知道這小子沒用,不足以承擔重任,只有乃公自己前去。” 到第二年消滅英布后回朝,劉邦又重提廢太子的意旨,在這岌岌可危的時候,正巧朝中舉行慶宴,太子由四皓隨從上朝拜賀,劉邦看見太子身邊這四位須眉皓白寬衣博帶的老者非常尊重太子,十分驚奇地說: “我以前請你們,你們不出山卻逃避我,現在何以反而樂于追隨我兒。”四皓說: “皇上一向輕侮儒士,又喜歡罵人,我們義不受辱所以逃走。現在太子仁孝恭敬,尊禮儒士,天下士子都引頸愿為太子所用,所以我們都自愿追隨太子。” 拜賀禮完成后,四皓隨太子身后緩步離去。劉邦在殿上目送四人,召戚夫人前來,指給她看說: “我本想廢太子,但太子有這四位高士輔佐,名望日隆,羽翼已成,現在難得更動了。” 劉盈之未被廢,呂后、張良功不可沒。這一場廢太子的斗爭,戚夫人失敗,也就注定了她以后悲慘的命運。 智除諸王 消除隱患 呂后早年雖平凡無奇,但在劉邦得天下后,由于政治環境不平靜,此叛彼逆,環境險惡,磨煉出了她那杰出干練的才能和剛毅的性格。當然,她對于政敵的殘酷無情,心狠手辣,也使滿朝文武震驚和恐懼。這突出地表現在她處理兩件叛逆事件上。 楚王韓信(?—前196)是劉邦手下的一員大將。在楚漢戰爭中建立了巨大的歷史功勛。劉邦得天下后,懷疑他謀反,用陳平的計策,假裝出巡,會諸侯于陳,韓信不疑,應令前去,被扣留帶回長安,降封為淮陰侯,留在長安加以監視,但由于沒有掌握他謀反實據而被削地奪爵,這使韓信知道再也不會從劉邦那里得到什么高官厚祿了,他采取一種消極反抗的辦法,稱病閉門不出。可是心中常懷怨憤。這種軟禁生活在長安一住四年,對劉邦由失望、怨恨,逐漸地走上了謀反的道路。漢十年(前197)代相陳豨自立為代王,公開打出了反叛的旗幟。劉邦親自率兵前去討逆。韓信在長安秘密與陳豨通謀,乘劉邦不在京城,準備假傳命令,赦免城中被拘禁的罪犯和奴隸,發兵襲擊呂后及太子,一舉顛覆劉邦政權,自己取而代之。一切部署既定,只待陳豨密報一到,就開始行動。不料韓信家人中有一人得罪韓信,韓信將他囚起來要殺他,此人之弟為救其兄,連夜告變于呂后。漢十一年(前196)正月,呂后同相國蕭何合謀,讓人詐稱從前線歸來,報告陳豨兵敗身死,令群臣皆上朝祝賀。韓信聽到這一消息,驚懼不知所措,推說身體不適不能上朝,相國蕭何特來會見韓信,并一本正經地對他說: “你雖然身體欠安,但在這種時候,應該強打精神支撐著身子上朝祝賀,以表示對朝廷的擁戴。”韓信聽信蕭何的話,勉強人宮朝賀。一進宮門,全副武裝的衛士一擁而上,韓信束手就擒, 呂后立即宣布他的罪狀,下令將他斬于長樂宮懸錘之室。韓信的親戚朋友也被斬盡殺絕。由于呂后的英斷,不動聲色地消弭一場大禍。 另一個幫助劉邦打天下的英雄彭越(?—前196),在劉邦得天下后,被封為梁王,都于山東定陶。在劉邦征討陳豨時,遣使至彭越處,征兵協助進剿陳豨。彭越以生病為名拒不奉詔,為敷衍劉邦,彭越只遣一將率兵赴邯鄲,劉邦見彭越未親自帶兵前來,異常憤怒,立即遣使責難彭越。彭越也感到勢態嚴重,打算親赴邯鄲謝罪。彭越手下的大將扈輒勸告彭越說,你若去,必定被擒,不如干脆起兵造反,另樹一幟。彭越沒有接受這一建議,但也打消了前往謝罪的念頭,而是繼續稱病。恰在這時,梁國的太仆犯了罪,為了逃避懲罰,急奔邯鄲,向劉邦密報彭越與扈輒合謀反叛。劉邦得此把柄,馬上遣使率武士至定陶,宣布劉邦召令,把彭越逮捕,押送洛陽加以囚禁。劉邦明白彭越的“謀反”罪實在是證據不足,同時也感到離開封地,剝奪兵權的彭越已難以構成對漢朝的威脅,因而也就樂得在他身上顯示一下自己不忘舊功和寬宏大量。決定赦免彭越,將其貶為庶人,并流放到蜀地的青衣(今四川臨邛西南)。彭越正是帶著這滿腹冤屈走上流放之路的。他來到鄭縣(今陜西華縣)適逢呂后從長安去洛陽路經此地,便痛哭流涕地向她陳述自己的冤情,希望打動呂后的惻隱之心,允許他回冒邑老家做一個平民百姓。呂后佯為許諾,將彭越帶回洛陽。誰知呂后卻對劉邦說: “彭越戎馬功高,具有相當號召能力,如將他充軍到四川,鞭遠不及,而且四川天富之區,萬一彭越復反,豈不是自遺禍患。現在我將他帶回,不如因而殺之,以除后患。” 劉邦于是將彭越交呂后全權處理。呂后即刻命令彭越舍人出來誣告他謀反,廷尉王恬開依照呂后的指令把彭越定成夷滅宗族的大罪。彭越戰功赫赫,做了六年諸侯王,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最后因劉邦、呂后一紙詔書便命染黃泉,而且骨肉被菹為醢,遍賜諸侯王,其遭遇之慘,令人發指。呂后處事的果斷與狠毒由此可見一斑。 垂簾聽政 鴆殺趙王 漢十二年(前195)四月,劉邦一死,太子劉盈即帝位,為惠帝。惠帝年方17歲,尊呂后為皇太后,大事多決于太后。五月,劉邦的葬禮甫畢,呂后便利用皇太后的權力,向她的情敵戚夫人及其子劉如意進行慘絕人寰的報復。她先將戚夫人囚于永巷,剪去她的頭發,帶上腳鐐手銬,穿上罪衣裙,罰她做苦工舂米。此時,她的兒子劉如意雖封為趙王,但遠在千里之遙的河北,難知她的遭遇。就是知道了也是無能為力。所以戚夫人時常一邊舂米,一邊悲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呂后聞知大怒說:“怎么著,你還想叫兒子來報復嗎?”于是她欲斬草除根,先后四次遣使者去趙國,召趙王劉如意來長安,準備將其與戚夫人一起處死,以除后患。 ![]() 當初劉邦不得已打消廢太子的意圖時,就擔心自己百年以后,戚夫人母子難保性命。御史趙堯獻計,要想保全趙王,最好選一有地位、正直而素為呂后太子及群臣所敬畏的人做趙相,以保衛趙王。劉邦經慎重考慮,便選中了敢言力爭的御史周昌。劉邦死時,趙王已被封,不過只是12歲的童子。當呂后使者傳令要趙王去長安,周昌見來意不善不肯奉詔。使者回報,呂后震怒,先派人召周昌去長安問話,待周昌離趙,第二個召趙王的使者便到。這一招果然奏效,趙王也不敢不動身赴長安了。 惠帝劉盈秉性仁厚而友愛,他得知趙王來長安處境危險,便在趙王來到之前,率先趕到長安城外東灞去迎趙王,將這個差點兒奪去他帝位的幼弟接到自己宮中,起居飲食都在一起,使太后殺趙王之企圖一時難以實現。不料某日,惠帝晨起外出習射,劉如意獨自留在宮中,呂后鉆此空當,遣人攜毒酒強迫趙王飲下,將這個可憐的孩子鴆殺。戚夫人得知親子死訊,悲痛欲絕,而呂后又想出了一個慘絕人寰的酷刑——既不讓戚夫人死,也不讓她像人一樣活著: 先砍斷戚夫人的四肢,并將其眼珠挖去,再用一種藥熏耳致聾,給她飲以瘖藥使其啞不能言,然后放在廁所中,稱之為 “人彘” 。呂后還覺不夠,過了幾日,她又得意地讓對戚夫人持同情態度的惠帝前往觀賞。惠帝一看這個活怪物,嚇得差點兒暈過去,當得知她就是昔日美貌動人的戚夫人時,慘不忍睹之余,悲痛地大哭起來。他讓人告訴呂后: “這不是人做得出來的事,我為太后之子,太后所為如此,我將何以治天下。” 從此以后,在呂后專權的淫威下,惠帝 “日飲為淫樂,不聽政” ,自己戕害自己。自此,卑劣的權力欲和復仇欲使呂后猶如一頭兇猛殘忍的獅子,決心除掉一切攔在她權力之路上的障礙。 呂后一生中只愛兩個人,就是她的一兒一女。她似乎對任何人都不敢相信,內心時常存有嫉恨和戒心,心理極不平衡。凡蔑視她兒女地位的,不論是誰,她都會施以毒手。在劉邦的諸子中,最長者為劉邦婚前與一女子所生之子劉肥。劉邦在世時,封他為齊王,食邑山東七十余城。惠帝二年(前193)十月,齊王劉肥來長安朝見皇太后和皇帝。這本是一次家庭私宴,惠帝依家人禮尊劉肥為長兄,將劉肥位于上座。劉肥不曉利害,也就不客氣地坐了下來。呂后見狀,心里大為不滿,認為劉肥有篡位之野心,隨令人斟了兩杯酒,暗置鴆毒其中,示意要劉肥敬酒上壽。劉肥剛起身端酒,誰知惠帝也一同起來,兩兄弟一起走到太后座前,各拿起一杯酒欲敬,呂后見惠帝錯端了毒酒,大驚,立即親自下座,把惠帝手中的酒奪下來,不讓他飲。劉肥見此情形,很是奇怪,也不敢飲那杯酒。席后方知那是杯毒酒,大為驚懼,如夢方醒。曉得太后要加害他,憂愁得不知所措。劉肥有一部下向他獻計說: “現在你的封地有七十余城,而太后之女魯元公主的采邑才只有數城,你不如拿出一個郡來獻與太后,作為公主的湯沐邑,太后勢必喜歡,這樣你就可以逃離災禍也。” 劉肥聽罷依計而行,獻出了城陽郡,并以母禮事魯元公主,尊公主為齊王太后,呂后果然心喜,笑納了這份厚禮,這樣,齊王劉肥才平安回到封地。 呂后做的另一件不顧倫常的事是她為惠帝擇婚。她為了加快培植呂氏集團和在更大范圍內排除異己的步伐,居然將惠帝親姊魯元公主與趙王張敕所生之女立為帝后。大概是因為甥舅近親通婚的緣故,這位張皇后一直未生孩子。這可難壞了呂后,如立劉邦其他兒子來繼承皇位吧,又非親生。于是,她命取惠帝另一姬妾所生兒子交由張皇后撫養,同時殺掉孩子的生母。惠帝死后,呂后就立張皇后的養子為帝,稱之為少帝,呂后以皇太后之尊臨朝聽政 大封諸呂 世人反對 耗費苦心 終成泡影 劉邦死后,呂后掌握了國家大權,繼承了劉邦事業,國家還是穩定的,但呂后始終在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怎樣來鞏固她的政權。因為她清楚,劉邦還有六個兒子在世,他們都有資格繼承皇位,對她專權內心一定不平,而朝廷中的將相大臣,都是隨劉邦起兵的老臣,以一女主要統御這些老臣宿將,實在很難。為此她整天憂心忡忡。漢惠帝七年(前188)八月,惠帝病逝。這時年逾花甲的呂后呼天搶地,卻干嚎而無眼淚。張良的兒子張辟強年15歲,任侍中,他看透了呂后的心思,對丞相陳平說: “太后獨有孝惠,今崩,何以太后哭而不哀?” 陳平不解,張辟強接著說: “因為惠帝的兒子都在稚齡,太后內心畏懼老臣宿將不好統帥,有疑懼,長此下去,大家不免遭禍。丞相最好建議太后拜太后親屬呂產、呂臺、呂祿為將,讓他們領京城禁軍,使諸呂都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呂后心安。而君等也可以脫禍。” 陳平依計而行,果然大得呂后的歡心。 呂后在惠帝親政時期,拼湊呂氏外戚集團的意圖尚不十分明顯。但惠帝死后,呂后失去了可以直接掌握的皇帝,情況便急轉直下,一個以呂后為首的外戚集團,以封王諸呂為契機,很快地組織了起來。呂后有兩兄一姊,兩兄呂澤、呂釋,都官封侯爵,惠帝時均已病故。但呂澤之子呂臺、呂產,呂釋之子呂祿及其他呂姓親族多人借呂后權勢很快飛黃騰達起來。呂后是很聰明的,她知道守衛京師的南軍和北軍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就使呂臺、呂產、呂祿當了這兩支軍隊的統帥,同時又把呂氏家族一一安排到宮中的重要崗位上,使這里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呂家天下。呂后實際掌權以后,又效仿劉邦的做法,大封諸呂為王,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從公元前188年惠帝死去,到公元前180年呂后病逝,8年之中,呂后共在其宗族至親中封了張偃、呂臺、呂嘉、呂產、呂祿、呂通六人為王,呂種、呂平、呂媭、呂他、呂更始、呂忿、呂莊等十余人為侯,再加上其他異姓的親信封侯者共三十余人。這些王、侯之中,除個別劉氏宗族心向劉氏集團之外,其余絕大多數都是呂后的私黨。除此之外,呂后另有一法,就是將諸呂之女嫁給劉姓的王侯,以使呂氏家族永遠興旺下去。劉邦的兒孫趙幽王劉友、趙共王劉恢,均娶呂氏女為王后,朱虛侯劉章、營陵侯劉澤也是以諸呂之女為妻。這些呂氏之女嫁給劉氏王侯之后,也依仗權勢,欺壓丈夫,甚至禍及丈夫。皇族娶呂氏女為妻的,多受呂女的欺凌,如劉友不愛呂氏女,為呂女讒于呂后,呂后便召趙幽王去長安,將他囚禁餓死。趙共王劉恢受呂產女的監視,行動也不自由,后因呂女鴆殺其愛姬使劉恢憤而自殺。劉邦另子燕靈王劉建病死,有一子,呂后使人殺之,使他絕后。只有朱虛侯劉章雖娶呂祿女為妻,但他強項無畏。劉章是齊王劉肥之子,在某次宮廷宴會中,劉章請以軍法監酒,曾斬呂姓逃酒者一人。故此,劉章雖年僅20歲,卻在劉邦諸孫中表現有膽力有作為,諸劉都倚重他。這時候,被呂后立為皇帝的那一位連名字也沒留下來的少年天子,知道自己并不是皇帝的兒子,小小心靈不知利害,說出了 “太后殺我母,我大了以后,一定要報仇” 的話,不料,這位少不更事的小皇帝,就因為這幾句話而送掉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呂后立即把他囚于永巷,對外宣布小皇帝生病,不準周圍的侍臣接近他。后又將少帝幽殺,立惠帝另一假子常山王劉義為帝。 呂后八年(前180)七月,年近七旬的呂后病勢漸重。她預感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也清楚劉氏集團決不會甘于屈居呂氏集團的統治之下,她死之后必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因而精心地為她家人做了應變的準備。她任趙王呂祿為上將軍,統帥北軍; 梁王呂產領南軍。漢朝的軍制,京城的禁衛軍分南軍、北軍,南軍掌衛戍宮城,北軍掌衛戍京城。這樣便控制了京城和宮廷的衛戍部隊,以防兵變,并且告誡呂祿、呂產說: “呂氏封王,大臣都不平,我若死,皇帝年幼,恐大臣生變,你們必須掌握兵權,保衛宮城,千萬不要脫離軍隊,而為人所制。” 而且沒有忘記以呂產為相國,以呂祿女為帝后,為鞏固呂氏的權力做了最后的努力。 公元前180年,呂后崩,果然劉邦長孫齊王劉襄自山東發兵,同時使用計謀,誘使瑯玡王劉澤與之聯合。兩諸侯王的聯軍一面猛烈地攻擊呂產的封國濟南,一面遣使遍告劉姓諸侯王,聲討諸呂之罪,要求共同發兵討伐呂氏集團。呂產得到齊王發兵的消息后,馬上命令灌嬰率大軍東向迎敵,而效忠劉氏的灌嬰遲遲不進。此時呂祿又中了周勃、陳平的計謀,為保全自己,交出了兵權。這時候,呂產還不知道呂祿已離開北軍,打算入據未央宮發動政變,穿上龍袍,以號令于天下,當即被衛齊阻止,不得入內。呂產一邊在宮外徘徊,一邊思謀對策。恰在此時,周勃與劉章率兵入宮,正碰上呂產等人,雙方一場激戰,呂產被殺死,接著發兵分路捕殺諸呂在京師的宗族,呂祿、呂通均被誅殺,呂媭被笞殺,張偃的魯王之位亦被廢掉。盡殺諸呂和呂姓宗親及惠帝所生之假子四人。接著,陳平、周勃又遣劉章以諸呂被誅告齊王,令齊軍撤退回國。就這樣,以周勃、陳平為首的劉氏集團,幾天之內,通過一場宮廷政變,便痛快淋漓地掃蕩了呂氏集團,迎劉邦另子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漢文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