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英雄不怕出身低,也有人說:紅梅出寒地,貧家多英才。只是有的人未必能曉得。包括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名將,有時也只曉得狗眼看人低。名將韓信在項梁項羽那里,就曾遭受到這樣的冷遇。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個打醬油的。 那時候項梁手下英雄齊備,比如陳平、韓信,當然還有范增。武將更多,季布鐘離昧龍且英布等人,在當時這樣的人打天下應該綽綽有余,只是項梁叔侄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善于挖掘屬下的潛質。 當時項羽大敗了秦軍李游部,李游是秦國丞相李斯的兒子,項梁叔侄自以為天下事定矣,便每天縱酒狂歡。韓信當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自由讀了很多兵書,就想著不如趁機勸阻,也好讓自己出一下名。同樣如果項梁叔侄戰(zhàn)敗,自己也沒有什么好處,于是闖進大帳,縱意高談:我聞驕兵必敗,如此不加節(jié)制,破綻百出,況且軍紀敗壞,士兵公然索取百姓財物。元帥只知道飲酒狂歡,不關心士卒,一旦和敵人再度開戰(zhàn),該當如何?況且秦軍守將章邯,乃是名將,頗會用兵,元帥豈不是自掘墳墓?項梁大怒:我主張兵貴神速,這幾天先讓士兵放松一下,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讓他們痛痛快快的玩玩,才能更好的打擊敵人。爾乃吾之鼠輩,有何見識,如今我們大舉獲勝,休得啰唣。 韓信一見項梁如此做派,知道自己投錯了主人,可他確實不想看到項梁慘敗,頓了頓又說:元帥,兵法云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我軍守城松懈,將驕兵惰,萬一敵人來偷營,該如何抵擋。項梁一見一個小士兵居然敢如此托大,說道:來人,拉出去砍了。范曾苦勸,最后重則四十軍棍。不相敵中有我,我中有敵,韓信被打,恰好被章邯手下探子知曉,章邯笑道:可見,項梁不納忠言,也不過爾爾。當夜兵分三路,進攻楚軍大營,項梁果敗。 項梁戰(zhàn)死之后,士兵們擁戴項羽,和項梁類似,項羽也是個剛愎自用的人,韓信出過很多計策,不過當時項羽自以為匹馬縱橫天下,無人能及,哪里把小小的韓信放在眼里。盡管韓信很有韜略,可項羽始終不正眼瞅他,最后封韓信做了執(zhí)戟郎中,就是給自己站崗放哨的。 當時天下群雄并起,韓信知道自己在這里也沒有什么大作為,再加上項羽殘暴,殺掉投降的秦軍二十萬,而且賞罰不明,于是找了個機會,偷偷的溜走。韓信不久就投奔了漢王,開始仍然被人看不起,后來遇見了夏侯嬰,再后來遇見了蕭何,于是二人推薦劉邦,韓信是天下國士,舉世無雙,不可小覷,反復推薦,甚至鬧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劉邦方才重用,拜韓信為大將軍,從此韓信再也不是打醬油的,為劉邦掃平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