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所為何? 不少人在就診過程中經常會聽到醫生跟病人說忌食“發物”?!鞍l物”一說在我國民間流傳久遠,亦廣泛記載于古今中醫醫籍中。在中醫藥文獻里,常能看到“忌口”“忌發物”等字樣,那么到底什么是——發物呢?《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總結了食物忌口的一般原則:“五味所禁: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是謂五禁,無令多食”。提示了日常飲食與疾病變化的密切相關。而“忌口”及飲食禁忌等皆可為今日所言之忌“發物”。 一 為何有“發物”之說呢? 中醫認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本身特有的性味所決定的,這就是食物的“食性”?!鞍l”有發出、升發、表現、暴露、打開、發散等含義,“物”指物品,這里可理解為食物。發物是進食常規用量即可使人體發生某種異常反應的食物,說明此類的食物有誘發疾病或加重疾病的作用。目前還沒有權威系統科學的研究,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某些動物性的食物含有些許激素,導致我們體內的機能亢進或者代謝紊亂。比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會誘發感染擴散,引起舊病復發。 2.會引起過敏?!鞍l物”中如雞肉、蛋白等食品,可成為過敏源從而導致人體發病,例如蕁麻疹、皮炎、濕疹等。還有像海鮮類食物本身含組織胺可以導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等,引起過敏反應,誘發皮膚疾病。有的人高敏反應明顯,可能對于谷物都可能產生過敏。 3.刺激性比較強烈的食物。如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酒、蒜、蔥等食物可以通過酒精或者難以揮發的刺激物質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會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者病情遷延難愈。 總的來說,當人的體質處于某種特殊狀態,或患某些疾病時;或人體服用某種藥物以后機體的應急和內環境發生改變,因此食用平時無反應的食物就引起新的疾病,這個食物就成為發物。 二 發物有哪些? 根據產生疾病的情況,有些發物將直接引發疾病或者引起病情加重,還有些發物會引起過敏性反應。現在醫家常根據致病特點把發物分為:發熱之物、發風之物、發濕熱之物、發冷積之物、發燥之物及發動血之物及發滯氣之物。 發熱之物:具體指可以使人體產生熱性現象的食物,如蔥、姜、韭菜、羊肉、牛肉等溫熱辛辣易助熱上火的食物。這類型的發物對于本身熱性體質、陰虛火旺的患者來說是不合適的,但對于寒性體質患者來說,具有驅除體內寒氣的作用。 發風之物:如海鮮、魚、蝦等易使人生風、疾病擴散、加重皮膚病變(如蕁麻疹、濕疹、丹毒、瘡癰疔癤等)的食物?;颊呋加羞^敏疾病的不適合食用,另外海鮮對于痛風患者來說,屬于發物,食用需謹慎。 發濕熱之物:這類食物影響脾的運化,助濕化熱的食物,如肥甘厚膩諸物。中醫講“甘能令人中滿” “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會影響脾胃功能,油膩易生濕熱,而產生疔瘡。一般來說,痰濕體質的人一般身材偏胖,多易困倦,舌苔多白膩。因為這種濕熱之類的發物較難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濕滯,引發脾胃不適和其他癥狀。 發冷積之物:具有寒涼的特性,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脾胃、心肺、肝腎等臟腑陰寒加重而導致泄瀉、冷痛、咳嗽、胸痹等病癥,如西瓜、柿子、雪糕等寒涼食品。 發動血之物:多具溫熱性質,如血熱上沖的衄血、吐血、咯血,或血熱下注的痔瘡、月經過多、血尿等。具有活絡動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圓、羊肉、狗肉、燒酒等。雖說吃山楂開胃,但生山楂開胃活血,可誘發流產,所以妊娠期間山楂就是活血化瘀的動血發物。 三 如何預防“發物”致病呢? “發物”應當因人而異,“忌發物”亦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一種食物對于某人或某種疾病是否為“發物”,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疾病的不同性質而確定,并在中醫“三因制宜”理論的指導下,辯證的角度來確定“發物”的范圍。 看待 “發物 ”應一分為二。發物能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 但另一方面由于發物具有的催發或誘發作用。食療上還用于治療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暢,使用蘑菇、竹筍等發物,可起到助其透發、縮短病程的作用。又如多食海腥發物以催發牛痘等,都是利用發物的透發作用。發物禁忌在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都具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發物也是食物,適量食用對大多數人不會產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適,只是對某些特殊體質以及與其相關的某些疾病才會誘使發病。 雖為“發物”,但在“因人制宜”的理論指導下,于實際應用時把握其靈活性,若用之得當,亦可對其他患者或病癥發揮其有益的作用,更好的為治病養生服務。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傳統醫學深入細致的研究,人們對 “發物 ”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清楚。傳統醫學中的精華將得到發揚光大。 文章同步來源:安中neifenmi |
|
來自: jiahengqin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