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腎好不好,看身體汗怎么出 中醫常說,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過多會耗氣,傷及津液而損心血。 1、手心腳心出汗多 《傷寒明理論》 指出,“多由脾胃濕蒸,旁達四肢手足所致。”這種出汗一般是脾胃、腸道不適的表現。 2、頭面部出汗多 這種情況屬于氣虛。頭頂出汗,宜滋腎清肺。每當吃飯時,就頭汗淋漓,身體發熱,這種要以瀉胃火為主,多吃新鮮蔬菜。也有人是因為濕氣太重,額頭部位愛出汗,平時要多吃利水排濕的食物。 3、白天動一動就大汗 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 4、半夜出汗多 這種情況多見于50歲左右的中年人和65歲以上的老人。睡著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盜汗”。這些人常有失眠、手腳心熱、心煩等特點,多為腎陰虛而肝火旺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