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家譜大全 1、出自姬姓,以國為氏。周太王古公建周國,晚年欲傳位于三兒子季歷,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自動讓賢,遠到江南,以農為業。后由太伯建立勾吳國。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改國號為吳。后被越國所滅,其王族子孫便以吳為姓。 2、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虞舜乃其領袖,他的后代因虞吳音近而姓吳。 3、相傳為上古顓頊帝(高陽氏)時吳權的后代。 4、夏代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后為吳氏。 吳字是象形字,據《說文解字》:吳者,嘩也。古時先人在狩豬時,發現大獸后,一邊奔跑,一邊回頭呼喊。這種大呼大叫的動作形象一個“吳”字。這種人,當時就叫吳人。吳人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有個大臣叫吳權,黃帝的母親叫吳樞。上古時吳人及其源流已無可考。今天的吳姓及其源流是清楚的,與上古的吳人不是同一回事。 郡望:吳姓郡望主要有延陵郡、濮陽郡、渤海郡、陳留郡、吳興郡、汝南郡、長沙郡和武昌郡等。 延陵為故邑名,即今江蘇常州市,西晉分曲阿縣始置縣,治所在今江蘇丹陽西南。 濮陽郡為晉咸寧時改東郡置國。治所在濮陽,西晉末改為郡。 陳留郡為西漢設置,治所陳留(今開封東南),北魏移至浚義(今開封市西北)。 吳興郡為三國時設置,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南)晉義熙初移今吳興。 汝南郡為西漢初設置,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 武昌郡為公元二二一年,三國吳孫權把原來的江夏、豫章、廬陵三郡之地分出一部分而設置,范圍大約今湖北省武漢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帶地區。 吳姓的圖騰是句芒玄鳥圖騰,像是掛起來的一支鳥,表示吉祥、富貴。 泰伯始祖,至德名揚;大吳吳氏, 福澤綿長;家風淳厚,光大發揚。 社會為先,國家至上;教子務嚴, 健康成長;耕讀傳家,造就棟梁。 恭親敬老,勤儉溫良;夫婦和睦, 尊兄敬長;友愛兄弟,孝順爹娘。 上善若水,行止有方;熱心公益, 吳氏宗親點擊加入吳氏總群 友鄰相幫;注重道德,正正堂堂。 自強不息,齊家興邦;承我族德, 光我郡望;同心協力,源遠流長。 吳氏會徽:形似梅花,象徽吳氏受始祖泰伯公發祥地在渤??っ坊ü?。五片花瓣由五個吳字組成,寓意五大洲,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吳氏子孫心連心,手牽手,團結一致,同舟共濟。 中文名:泰伯 又名:“句吳” 民族:華夏族 主要成就:開發江南,成就周天下和吳國 時代:商代 尊稱:“江南人文之祖”、“三讓王”、“至德先圣”。 為了姓吳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