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慎、濊貊(huì mò)和東胡被稱為古代東北三大民族。肅慎是女真族的前身,女真族是今天滿族的前身。濊貊被后來的女真人同化,也成了女真民族的組成部分。 東胡,早在商朝時期就有活動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東胡在燕國和趙國北部,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燕國和趙國不堪忍受東胡部落的騷擾,紛紛出兵反擊東胡,東胡大敗,逐漸走向衰落。 秦漢之際,匈奴勢力迅速崛起,匈奴的冒頓(mò dú)單于擊敗東胡,東胡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退到烏桓山的東胡部落稱為烏桓,退到鮮卑山的東胡部落稱為鮮卑。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 東漢末年,曹操親征烏桓,在白狼山(今天大連市的大黑山)擊敗烏桓,斬殺了烏桓的蹋頓單于,烏桓徹底衰落。 烏桓衰落后,鮮卑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南北朝時期,占據(jù)今天蒙古高原的柔然與統(tǒng)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zhàn),試圖征服對方,但都未獲得成功。 公元6世紀中葉,突厥崛起,聯(lián)合高車國共同打擊柔然。柔然招架不住,它的南支逃到了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qū),成為室韋的祖先。室韋與契丹出于同源,以興安嶺為界,南邊是契丹,北邊是室韋。室韋,就是蒙古族的前身。 在《舊唐書》里,室韋又被稱為蒙兀,意思是“永恒跳動的火焰”。后來,蒙兀分成了很多部落,其中有一個部落叫做蒙古部。“蒙古”一開始只是一個部落的名稱,后來成吉思汗完成了草原的統(tǒng)一之后,“蒙古”就成了草原上所有部落的總稱,這里的居民都被統(tǒng)稱為“蒙古人”。 在公元7世紀以前,蒙古族先民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一帶,后來西遷到了鄂嫩河上游不爾罕山(今天蒙古國的肯特山)和克魯倫河一帶,并在這里繁衍生息。 關于成吉思汗家族的起源,有一個美麗的傳說:蒙古人的先祖曾與別族相攻,部族因此遭受了滅頂之災,只剩下男女二人遁入空山。之后,這對男女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叫捏古思,次子叫乞顏。乞顏的后人中有男女二人,男的叫孛兒帖赤那,是一只受到上天眷顧的蒼狼;女的叫豁埃馬闌勒,是一只受到神靈庇佑的白鹿。夫妻倆渡過大湖(今天的呼倫湖),西遷來到了斡難河源頭的肯特山一帶的草原地區(qū)扎營住下。 孛兒帖赤那的兒子是巴塔赤罕。 巴塔赤罕的兒子是塔馬察。 塔馬察的兒子是豁里察兒蔑而干。 豁里察兒蔑而干的兒子是阿兀站孛羅溫勒。 阿兀站孛羅溫勒的兒子是撒里合察兀。 撒里合察兀的兒子是也客你敦。 也客你敦的兒子是挦鎖赤。 挦鎖赤的兒子是合兒出。 合兒出的兒子是孛兒只吉歹蔑而干。 孛兒只吉歹蔑而干的兒子是脫羅豁勒真伯顏。 脫羅豁勒真伯顏的兒子是都蛙鎖豁兒、朵奔蔑而干。 朵奔蔑而干的兒子是不古訥臺、別勒古訥臺。 朵奔篾而干死后,他的妻子阿闌豁阿又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不忽合塔吉、不合禿撒勒只、孛端察兒(成吉思汗十世祖)。 至此,蒙古氏族始分為兩大類,一般的蒙古人(迭列列斤)和純潔的蒙古人(尼魯溫)。尼魯溫的意思是腰,意思是天神借著阿闌豁阿純潔的腰部生出的后代。 因為阿闌豁阿在沒有丈夫的情況下又生了三個兒子,所以她之前的兩個兒子不古訥臺和別勒古訥臺議論暗中議論自己的母親,被阿闌豁阿察覺了。有一天,阿闌豁阿讓自己的五個兒子并排坐下,給了他們每人一支箭,讓他們折斷,五個兒子都輕松地將箭折斷。 阿闌豁阿又將五支箭桿束在一起,讓他們折斷,五個兒子誰都沒能折斷。于是,阿闌豁阿說道:“我的兒子別勒古訥合、不古訥臺,你們倆都誤會我了!每天夜里都有一個神人來到我的房間,用手撫摸我的肚皮,然后我就生了這三個兒子。其實,這三個兒子是我跟神所生的孩子,所以你們不要亂發(fā)議論!” 阿闌豁阿接著說:“我的五個兒子,你們都是從我的肚皮里生出來的。如果你們像剛才五支箭般的,一支、一支地分散分開,你們每個人都會像單獨一支箭般的被任何人很容易地折斷。如果你們能像那束箭般地齊心協(xié)力,任何人也不容易對付你們!” 這就是阿闌祖母五箭訓子的故事。沒過多久,阿闌豁阿就去世了。 阿闌豁阿死后,兄弟五人就要分家產(chǎn)。別勒古訥臺、不古訥臺、不忽合塔吉、不合禿撒勒只分到了一份家產(chǎn)。他們認為孛端察兒愚弱,不把他當親人看待,還把屬于孛端察兒的那份家產(chǎn)也瓜分了。 既然哥哥們這么不待見自己,孛端察兒也不愿寄人籬下,就騎著一匹禿尾巴馬離開了家,來到巴勒諄阿剌勒這個地方,搭了個草棚住下。 安頓好之后,孛端察兒看見老鷹捉野雞吃,便拔取自己那匹禿尾巴馬的尾毛,做成套子,把老鷹捉住了。從此之后,孛端察兒和老鷹形影不離。 從都亦連山后面,順著統(tǒng)格黎克小河遷移來了一群人,孛端察兒到那群人那里放鷹捕獵。白天,孛端察兒向那群人索取馬奶吃,夜晚回到自己的草棚里住宿。 孛端察兒離家出走之后,他的哥哥不忽合塔吉良心發(fā)現(xiàn)了,就順著斡難河去尋找自己的弟弟孛端察兒。不忽合塔吉向順著統(tǒng)格黎克小河遷移來的那群人詢問自己弟弟的下落。 那群人說:“有那樣一個人與你所詢問的相似,他還有一頭鷹。他每天到我們這里來喝馬奶,然后就去了,不知道他夜里住宿在那里。但見西北風起處,他放鷹捉住的野鴨、雁的翎毛,像雪片似的飄散,被風刮來,想必他就在這附近處吧!現(xiàn)在到了他來的時候了,請你稍等一會兒。” 稍過了一會兒,有個人溯統(tǒng)格黎克小河而來。走近來時,果真就是孛端察兒。不忽合塔吉見了,認出自己的弟弟孛端察兒。兄弟見面,抱頭痛哭。之后,兄弟倆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兩人在騎馬回去的路上,孛端察兒對哥哥說:“剛才在統(tǒng)格黎克小河上住的那群人,沒大沒小、不分尊卑、上下,是容易制服的一群人,咱們可以把他們?nèi)繐飦碜鑫覀兊呐`!” 不忽合塔吉同意了。于是,兄弟倆回自己的老營召集人馬,準備襲擊給孛端察兒馬奶吃的這群牧民。孛端察兒接近了這群牧民的營帳,然后捉住了一個懷孕的婦人。問明情況后,兄弟們聯(lián)手把那群人俘虜了,獲得了馬群、食物、屬民和奴婢。 孛端察兒看上了之前被他俘虜?shù)脑袐D,就娶她為妻。那個孕婦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札只剌歹。這個兒子并不是孛端察兒的親兒子,而是孛端察兒的孕婦妻子跟之前的丈夫所生的,孛端察兒把札只剌歹收為養(yǎng)子。后來,孛端察兒又生了三個兒子:巴阿里歹、林失亦剌禿合必赤(成吉思汗九世祖)、沼兀列歹。 林失亦剌禿合必赤的兒子是蔑年土敦(成吉思汗八世祖)。 篾年土敦死后,留下了遺孀莫孥倫和七個兒子:合赤曲魯克(成吉思汗七世祖)、合臣、合赤兀、合出剌、合赤溫、合闌歹、納臣把阿禿兒。 這時,草原上另外一個部落札剌亦兒部因為反抗遼國,遼國派大軍征剿。札剌亦兒部打不過遼軍,逃到了蒙古部落的地界上,跟莫孥倫一家人發(fā)生了沖突。在沖突之中,莫孥倫和六個兒子都被札剌亦兒部的人殺掉了。 莫孥倫小兒子納臣把阿禿兒入贅到了岳父家,所以逃過了一劫。合赤曲魯克的兒子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被人藏在柴火堆里,也得以幸存活,蒙古民族差一點遭到了滅頂之災! 后來,海都打敗了札剌亦兒部,報了血海深仇。 海都的兒子是伯升豁兒多黑申(成吉思汗五世祖)、察剌孩領忽。 伯升豁兒多黑申的兒子叫屯必乃(成吉思汗四世祖)。 屯必乃生了九個兒子,第六子叫合不勒(成吉思汗三世祖)。 合不勒生了七個兒子,次子叫把兒壇(成吉思汗的祖父)。 把兒壇生了四個兒子,三子叫也速該。也速該的長子叫孛兒只斤-鐵木真,他就是天之驕子——成吉思汗! |
|
來自: 青青i43vizd9qb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