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1. 回想你職場中的跳槽,你是否清楚每一次跳槽的真相呢?
2. 你是情緒驅動型跳槽,還是需求驅動型跳槽呢,你明白嗎?
【閑聊】
跳槽,似乎每一次都是需求驅動型的,但細想一下的話,其實十有八九都是情緒驅動型,歸根結底更是兩者混合型。那么,職場中跳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聊一聊,如下四個真相:

1. 其實是受不了公司的現狀了---不是忍到萬不得已,決不會出此下策。這樣的跳槽,看似是為了找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公司的需求,其實是情緒積累爆發的結果。沒有什么合理不合理,至少你是有所忍讓了,又不是一開始就表現的不醒事、胡攪蠻纏,所以沒必要再這么忍受下去。現狀不但影響著自己職場的情緒,還變相地耽誤自己職場的發展,因此,跳槽是有必要的。

2. 其實是對現有的工資不滿了---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見的原因。要么以此為借口,影響著本公司給自己漲了工資,要么從新在職場中找到了符合自己意愿的公司。但好多人都是不經策劃,非常隨意性地就向原公司提出了跳槽的看法,有點押寶的意思。這樣看似會占到很大的便宜,其實成本是最大的,時間和選擇成本的加大將會影響著你與下一個工作的融合。

3. 其實是對某個同事有意見了---有人跳槽,就是為了逃避原公司的某個同事(或領導、或老板),這在職場中無可厚非。畢竟是要長期一起共事的,那些糾結心理特別強的人就受不了這個,所以他們寧愿以跳槽的方式來躲避他們不想見的人。這是絕對的情緒化跳槽,當然如果自己可以做到客觀公正又切合實際的話,也是給自己會帶來好處的。

4. 其實想在職場更上一層樓了---這是想讓自己在職場中高升最快的方法途徑之一,因為在原公司晉升,除非你即有超高的工作能力,又有超好的職場運氣,那么晉升或許也會快一些,但依舊比不上通過跳槽的方式來實現職場上的飛躍。不過,這個行為也是需要提前做好規劃的,不是一拍腦瓜,就可以擼起袖子蠻干胡干了。有多少人因為這,在職場中失去了晉升加薪的機會!

【總結】
不管是情緒驅動型跳槽,還是需求驅動,只要自己明白了跳槽的真相,又能為這個真相承擔一些責任,那我們在職場中的跳槽就是合理、正常的。不能為了跳槽而去跳槽,所以在每一次跳槽之前,我們就要弄明白我們跳槽的目的是什么,又是什么驅動了我們跳槽的野心。弄清楚這些以后再去考慮,這個槽值不值得跳,又該如何去跳,這樣會不會更有的放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