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很多同學在學習時養成的不好習慣還有以下3點:
做題時習慣翻閱參考資料
距2019年10月考試還有 31 天 備戰10月自考很快就進入最后的關鍵時間,但由于很多小伙伴都是上班一族,工作和學習無法完全兼顧好,在備考時總會有某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今天,自考君要跟大家說一個很多同學都會忽視的問題。 01 做模擬試卷或往年試題是很多考生輔助教材復習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做題時,考生往往重視簡答題、論述題等“大題”,而忽視選擇題、填空題。 02 選擇主攻簡答題、論述題,因其每題的分值較大,難度較高,而認為選擇、填空等小題分值小,答錯幾道無所謂,還認為這類題目難度較小,甚至有希望“蒙對”,因而有些考生在做模擬題時,直接跳過了“小題”部分。 03 雖然這些小題每道題目的分值較小,往往只有一兩分,可由于題量較大,考生如果在小題上錯誤頻出,也將失去很多分數,不少考生在填空、選擇題部分所失分數與簡答、論述題中的失分相差無幾。而對于那些就差幾分及格的考生而言,往往就是一兩道“小題”出錯導致最后沒能及格。 04 對于很多課程而言,試卷的命題分布特點與考試大綱有著密切關聯。比如一些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的重點知識,往往以分值較高的大題形式出現,而要求考生了解的知識點以及一些零散的知識內容,則往往以小題的形式出現。但也有很多重點知識會穿插出現在不同的題型當中。 05 因而只重視“大題”中經常出現的知識內容,則會讓考生對教材知識體系的把握出現疏漏。通過做模擬試題復習最重要的目的是查缺補漏,而選擇題、填空題覆蓋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書本內容。考生對這類題型也應有所重視,對小題也要做專門的復習。 06 對于應該如何復習“小題”,自考君認為,在復習這類小題時,也要注意對正確答案靜心分析,從根本上搞清答案在課本上的位置,以及與之相關的題目。對于時間性、概念性或是人物性的選擇、填空題,則要將整個事情了解清楚。其實很多選擇、填空題只是同一個問題的不同問法,只有掌握了整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才能從容應對。 此外,很多同學在學習時養成的不好習慣還有以下3點: 做題時習慣翻閱參考資料 數學,忘了公式看一眼資料;英語,忘了語法看一眼資料……最后總是要對著書上的知識點才能把題做出來,可是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不會,不知不覺就養成了依賴資料的壞習慣。 這其實和開卷考試是一個意思,解決的問題都是一時的,而不是徹底的。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把該記的知識點記在腦子里,這樣做起題來才會思路清晰。 當然了,一開始難免不能記住全部知識點,可以翻書,但要通過復習加深度知識點的記憶,逐漸做到“閉卷”答題。時間久了,自然會有進步。 只顧埋頭做題,沒有自主思考 很多童鞋會出現成績忽高忽低的現象,這就有點像“瞎貓撞上死耗子”,成績高的時候是因為恰巧遇到了自己會的題,而遇到不會的就不會融會貫通。 有很多學科,比如數學是一個很講邏輯的學科,只有自己去思考了,才能真正掌握知識,而不僅僅是死背書。 很多學科的考核都是對知識點的運用,只有徹底理解這些知識點,再去解題,才能鞏固知識。因此學習和答題時,要學會去分析這個題是在考哪個知識點,每個題之間有什么聯系和異同點。 學會整合分析知識點,自然就有了思路,以后遇到相同的問題才會順暢。思考得多了,印象就會深刻,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當然,在學習之外,也要知道“思考”的重要性,讓自己成長為一個真正有獨立自主思考的人。 做事毛毛躁躁,會的也答錯 不知你是否也曾因性格比較急躁,做事情圖快,考場上看到自己似乎會的題,就急于下手,結果本來能做對的題目最后卻沒得分。 做題時要認真沉著,多看幾遍題目,尤其綜合類的大題。細心地分析題目,有條理地列出答案才會萬無一失。 這是一個以小見大的問題,做事急躁的人在社會上也常常容易吃虧,所以要從小開始培養,從做題開始培養,讓自己改掉急躁的毛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