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律師的故事里可以看到很多次勇敢的選擇: 從醫8年之后,選擇讀研,考司法考試; 在三線城市一切都穩定成熟之后,切斷原有的資源去上海從頭開始; 原本是溫柔如水的性格,但選擇了刑辯專業,專注而堅持。 在她的故事里,可以看到女性的生命能量,果敢、智慧、專業; 感謝這樣誠懇明麗的故事,相信在閱讀中,會有能量被傳遞。 青青若 - 即刻加入精英青年律師社群 約采微信 banlishaorou711 在從事律師職業之前,我做了近八年的護士。 工作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生活越來越安逸了,但這不是我想要的。 在工作之余我喜歡看TVB的律政劇,看女律師在法庭神采飛揚、口若懸河,經常被律師成功辯護案件的喜悅所感染,也開始想象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他們那樣,作為一名律師在法庭上為正義而辯。 經過深思熟慮,我決定棄醫從法。 這一重大決定意味著我要跳出舒適圈,意味著我要放棄事業單位穩定的工作與相對可觀的薪水,也意味著一切都將不確定了。 為了開始我的律政夢,我重新踏上了學習的征程,于2005年考取了華東政法大學的在職法律碩士。 2006年4月在父母不解的眼神中,我毅然決然地遞交了辭職報告,并于同年通過了司法考試,實習期后便開始了律師職業生涯。 2012年6月,我與兩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在江蘇老家創辦了一家綜合性律所,經過兩個月的緊張籌備——江蘇理高律師事務所在同年8月正式成立了。 2013年我去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刑事辯護高級研修班學習,對刑事辯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意識到要在三線城市走刑事辯護專業化困難重重,于是燃起了“到大城市去發展”的念頭。 雖然那時律所的一切運營都已步入正軌,伙伴們的事業也都蒸蒸日上,但因為有了走專業化道路的執念,有好友的鼓勵,我便開始籌措去上海的行程。 2014年6月我從理高所退出合伙只身一人獨闖上海灘。 來到上海一切從零開始,我做了兩個切割:一個是從熟悉的城市到陌生的城市舍去原有的業務資源;一個是將刑事業務以外的業務全部舍去不再辦理,從此開啟了我刑事辯護專業化的人生,截止到目前一直在刑事辯護的路上癡癡地狂奔著。 我知道很多人對我的選擇是不理解的,“只做刑事辯護,還在一個陌生城市做,瘋了吧”,但我依然堅持自己的選擇--義無反顧地走刑辯之路。 近幾年刑事專業所的相繼設立、大中型律師所刑事部的組建都恰恰證明,刑事辯護專業化道路是一條越走越寬的路。 在專業精細化發展的趨勢下,近年來我也逐漸將職務犯罪、毒品犯罪、金融犯罪辯護作為自己的執業領域。 承辦了一些相對成功的案例,例如某省高法、高檢院督辦的某濫用職權、受賄罪案會見當事人40次左右,撰寫偵查、審查起訴階段、一審辯護意見、數據比對表、事件比對表等各類文書近30份。 通過有效的審前辯護,在開庭前公訴人變更起訴減少涉案數額、在庭前會議上爭取當事人立功的認定、一審中辯護意見得到承辦法官的高度認可,在宣判前為當事人爭取取保候審,同時也為當事人爭取到較輕的刑期。 術業有專攻,刑事專業化首先只做刑事業務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這里的專業化不是說只做刑事業務就是專業了。 刑事領域知識多、罪名多、司法解釋多、還有各類會議紀要等,熟悉基本的實體和程序法法條,只是最基本的技能。 很多案件可能涉及刑民交叉、刑行交叉的問題,還有一些新型案件發生,可能涉及計算機網絡等,我們不可能都精通計算機,這就需要我們有專家庫,由專家來指導我們辦案。 所以一名刑辯律師不能是只知道刑法、刑訴法的律師,還要有心理學、醫學、數學、金融、計算機、化學、環境學等廣博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還要建立律師團隊的專家庫,以能找準案件的辯點,力爭做到精細化、精準化辯護。 對于喜歡的事情我一定會堅持去做,我喜歡不斷去挑戰、突破自己,看看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 對于刑事辯護,我是熱愛和深愛的。 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在執業過程中我也沒有放棄過學習,積極報名一些學術講座和沙龍、論壇以及辯護技能培訓班。 在不斷輸入的同時也積極地輸出。我先后在北京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政法學院等多所高校講授刑事辯護技能的相關課程。還擔任了上海市第一屆、第三屆大學生模擬法庭大賽的評委。 積極撰寫原創文章,在2019年1月至8月期間我撰寫原創文章4篇,和助理合作撰寫了大數據報告8篇。 無論是學習、寫作還是授課,于我而言都是成長和進步。 都說人生有兩大風險:生病和坐牢。 所以,來找我的委托人的心情都是非常糟糕的。 要成為一名好的刑辯律師,不能是只知道辦案的機器,還需要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要懂得尊重當事人、要有悲憫的情懷、更要懂得理解和體諒他們的心情。 在辦理的案件中我會對當事人進行多次會見,多會見可以建立信任,可以安撫嫌疑人的情緒、在生日、節日帶去問候,盡管他們失去了自由他們通常都很敏感,并且比我們普通人更希望得到尊重。 同時一個人身陷囹圄時,本能地會懷疑和抵制一切,要通過多次會見建立信任,以便于進一步溝通好案情。 有些當事人開始和律師是陌生的,在未建立信任基礎時他們通常有所顧慮,不愿與律師交心談話,當信任你之后才會有良好的溝通。 作為一名專業從事刑事辯護的律師,長期與不同性格、不同職業、不同經歷的當事人接觸。 在工作中通過傾聽當事人及委托人的傾訴,讓我得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感悟他人所經歷的斑駁復雜的人生,體味個中冷暖與酸甜苦辣,也更加明白,這個現實世界充滿了太多誘惑和困惑,也充滿了太多無奈和辛酸。 執業越久越覺得,除了案件之外給暫時失去自由之人以溫暖、慰藉甚至人生的希望,這或許才算真正完成了辯護的工作。 每個人都有她自己的性格,我覺得沒有統一衡量的標準。 生活中我很愛美,喜歡買漂亮衣服喜歡化妝。很多人見我第一眼容易誤會,說我不像律師,但是我一開口,他們便自然而然地意識到我是一名刑辯律師。 多年前,我接受律所指派擔任涉嫌開設賭場罪一案當事人的辯護律師,第一次去看守所會見他,由見面第一眼的直覺告訴我他是不信任我的,直到最后聽完我對其案子的分析,他說我思維敏捷且強勢,最重要還說我“你如此強勢,你老公怎么過哦”,我說這是我工作方式和態度,生活中我當然還是一個溫婉的女子哈。 前些天遇一剛認識不久的朋友,她說你這么溫柔怎么看都不像律師啊,更不像刑辯律師,我說那是你沒有看見法庭上的我。 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我認為生活中女律師也應該有柔美的一面,在工作中該有霸氣的時候一定要用專業度讓自己霸氣。 記不得何時戀上咖啡的,大概是執業之初,加班熬夜時。 八年前我又戀上茶,從此和它倆結下良緣。 工作之余,我很享受在咖啡廳聽著輕音樂看著書靜靜地思考、很享受在茶莊喝茶聊天去了解不同階層人的生活。 咖啡的香氣讓人沉醉,苦澀是真正的回味;好茶是情,品味的是三起三落的人,愈久愈甘醇。 八年的從醫經歷,十二年的律師生涯,如今我的身上已經深深地烙上了律師印記。 我也深深地明白醫護人員與律師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在挽救他人的生命時都具有同樣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不能一味以對方是所謂的好人或者壞人而區別對待,我們同樣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 雖然刑事辯護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依然心存希望、永遠前行在刑辯路上。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