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 黃昏轉燭螢飛沼,白日褰簾水在簪。 聲和細管珠才轉,曲度沉煙雪更香。 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干。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樹作帷屏陽景翳,芝如宮闕夏涼生。 甲子已過千歲鶴,儀容方稱十年童。 煙塵永息三秋戍,瑞氣遙清九折河。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 漸老可堪懷故國,多愁翻覺厭浮生。 雪中放去空留跡,月下牽來只見鞍。 日回禽影穿疏木,風遞猿聲入小樓。 遠岫似屏橫碧落,斷帆如葉截中流。 卻指容顏非我相,自言空色是吾真。 重城柳暗東風曙,復道花明上苑春。 畫閣晝開遲日畔,禪房夜掩碧云中。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曉日浸東山。 懸蘿弱筱垂清淺,宿雨朝暾和翠微。 鳥訝山經傳不盡,花隨月令數仍稀。 直疑松小難留鶴,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橋牛笛近,日銜村樹鳥行分。 遙山帶日應連越,孤雁來時想別秦。 逼真但使心無著,混俗何妨手強抄。 紅躑躅繁金殿暖,碧芙蓉笑水宮秋。 銀河旌節搖波影,珠閣笙簫吸月華。 生來未藉東風力,老去能添晚節香。 自古最先標瑞牒,有誰輕擬比楊花。 分營夜火燒云遠,校獵秋雕掠草輕。 落葉獨尋流水去,深山長與白云期。 樹隔五陵秋色早,水連三晉夕陽多。 臨崖把卷驚回燒,掃石留僧聽遠泉。 樵客相逢悲往事,林僧閑坐問歸期。 異藤遍樹無空處,幽草緣溪少歇時。 愁連遠水波濤夜,夢斷空山雨雹時。 邊海故園荒后賣,入關玄發夜來衰。 流水遠分山色斷,清猿時帶角聲來。 捧制名題黃紙尾,約僧心在白云邊。 岸傍花柳看勝畫,浦上樓臺問是仙。 晴云稍卷寒巖樹,宿雨能銷御路塵。 云龍出水風聲急,海鶴鳴皋日色清。 石筍半山移步險,桂花當澗拂衣輕。 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棹聲。 入郭僧尋塵里去,過橋人似鑒中行。 閑云一片不成雨,黃葉滿城都是秋。 落日斷鴻天外路,西風長笛水邊樓。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山上群鴉迎客舞,江邊孤雁背人飛。 白云中斷千峰樹,碧漲新添七里灘。 只有陰晴隨箬笠,從無興廢到漁竿。 時看雨歇人歸岫,每覺潮來樹起風。 已被秋風教憶鲙,更聞寒雨勸飛觴。 歸心莫問三江水,旅服徒沾九日霜。 水流亂赴石潭響,花開不知山樹名。 交友會時絲管合,羽觴飛處笑言同。 萬點愁心飛絮影,五更殘夢賣花聲。 樹樹籠煙疑帶火,山山照日似懸金。 鱸魚未得乘歸興,鷗鳥惟應信此心。 漂泊漸搖青草外,鄉關誰念雪園東。 澗險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 千丈松蘿交翠幕,一丘山水當鳴琴。 英雄有恨余湖水,天地忘懷入酒杯。 清宵酒壓楊花夢,細雨燈深孔雀屏。 日長燕子語偏好,風暖楊花體又輕。 客里登臨俱是感,人間送別不宜秋。 風前落葉隨車滿,日下浮云共水流。 未添白發三千丈,又見銅駝五百年。 鴻雁信從天上過,山河影在月中看。 風搖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鱗。 休將薜荔為青瑣,好與玫瑰作近鄰。 千里晚霞云夢北,一洲霜橘洞庭南。 一曲晚煙浮渭水,半橋斜日照咸陽。 休將世路悲塵事,莫指云山認故鄉。 晝夢卻因惆悵得,晚愁多為別離生。 千里暮煙愁不盡,一川秋草恨無窮。 山河慘澹關城閉,人物蕭條市井空。 弱柳未勝寒食雨,好花爭奈夕陽天。 囊底黃金心已冷,匣中寶劍氣猶生。 胸中邱壑畫千本,眼底滄桑棋一枰。 剩有文章媚山水,更無書札到公卿。 樓影半連深岸水,鐘聲寒徹遠林煙。 故人昨日同時吊,舊馬今朝別處嘶。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巖千仞漲波痕。 微動翠蛾拋舊態,緩遮檀口唱新詞。 江鷗自戲為蹤跡,野鹿閑驚是性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