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別上一期的主角四川峨眉山,本期我們一路向東,來到安徽皖南,游覽另一座佛教名山——九華山。安徽一省多名山,從影響力來說,除了黃山,就屬九華山了。 九華山位于安徽南部池州市青陽縣,為一條南北走向的山嶺,這條山嶺的平均海拔不算特別高,約1000米左右,但由于其四周都沒有特別高峻的山脈,九華山就顯得很是奇偉,如一條臥蠶,橫亙在沿江平原與皖南山區的過渡地帶。 ![]() 九華山周邊區位交通 九華山的交通非常便捷,兩條國家高速大動脈——G3京臺高速、G50滬渝高速在其北側交匯,無論從京臺青陽縣下高速還是從滬渝九華山(觀前鎮)下高速,都只要十幾分鐘就到達九華山旅游公路的起點“五溪”,眼前一座牌坊跨越街道,這就是九華山的入口了。 ![]() 九華山旅游公路入口牌坊 沿著旅游公路(五九線)再行駛幾分鐘,就到達景區停車場,停車買票,九華山的兩日游程正式開始。 ![]() 九華山下大愿文化園 首先第一個景區為大愿文化園,這座文化園建在景區主入口不遠,規模宏大,是以地藏菩薩銅像為主體的佛教主題游覽區。本區域需另行購票,從入口至菩薩銅像有2公里長度,背倚九華山山巒主脊,氣勢較為恢弘。園中有多個景點,游覽時長約3小時。 ![]() 大愿文化園地藏菩薩銅像 游覽文化園結束后,乘坐游覽車上山,進入九華山核心游覽區,這里我特別繪制了一幅簡圖,為你展示接下來將要游覽區域的大致布局,好讓你做到未入景區,心中有數。 ![]() 九華山三大區塊布局圖 見上圖,九華山核心游覽區主要分成三大區塊,分別是九華山鎮(九華街);東崖;九華山主峰。其中九華街是先至的游覽區,也是游客集散地,海拔高度約600多米,我們第一天的住宿地就在那里。東崖是九華街東邊的一條山嶺,山脊平均海拔約八百米。這兩個區塊靠的比較近,我們會利用大半天時間游覽完。而主峰十王峰及天臺、花臺組成的游覽區是九華山的山脈主脊,海拔在1000米以上,是我們第二天的主要游覽區域,此刻先按下不表。 游覽車兜兜轉轉二十幾分鐘后,爬上了九華街,這是一座建在山嶺上的市鎮,規模不小。我想表達的是,如果不是特別忙碌的旅游旺季,你在這里不用擔心住宿和餐飲。找好房間,放下行李,接下來整個下午,輕松游玩九華街和東崖兩大區域吧。 ![]() 九華街 九華街形成的年份比較久遠,早年是寺廟佛堂林立,是僧家及香客的匯集形成的,現在多為做生意的商家,亦有不少寺廟分布在街市中,可選擇性游覽。有位于市鎮中心的化城寺;北側的華天禪寺;東側的通惠庵以及北側的地藏禪寺等等。而最大的當屬游覽車剛爬上九華街就看到的祗園禪寺,可做細致游覽。 ![]() 祗園禪寺 而祗園禪寺寺后有一條登山之路,登上山便開始了東崖的游程。 ![]() 九華街及東崖的游線 從祗園禪寺到東崖上的百歲宮,高度落差不到200米,因此對于一般游客,即便是上了一些年紀或者兒童,也不算特別艱苦難攀,即便三步一歇,也要上去吧,畢竟這是九華山一條非常重要的游線。 ![]() 東崖百歲宮 從萬福寺——百歲宮——觀音殿——睡佛觀景臺——東崖禪寺——地藏殿,一條僅有一公里多的山脊游線上,分布有多座寺廟,而且由于山脊線比較修長,這些寺都建立在尖挑的崖壁之上,景觀也非常之好。 ![]() 東崖禪寺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高度不算很高的東崖,卻是與九華山的山脈主脊并行的,你一路沿著東崖走,透過崖邊的樹木,可眺望近在咫尺的九華山主脊。有多個觀景臺稱作九華睡佛觀景臺,為什么這么叫,因為,你所看到的九華山主脊就形似一位神態安然平和的睡佛。 ![]() 九華山主脊,睡佛 看到了嗎,如果你看不出來,建議你把手機逆時針或者順時針轉動九十度,就什么都明白了(兩種轉法都行哦,都可以看到佛祖的側臉喲!),心誠則靈嘛。 一路行至地藏殿,我們用了兩三個小時參訪了眾多寺廟,下(東崖)回到九華街。 說明一下:東崖上的各個寺廟基本上都有下山的路,如果你體力不夠可以隨時下九華街的。到了九華街,如果體力尚可,就好好逛逛這座山中集市吧,她充滿了佛家的氛圍,即便是逛街也有種體驗文化的感覺。 第二天早上,在九華街西北側車站乘坐游覽車,至天臺索道下站,乘坐纜車上主峰。 ![]() 天臺索道 天臺索道下站周邊亦有很多寺廟,如大覺禪寺、金剛寺、大悲庵、慧居寺等等。如果你不想錯過這些歷史底蘊深厚的寺院,你可以選擇游覽。當然,如果你已經到了慧居寺,大概你已經做好了徒步登山的準備,因為從這里經天橋禪寺和拜經臺至天臺,也就400多米的高度,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景點。 天臺索道沖破迷霧,到達天臺上站,向右側走,沿臺階攀登一會兒,就登上了九華山的最高峰十王峰了。 ![]() 十王峰 十王峰海拔1342米,從這里一直向北沿著山脊線游覽至花臺,全程需要走半天,不過如果你不趕時間,就可以慢慢游慢慢看了。 ![]() 天臺寺 從十王峰向北望,最近的一座峰巔有一座寺廟,那峰便是天臺,那寺便是天臺寺,又名地藏王寺,是九華山海拔最高的寺廟,全國重點寺院。素有不到天臺,等于白來之說。 而天臺寺下方的懸崖叢林中亦有多座殿宇樓閣,共同組成了整個天臺文化與自然的精華匯聚之所。 ![]() 天臺之下的大雄寶殿 這里我要簡單描述一下九華山的地貌。九華山一貫被認為是一座宗教名山,但似乎都忽略了她亦是一座地質博物館。九華山為典型的花崗巖石峰,和黃山同出一脈,只因她的花崗巖出露規模不及黃山,并有佛教文化的加持,這才忽略了她本有的地貌觀賞性。而事實上,九華山峰林高聳、怪石林立、風化和流水切割形成的巖崖斷代讓九華山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世界地質公園。 ![]() 花臺流云 由天臺至花臺景區,沿著山脊線,可以隨時瞭望兩側山巒綿延的奇景,就是九華山脈本身也是隨處納美藏景。分別由羅漢敦禪寺、古佛洞、蓮臺峰、馬頭石、石長城、清涼臺等。至花臺,由臺灣松林組成的植被體系,四周是花崗巖塊組織陣列,以及各種風化形成的花崗巖巧石。 ![]() 花臺索道 花臺游覽結束后乘坐花臺索道下山。(事實上已開發的景區不足整個九華山山脈的一半,花崗巖地貌更好的區塊是在花臺北部的山嶺,那里不可通達)。 ![]() 天臺至花臺全程 花臺索道下站坐上游覽車出景區,這樣九華山的游程就結束了。 在這里補充一份資料和說明:因為本人在編寫這些攻略時,很多所去過的景區都已經是好多年前,因此礙于當時設備以及條件因素,都沒有留下比較有價值的照片。因此,此前的攻略都是來源網上尋找對應圖片。而九華山我是今年春節時候去的,距離現在才半年,并且有儲存的,所以發出來分享眾友,見笑了。 ![]() 天臺流云 這是我當時乘坐纜車上山看到的景致。前一夜住在九華街,早上起來全是濃霧,乘坐索道到一半時突然沖破白霧,看到九華山頂一片壯闊云海。而且從索道上站出來開始游玩時,發現十王峰一側云層開始流動,形成云瀑——有的時候運氣就是這樣,我有過在一座山里待四五天都看不到好景色的經歷,也有這九華山頭一次來就看到壯麗云海的巧遇,所以運氣這東西真不好說。 ![]() 十王峰頂 ![]() 天臺流云 所以說有時候攝影器材或者攝影技術有多好并不絕對,遇到了好的天候,我這低檔的手機(華為榮耀V8)不也能隨便撩嗎! ![]() 九華山峰崖 ![]() 花臺景色 ![]() 九華山云海 本來每一期內容寫到最后我都會有個小小總結或者游感的。九華山的就以我自己拍的這幾張小片片替代吧,山水風景,有時候文字是無法盡情表達的,最簡單粗暴的表達就是隨手甩出的美圖,那就是我們之所以常常贊美祖國山河壯麗的全部來由。 (文/手繪導游圖:舞文弄墨的驢;風景圖片:舞文弄墨的驢、網絡) 讓我們下期再見! |
|
來自: victor8885 > 《旅游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