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CSCO大會在廈門火熱進行中,秉承CSCO的根本宗旨,進一步鼓勵支持臨床研究和創新,提倡多學科規范化綜合治療基礎上的精準腫瘤學。中科普瑞推出了SINOFFPTM修復解決方案,利用Illumina 850K甲基化芯片配套FFPE樣本修復策略,為您開啟一趟新的發現之旅!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如何高效利用FFPE樣本開展DNA甲基化研究。 背景知識 DNA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重要組成,DNA甲基化修飾參與胚胎發育、基因印記、X染色體失活等過程,對基因表達調控具有重要作用。異常的DNA甲基化可能導致疾病、腫瘤的發生。目前DNA甲基化越來越受到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關注,逐漸成為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和熱點。 常用的DNA甲基化研究方法包括850K 甲基化芯片,WGBS,甲基化捕獲測序,MeDIP,RRBS等。其中Illumina的甲基化芯片Infinium Methylation EPIC BeadChip(850K 芯片)具有單堿基識別、低起始量、重復性高、全基因組覆蓋的特點,是一款性能優越且經濟可靠DNA甲基化研究技術。 FFPE樣本由病理科例行組織活檢、免疫組化病理學檢查需要而制備,是臨床樣本最常見的保存形式。由于FFPE樣本能追溯到疾病診斷、病變、發展、預后、療效等重要臨床信息,是基礎科研與臨床實驗的珍貴樣本。然而FFPE樣本本身易降解、交聯,在進行高通量檢測時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數據,導致科研人員不敢使用,這實際上是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如果通過各項優化手段和質控策略,確保高通量的數據,那么FFPE樣本必將成為火熱的研究材料,為樣本收集、臨床隨訪信息收集、實驗設計節省出寶貴的時間。 FFPE樣本收集 常見的FFPE樣本包括切片、蠟卷和蠟塊。切片需要量為6~10μm切片10~15片,切片大小2×2cm為宜。對于腫瘤組織,建議腫瘤細胞含量>80%,可通過連續切片,選取首尾兩張進行病理鑒定以確定腫瘤組織含量,中間的白片用于DNA甲基化或WES的研究。 通常的,5年以內的FFPE樣本DNA質檢結果較好,5~10年或者更長的樣本的DNA質量下降明顯。同時,不同單位的制備方法存在差異,保存時間、溫濕度不盡相同,DNA質檢也會有所差異。 圖1 FFPE樣本類型 FFPE樣本抽提 FFPE樣本DNA抽提試劑方法需有效去除樣本中的石蠟,逆轉福爾馬林導致的交聯狀態,同時過濾掉樣本中的雜質和污染物。不僅如此,抽提實驗中仍需要加入RNA酶,以確保獲得總量高,純度高的DNA樣本。 DNA樣本的260/280需控制在1.8上下,如果比值過高,則表明有降解的RNA污染,可通過電泳圖確認。 圖2 FFPE樣本中解決RNA污染問題 FFPE樣本質檢要求(基本要求,珍貴樣本可適當放寬) 1) Qubit檢測總量>1.5μg 2) 濃度>20ng/μl 3) OD260/280值在1.7~1.9之間,不超過2.0 4) 1%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2kb范圍內有明顯條帶 5) 無RNA污染,無其他基因組DNA污染 Bisulfite轉化 Bisulfite轉化一直都是DNA甲基化檢測的核心步驟。中科普瑞經過研發測試,逐漸形成了一套針對DNA降解程度不同的Bisulfite轉化體系:快速轉化體系、過夜轉化體系、溫和轉化體系。 由于FFPE樣本不同程度的降解,推薦使用過夜轉化體系和溫和轉化體系。下圖為相同樣本對應不同BS轉化體系產物的電泳圖。可見,溫和轉化體系更容易保留大片段樣本,能夠盡可能降低對DNA片段損壞程度。對于DNA降解程度低的樣本,推薦使用過夜轉化體系完成,而降解程度高的樣本,考慮使用溫和轉化體系。 圖3 中科普瑞三種Bisulfite轉化體系結果展示 FFPE樣本修復 FFPE樣本的降解、交聯和擴增受抑制等現象會影響DNA甲基化的檢測,Illumina官方推出了一款專業的修復試劑盒(Infinium HD FFPE DNA Restore kit),可有效提高850K芯片的數據質量。圖4介紹了修復試劑盒的修復原理。 圖4 FFPE樣本修復示意圖(圖片源自illumina修復試劑盒視頻) 圖5A可以看到未修復的FFPE樣本與新鮮凍存樣本相關性系數波動極大,說明FFPE樣本的不穩定性。修復后的FFPE樣本與新鮮凍存樣本相關性系數均超過0.9,說明FFPE的修復過程能夠得到更真實而均一的數據。圖5B兩張圖分別展示修復后與新鮮冰凍樣本中相關性最低和最高的結果,相關性均超過0.9。可以看到FFPE修復技術對于樣本真實狀態的還原效果是顯著的。 圖5 文獻報道的FFPE修復數據展示。A. FFPE樣本(FFPE)、FFPE修復樣本(FFPEr)分別與新鮮凍存樣本(FF)的相關性圖(DOI 10.1186/s13148-017-0333-7)。B.穩定的FFPE修復效果(DOI:10.1038/labinvest.2015.53) 質量控制 樣本質控:通過DNA總量、DNA濃度、OD260/280、電泳圖質控實驗風險。 實驗質控:通過芯片質控探針,質控芯片雜交、延伸、清洗和染色全過程。 數據控制:根據detected P值去掉不可靠位點,同時過濾多重映射等位點,確保數據完整可信。 數據分析 差異甲基化位點(DMP)分析:在全基因組范圍86W位點中尋找差異甲基化位點。 差異甲基化區域(DMR)分析:腫瘤組織變異程度大,鄰近的多個差異甲基化位點可能形成一個區域,如啟動子區、甲基化島等。 功能注釋:通過DMP、DMR鄰近基因進行富集分析、功能注釋,以解釋潛在的調控作用。 圖6 DMP和DMR結果展示圖 拷貝數變異(CNV)分析:CNV在腫瘤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可利用850K數據中區段信號值變異程度進行CNV分析,發現腫瘤樣本中的拷貝數變異。 表觀功能模塊(Functional Epigenetic Modules,FEM)分析是功能富集的一種,與常規的GO和KEGG富集分析不同,該分析基于蛋白互作網絡,能夠找到潛在的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 圖7 CNV分析和FEM分析結果展示 甲基化顯著波動位點(DVP)分析:種基于組間數據變異程度的分析方法,觀測DNA甲基化β值的“波動性”,發現DMP分析無法找到CpGs。 基于TCGA數據庫的樣本tSNE分析:基于甲基化數據,區分不同腫瘤,同時了解自有數據中組間和組內的樣本相似程度,以及與TCGA數據庫中相同疾病樣本的相似程度。對了解取樣部位是否偏離、轉移灶樣本的溯源有一定的幫助。 圖8 DVP分析和基于TCGA數據庫的tSNE分析 案例分享 DNA甲基化對貝伐單抗療效的影響(IF=8.063,發表時間:2018年) 原標題:DNA Methylation Signatures Predicting Bevacizumab Efficacy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PMID:29721079) 貝伐單抗與紫杉醇或卡培他濱組合是EMA推薦的HER2陰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療方式,但目前缺乏生物標志物預測其治療效果。研究人員從2006年至2012年的212例貝伐單抗治療乳腺癌的FFPE樣本中篩選到116例信息匹配樣本,其中36例為一線治療樣本,并將其分為治療響應組R和未響應組NR。(腫瘤組織樣本足夠,記錄ER表達,隨訪信息完備可用于計算PFS、OS)。 DNA甲基化是表觀調控的重要組成,越來越多的報道證實表觀修飾的變化參與了耐藥性的發展,比如通過影響血管生成基因的表達,反向影響抗血管生成療法。因此,研究人員期望找到表觀層面的預測療效的生物標志物。通過450K芯片分析,一共找到192個顯著差異的CpGs(|Δβ|>0.1,p<0.001),其中48個CpGs與血管生成基因和致癌基因相關。通過靶向測序和驗證集(80例組織)驗證,最終找到9個CpGs(9Genes:WNT2B,MLH1,POLK,NOX4,PKNOX2,TMBIM6,SNRPN,UNC119,GNAS),AUCLOOCV=0.91。隨后研究人員通過邏輯回歸分析和留一發交叉驗證,進一步篩選到3個CpGs的panel(3genes:MLH1,POLK,TMBIM6)用于治療響應預測(驗證集AUC=0.86;PFS logrank p=1.4×10-5;HR=0.29)。 ![]() 圖9 DNA甲基化生物標志物預測貝伐單抗對乳腺癌治療效果 (上:發現集中9CpGs的無監督聚類;下:驗證集中的ROC曲線、PFS圖和OS圖) 這篇文獻是首次通過DNA甲基化預測貝伐單抗療效的研究。研究樣本為FFPE,結合臨床記錄快速開展實驗并得到療效和預后預測結果。而如果收取新鮮凍存樣本,則收樣、隨訪會花掉大量時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