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單位連續工作15年,每年年度考核都是合格,卻掙不到優秀, 覺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卻沒得到應有的表揚和鼓勵,心理有想法,是否要走人了? 針對這個問題,老夏做個分析,給您提供如下建議. 一.年度考核的存在意義年度考核,指得是按照一定的標準,采用科學的方法,衡量與評定員工完成崗位職責任務的能力與效果的管理方法。 完備的年度考核有助于企業建立業績導向的經營管理,便于企業有據可考地開展經營控制。 不同的企業在年度考核上會有不同的標準與等級之分,也會有不同的考察標準, 文中的“優秀”通常作為最高等次,而“合格”則是僅次于“優秀”,兩者看似相距咫尺,其實卻是兩個階段。 對個人而言,年度考核是職場人士一年以來工作的綜合考察和評價,企業會根據某種或是多種形式作出評判,給予一個客觀科學的等次,而這些通常與職場人士的切身利益與發展前景密切相關。 對企業而言,企業通過評價、監督和促進員工的工作,催生員工中出現良性可控的競爭,進而使得企業最大限度地開掘員工的潛力。 二.資歷絕非考核的因素時間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著資歷的增加,過去的不少職場人士都把“熬”奉為真理。 一些老員工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為企業奉獻了幾十年的青春年華,終于“熬”出了頭,即便是領導甚至老板都對于他們表現得畢恭畢敬。 資歷或許無法象征著什么,但是確實是你多年艱苦工作的鐵證。 然而,隨著實力至上的時代來臨,資歷在職場中已經越來越不重要。 從青澀懵懂的學生步入職場開始,排資論輩的觀念就一直貫徹始終,沒有足夠的資歷與經驗,恐怕永遠難以與那些職場老人競爭。 隨著社會觀念的變化,“資深”正在成為偽命題,“數年頭、扣臺階”的情況越來越受到職場人士的抵制, 而“唯才是用”的觀念逐漸得到管理層的認可與使用。 所謂資歷,在今天的現代企業已經逐漸淡化消亡,而在年度考核中,資歷更是全然無用的信息。 三.未能評優真正的原因既然資歷絕非考核的因素,那么我們需要找到未能評優真正的原因所在, 年度考核通常會有優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根據企業考察機制的不同,等第上也會有些許不同。 連續15年來,每年你都是合格卻難掙到優秀,表明你的工作完成至少是無所差錯、中規中矩的,但仍少有出類拔萃、可圈可點的地方。 或許各方面你所做的都并不算差,卻始終距離優秀有著一絲距離,從文中就可以感受到題主不上不下的難堪境地。 如果多年年度考核未評優,你可以先進行自我反思,是否是自己身上存在某些問題,致使沒能獲得優秀。 這種情況下,本就責任在自己,破局的方法也在自身。 多數企業都是將年度考核作為員工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盡可能杜絕年度考核出現不公的事件, 但如果出現是公司原因的個例情況,我們也要妥善地分析處理,而不是一言不合就走人。 作為在企業15年的職場老人,如果企業評優真的存在黑幕,你也可以在合適的情形下表現出自身訴求,做好相應的溝通交流。 以上這些都沒有得到結果時,此時再考慮離職走人,可能更為理性。 四.離職與否是重大抉擇正如上文所述,職場人士未能在年度考核中評優的原因其實很多,只是考量能否在考核中評優,就決定是否要離職走人,在個人看來并不明智。 在現今的就業形勢下,每當哪里有招聘會舉行,都無不是一片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景象,職場人士即便是想要“騎驢找馬”,其實也并不容易。 你所擁有的15年工作經驗,從某一面看是資歷與經驗,從另一面看則是存在知識結構落伍的可能。 因此,在你思考離職與否時,還需做到“三思而后行”。 離職與否是重大抉擇,如果權衡再三后,你選擇離職走人去搏一搏,改變庸庸碌碌的現狀,那其實也未嘗不可。 在職場中有多少人明知繼續身處這個崗位沒有就業前景,卻依舊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邁出那一步,去懷抱著希望選擇遠方呢? 只要你確定離職走人是你現今最佳的選擇,那么就去勇敢地做出改變吧。 古龍先生曾說過:“做一個平凡的人并不可悲,也不可恥,一個本來很平凡的人,一定要去做他不該做的事,才是真的可悲。” 身在職場中,有人組成優秀的部分,就勢必要有人組成合格的部分,平凡簡單的職場生活并不可恥,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 平凡可貴,在簡單安穩的職場生活中,或許你才能找到人生的寧靜。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里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贊賞! 您的鼓勵是老夏最大的動力和支持,歲月靜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