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古典籍,很多人都知道一些,比如著名的《山海經》,《魯班書》,《馬前課》等等,這些書神秘莫測,里面的話語也晦澀難懂,因此至今還有很多人致力研究,卻收效甚微,一直沒有弄懂書中的奧秘。俗話說得好“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古書在現代跟其他古董一樣,也是極具收藏價值。古書中不僅自身具備考古價值,更是在其文字研究方面,能夠填補歷史的空白,為考古研究提供更多的論證和線索。 在河南省有一位農民大哥,祖上三代都以種田為生,從來沒想過一夜暴富的事情。直到有一天,自己的父親在臨終時,手直直的指著自家衣柜,示意這位農民大哥前去查看。結果農民大哥翻了好半天,這才在柜子的底部發現了一本古書。由于沒上過幾天學,因此對書中的內容也是一知半解,但是他知道,老父親給自己留下的絕對是一件寶貝。那么這是一本什么書呢? 農民大哥翻開書中的內容,發現里面都是泛黃的紙張,而且由于年代的久遠,導致書中還有幾塊被蟲蛀的痕跡。由于書本的封皮已經消失不見,因此這位大哥也不知道這本書叫什么名字。整部書中所記載的字與圖,他也是一知半解,很多字都認識,并且圖文并茂,但就是不明白書中記載的到底是什么? 于是這位大哥就捧著這本書,請教一位村中富有學識的小學老師,讓其幫自己查看一下。這位小學老師在潛心研究后,發現這本書確實不簡單。書中不但記載了大量周易五行八卦的講解,而且還有不少民間的法術記載,其中包括“肉顫法”,“噴嚏法”,“瞌睡法”等,雖然這些都是民間“旁門左道”,可其中一些關于相貓相狗的方法,看起來還非常的靠譜。 于是這位小學老師斷定,這本書可能就是已經失傳多年的《魯班書》,據說《魯班書》是當年的魯班所著,是一部上古奇書,里面不僅記載了大量的法術方法,甚至在修行后,還可以長生不死,諸葛亮也只能靠著天賦學成其中一種法術。看到滿篇都是從右向左讀的文字,這位小學老師再也按捺不住激動,認為這就是《魯班書》的原版,并給這位農民大哥開價300萬。 在聽到這個消息后,農民大哥興奮之余,趕忙小心翼翼的把書包好錢去縣城,讓專家幫自己勘驗這本書到底是不是《魯班書》?專家在聽到這個消息后,也感到非常吃驚。雖然現在有很多《魯班書》的版本,但都屬于現代的譯本,里面的誤差很大。因此專家連夜接待了這位農民大哥,并開始仔細閱讀這本奇書。在研究了大半夜之后,這位專家終于給出了結論,這本書并不是《魯班書》,而是《玉匣記》。當聽到這位農民大哥開價300萬的時候,專家幽默的說了一句“看這書名,我給你的價格也就是十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玉匣記》這么不值錢嗎? 其實,《玉匣記》這本書在民間流傳很普遍,主要講述的是民間婚喪嫁娶,擇選良辰吉日,兼具一些算命,相面,稱骨等迷信書籍,并且這本書也并不是像小學老師想的那樣久遠,也僅僅是清代版本。在清代的時候,這種《玉匣記》也就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地攤文學,并沒有太大的價值,民間收藏量也很廣泛,也不具備任何的考古價值。聽到這里,不知道那位農民大哥到底怎么想?不過小編覺得,對于農民大哥來說,這仍然是一件寶貝,因為這是自己父親給自己留下的遺產,應該好好的珍藏和保管,不能辜負老人家的一片心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