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種出滿園的好果,必然得先有片“好”園子;有了一片好園子,還要一批好苗子;有了一批好苗子,更要有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與之配合,才能相得益彰。讓我們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 今天我們不說管理,先來說說“建園、改土,移栽、定植”那些事兒。 建園之前,先要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對于柑橘種植來說,“風水寶地”的要求需從以下幾點進行考量 1.氣候:①果園極端最低氣溫。②年均溫。③年日照。④降雨。⑤晝夜溫差。 2.土壤:①沙壤土、壤土、沙質土為佳。②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③PH值、EC值。④有機質含量。⑤活土層深度。⑥坡度、行向。 3.生物:①周邊無潰瘍病、無黃龍病柑桔園。②周邊植被良好。③不用蕓香科植物做綠籬,臺風區、平原區,果園有防護林。④果園生物多樣性。 4.其他:①當地無污染。②水源充足,水質符合灌溉要求。③交通、電力、人力等。 注:具體要求會在后續文章介紹“品種及優勢產區”中著重介紹。此處不做贅述。 選址建園,做好規劃(分區、蓄水池、道路規劃、電力、滴灌排布等等等等)后第一個關鍵事情就是為我們的柑橘生長營造一個優良、舒適的環境----改土。就好比“裝修”之前先“砸墻”是一個道理。 果園改土需遵循以下原則:①開溝排水,地下水位降低至0.8米以下。②坡度大:表土刨開,挖溝改土,溝寬1-1.5米、深0.8-1米。表土和磷肥、有機肥混勻回填。③緩坡/平地:表土刨開,挖寬2-2.5米、深0.3-0.5米壟底溝,表土和磷肥、有機肥混勻回填壟底溝,直至高出地面0.4-0.6米。④改土:加磷肥,(堿性土用過磷酸鈣,酸性土用鈣鎂磷,強酸土加石灰或氧化鎂),有機肥。⑤平地、水田、緩坡:起壟栽培。 開溝、起壟后,依照建園時的規劃(確定株行距、每畝栽植數量),對定植穴進行測定并培肥定植穴。在栽苗的位置(定植穴)培肥土壤:①挖直徑和深度各40-50厘米定植穴,挖起來的土壤與5-10市斤腐熟優質有機肥,混勻回填定植穴。②在回填定植穴的位置栽苗。注意:有機肥培肥定植穴,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栽苗。有機肥市場混雜,劣質有機肥害人不淺。哪怕不對定植穴進行培肥,也一定不要用劣質、廉價、未充分腐熟、自制的有機肥!!!敲黑板,一定要注意!!!否則燒根燒苗,悔之晚矣!!!奔象果業 禎禧堂基地----2016年3月改土建園①挖坑:坑的深度須與苗木的根系深度吻合,不宜過深過淺②放苗:每穴一株③修剪:剪除嫁接膜、過長主根、幼稍嫩葉。④取苗:用利刀慢慢劃開苗木容器(不可傷根)(奔象的杯苗的根系已經爆了杯了,還是不要用刀的好。以左手拇指、食指,輕輕夾住杯苗的根莖部,右手拇指、中指扣住杯底滲水口,輕輕向下倒,不傷根系。)小心取出帶土苗木,保持根系土團完整,以提高成活率;⑤立苗培土:將苗木根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目測行向,盡量將每行苗木栽在一條線上。放苗時需保持根莖與地面平齊,不宜過深過淺,用細顆粒潮濕的泥土圍繞根系填充,邊填細土邊輕輕向上提苗,不斷調整樹姿以保證直立。栽植深度以土壤下沉后苗木根頸露出地面為宜(非起壟栽植的回填后定植墩高于地平面20 cm以上)。⑥做樹盤:做一個半徑為60-70厘米的水平的樹盤,必須是水平的,澆定根水后土壤沉降才會一致,苗木才會保持直立。澆透定根水后樹盤可覆蓋細土、防草布、稻草或谷殼以保墑,覆蓋物應與根頸保持10 cm左右的距離。⑦定植后可用防草地布覆蓋樹盤或整條種植行,防止雜草生長和保持土壤濕度。手掌傾斜,輕輕壓實土壤。(不可直上直下,容易破壞根系)澆定根水:水壓不宜過大,需均勻撒在樹盤上,澆水量要足,一般25—30升每株,讓苗木根系與土壤親密接觸。澆后發現沉降不一致的需補土。定植后的日常管理①檢查成活率: 苗木定植后,要防止土壤干燥,隨時灌水,以利促發新根和恢復樹體的生長。定植后的半個月內,視土壤的干濕程度,每天或幾天澆一次水,定植一個月以后,也應每周澆一次。②立支柱扶正:為保證不被風吹斷或折斷,對定植后主干歪斜的苗木應在苗木旁綁立竹片或木柱,用繩索呈“∞”字形捆綁將苗木主干固定、扶直,不要太緊,以利枝條加快生長。③及時摘心,除萌:當新梢抽發生長到一定長度,保留8-10片葉及時摘心,除去主干30cm以下的萌芽,對砧木上發出的萌芽要全部抹除。④合理間作、種植綠肥:為進一步改良土壤,果樹行間應種植綠肥,并適時翻入耕作層,加快土壤熟化。嚴禁種高稈作物如玉米、高粱、小麥等。⑤強化植保工作:定植后的苗木抽發的嫩梢易受病蟲為害,要加強對紅黃蜘蛛、鳳蝶、卷葉蛾、潛葉蛾、炭疽病、潰瘍病等的及時防治。參考文獻:091無核沃柑關鍵栽培技術----彭良志 金秋砂糖桔關鍵栽培技術----曹立 廣西柑橘定植方案----薛斌
|